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280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课件:遗传部分 (共7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汾一中 王丽霞,2017年2月5日,2017年高考生物备考尖子生辅导,经教育部批准,山西省从2000年起,实行“3X”高考改革方案,其中“”指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计450分;“ X ”对于理科考生指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即理科综合,计300分。2016年,在甲卷(全国II卷)、乙卷(全国I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重庆和四川、广西、陕西考生将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全国I卷貌似历年都比全国II卷难一点,不过选择哪一份试题关系不

2、大,因为高考录取是对各省单独进行操作。,近几年理综生物试卷难度适中,但对基本概念和实验过程的分析要求较高,所以容易失分。当然,2016年的变化比较大,2016年试卷整体难度比2015年要高。试题重视基础知识、核心概念的考查,并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高,尤其重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所以在复习过程更应以较高标准要求自己,切不可轻敌大意;另外由于试卷试题看似比较简单,故评分标准会适当提高,注意尽可能使用课本中的语言作答,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于尖子生来说,细节决定成败。,“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每年的必考考点,需引起特别重视。,近十年全国卷高考试题 遗传与进化

3、 模块考点分布,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趋向于考查考生推断基因的来源、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遗传方式、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概率、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结合遗传系谱图分析推断某个体的基因组成及亲子代之间基因的关系等理性思维,很多试题呈现出将遗传规律与变异、育种、进化等知识进行综合。遗传学知识逻辑性强,很多省市把遗传题作为的压轴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对能否取得高考的成功非常重要。因此考生有必要研究历年高考题,寻找试题规律。接下来我们主要从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两个方面将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分类解析。,类型一:遗传的分子基础,1、(05全

4、国卷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7,2、(06全国卷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

5、成mRNA,3、(2013课标卷I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4、(2014新课标全国卷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9,5、(2015课标I卷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 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

6、一个反密码子 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10,2、(06全国卷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凝血因子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其基因只

7、在乳腺细胞中表达,【考点解读】以基因工程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基因的本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非编码区,非编码区,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一个典型的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终止子:位于基因尾端,有了它转录才能够停止下来。,非编码区,非编码区,编码区,启动子,终止子,一个典型的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示意图,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外显子:编码区内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内含子:编码区内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催化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酶基因,生长激素基因,胰岛

8、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下图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 态,请判断A、B、C分别是什么细胞?说出判断理由。,A、 ; B ; C .,胰岛B细胞,垂体细胞,神经细胞,小结: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 ),mRNA( ),蛋白质( ),相同,不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转录的模板链,下面是某个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的示意图:,氨基酸1,基因的表达小结:,(2016全国卷29) (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PP或dA-PPP)。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

9、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 ,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填 “”“”或”)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 (填“”“”或”)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天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DNA为半保留复制,形成的n个DNA分子中只有两个DNA分子

10、的一条链含有原来的DNA分子的一条链,类型二:遗传的基本规律,(一)显隐性关系与基因位置推断,(四)遗传规律的验证及适用条件的探究,(三)遗传的基本规律与变异、育种综合,(二)基因型与表现型推断及子代概率计算,17,(一)显隐性关系与基因位置推断,1、(05 全国卷 3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

11、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05 全国卷 3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1)不能确定 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

12、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显性性状。,(05 全国卷 3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

13、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答案: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正确答案也给分)。,解题思路 (1)生物体性状的显隐性确定最基本的方法是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做出基本判断。具体方法是由结果反推,用表格解析如下:由表可看出,当假设无角为显性时,符合

14、题干信息;当假设有角为显性时,由于母本是AA或Aa两种基因型,由于数量不够多,可能会出现3:3的情况,也符合题干的信息。因此显隐性无法确定。,(2)解题思路 :判断可用多种方法,多对无角牛杂交或多对有角牛杂交。,许多考生解这类题型时由于没有特别注意“一对、几对”和“多对”的区别、“限制性群体”和“自由群体” 的区别,造成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例如:选择几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判断有角为隐性性状,显然是错误的。,2、(06全国卷 31)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

15、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

16、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基因,正交和反交,5,3,(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

17、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题思路】本题在设计上注意了难度梯度,层层递进,学生入手容易深入难,既保证了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测试,又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是一道成功的题。第1、2、3问考生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是第4问,试题的考查层次一下子就提高了许多。 该题要做好第(4)问,首先要仔细理解题目的条件,如“两个杂交组合”、“一代杂交实验”、“选用多对果蝇”、“性状表现”等,然后根据结果反推现象,再组织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具体过程:分析题干的设问可知杂交实验结果涉及两个变量,即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和基因的位置,根据排列组合的思想实

18、验结果和结论有4种。,3、(2013新课标卷 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

19、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3分),(2013新课标卷 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回答下列问题: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

20、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3分),4,(2013新课标卷 32)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3:3:1:1。,P:长翅红眼 长翅棕眼,F1:,长翅:小翅 =

21、3:1,红眼:棕眼 = 1:1,回答下列问题: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翅形,眼色,常,伴X,(2种),常,常,(2种),伴X,常,(2种),XY同源区段,根据“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这一条件,以下三种情况都可能: (1)翅长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2)翅长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

22、在X染色体上; (3)翅长基因在X染色体上,眼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根据“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这一条件,仅仅可以确定:长翅对小翅为显性,倘若用A、a来表示;红眼:棕眼=1:1,既可能红眼为显性,也可能棕眼为显性;(B、b) 因此上述(1)又有两种可能:翅长、眼色基因都在常染色体,红眼为显性,即AaBbxAabb;翅长、眼色基因都在常染色体,棕眼为显性,即AabbxAaBb; 上述(2)也有两种可能:翅长在常染色体,眼色基因在X,红眼为显性,即AaXBXbxAaXbY;翅长在常染色体

23、,眼色基因在X,棕眼为显性,即AaXbXbxAaXBY; 上述(3)也有两种可能:翅长基因在X染色体,眼色基因在常,红眼为显性,即XAXaBbxXAYbb;翅长基因在X染色体,眼色基因在常,棕眼为显性,即XAXabbxXAYBb。题目第(2)小题已给出和两种假设,另外还有4种假设也符合题意。,难度系数:0.34,(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0,100%,AaXbXb AaXBY,A_XbXb,0,_ _XbY,100%,(2分),(2分)

24、,(二)基因型与表现型推断及子代概率计算,1、(04 全国卷 30) 30(20分)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一,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答案: (1)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 (2)乙与丁,aabb

25、CC与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 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2、(05 全国卷3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

26、为 。,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雌蝇灰身直毛 雄蝇灰身直毛,BbXFXf BbXFY,1 : 5,bbXFY,BBXfY,BbXfY,【考点解读】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常染色体遗传、伴X遗传,综合运用能力,解析:求两对以上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应灵活应用基因分离规律:先分别考虑每一对(此时无视其他基因的存在)以确定各自的基因型,然后归纳整理,按正确顺序书写全部基因,其概率计算也遵循同样的思路。 从表中提取的数据,可知在子代中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由此推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直毛和分叉毛这对性状子代中雌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

27、0,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一对相对性状的比值在雌性群体和雄性群体中相差悬殊,可以推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根据性状分离比推出亲代表现型和基因型,并依次推出子代的基因型。,3、(2007全国卷 31) (16分)回答下列、小题、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_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_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牛(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根据需要从

28、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雌性的基因型是_,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2007全国卷1,31) 、雌 雌 X Y 、(1)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2)P XbXb XBYB 截毛雌蝇 刚毛

29、雄蝇 XbYB XbXb F1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XbXb XbYB 雌蝇均为截毛 雄蝇均为刚毛,本题考查生物的伴性遗传,难度较大。(1)欲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为截毛,其基因型为XbYb,推知F1代雌果蝇只产生了一种含Xb的卵细胞,得出第二代杂交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两代杂交后,雌果蝇全部刚毛,其基因型一定为XBXb,Xb来自母本,XB必来自父本,由上述分析可推断,第二代杂交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第二代杂交亲本的雌果蝇XbXb题干中已提供,雄果蝇XBYb,由题干中提供的亲本XBYB和XbYb杂交获得。(2)欲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

30、雌性全部为截毛,其基因型为XbXb,可推知第二代杂交亲本产生一种含Xb的卵细胞和一种含Xb的精子,则第二代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截毛,基因型为XbXb,雄果蝇为XbY;两代杂交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为刚毛(XbYB)则第二代杂交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bYB。截毛雌蝇XbXb题干已提供,刚毛雄蝇XbYB由杂交获得,从题干提供的亲本中选择截毛雌性个体XbXb和刚毛雄性个体XBYB进行杂交,即可获得刚毛雄蝇XbYB。,4、( 10年全国卷 32):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31、: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 = 9 :6 :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 :2 :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 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圆形的基因型应为,扁盘的基因型应为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

32、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 = 1 :1 ,有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 。,两,自由组合,aabb,4/9,扁盘:圆:长 = 1 :2 :1,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4/9,试题分析:(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 :6 :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F2的分离比 9 :6 :1可以推测出,扁盘形应为AB,长形应为aab

33、b,两种圆形为Abb和aaB。 (3)F2圆盘植株共有4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6AAbb、1/3Aabb、1/6aaBB和1/3aaBb。测交图解为: 1/6AAbb X aabb1/6Aabb圆形; 1/6aaBB X aabb1/6aaBb圆形 1/3Aabb X aabb 1/3(1/2Aabb圆形:1/2aabb长形); 1/3aaBb X aabb 1/3(1/2aaBb圆形:1/2aabb长形)。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知识,意在考查结合题中信息,运用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201

34、1年全国卷 32)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4分)(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对,本实验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代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81(81+175)=(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5、时,F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4分),【点评】第(2)小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题眼”,观察全部实验结果,发现“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涵盖了甲、乙、丙、丁4个品系;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本题看似很复杂,实则巧妙地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代中显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其次,我们还可以扩展到乙丁杂交组合,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27/(27+37)=27/64=(3/4)3,可判断这个杂交组合中涉及

36、了3对等位基因,1对相同的显性基因。 最后同学们还需注意: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不仅是“一基因一效”,也可以是“多基因一效”或“一基因多效”。还有很多类似的规律需要我们熟练应用。(出示PPT),9/16,81/256,27/64,43,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AaBbCcDD,。 。 。,6、(2011年全国卷)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37、。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 (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 (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 或 ,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 或。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 。,答案 6、(2011年全国卷) (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 bbDd Bbdd BBdd 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7、(2012年全国卷)(12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

38、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自带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 和 。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其理论比例为 。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 为 ,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 。,1:1,3 :1,Bbee,BbEe,4,1:1:1:1,BBEe和BbEe,bbEe,8、(2010全国卷)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

39、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条带1代表 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 、 和 。 (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 、和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3)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 ,其原因是 。,答案:33. (11分) (1)A

40、 Aa AA AA aa(每空1分,共5分) (2)10 3 4 基因发生了突变(每空1分,共4分) (3)0 个体9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aa个体(每空1分,共2分),9、(2014课标I卷 5)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有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2和-4必须是纯合子 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 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 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考查了

41、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和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灵活应用。题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且该病为常隐,但是题目灵活性很大,只给出考生一个后代患病概率,剩下的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对此类题目的解答经验去推断,题目难度挺大,综合性很强,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解决,是理综生物选择题中的压轴题。,答案 9.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无论I-2和I-4是否纯合,II-2、II-3、II-4、II-5的基因型均为Aa,故A选项错误; B、若 II-1、-1纯合,则-2是Aa的概率为1/2、-1是Aa的概率为1/4;-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若-4纯合,则-2为Aa的概率为2/31/21/3,所以代中的

42、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31/4=1/48,与题意相符,故B选项正确; C、若-2和-3一定是杂合子,则无论-1和-4是同时AA或同时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故C选项错误; D、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II-5的基因型无关;若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故D选项错误,10、(2014年全国卷 32 ) 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

43、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隐,-1、-3和-4,-2、-2、-4,-2,解题思路(1)分析系谱图可知,表现型正常的-1和-2生了一个患病的-1,因此可以确定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具有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的特点,并且女性不会患病因此-1正常,不会生患该病的-1;-3是女性,故

44、不会患此病;-3患此病,因此其儿子-4也应患此病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1患病,其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女儿,因此-2肯定为杂合子;又因为-3为该病患者,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母方,因此-2肯定为携带者;由于-3患病,其致病基因之一肯定来自于母方,因此-4肯定是携带者由于-2肯定为杂合子,因此其所生女儿-2有一半的概率是杂合子,11、(2015新课标卷 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

45、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不能,因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该女孩的一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祖母,不能,【考点解读】该题考查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难度较大。,该女孩的其中一XA来自父亲,其父亲的

46、XA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A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A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12、(2015课标I卷 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1,1:2:1,0.5,A基因纯合致死,1:1,【考点解读】跳出个体遗传学的视角,立足群体遗传学,突出遗传知识与进化知识的结合,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基因频率与分离规律进行了综合考查。难度不大。,13、(2015新课标全国卷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三)遗传的基本规律与变异、育种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