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分策略二 临考重温物理模型和规律,(一)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二)连接体模型,(四)弹簧模型,(五)杆导轨模型,(六)线圈模型,临考必练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两物块A、B 质量相等,随水平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 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是A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2倍 B盘对B的摩擦力是B对A的摩擦力的2倍 CA有沿半径向外滑动的趋势,B有沿半径向内滑动的趋势 D若B先滑动,则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小于B与盘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答案:B,2.如图所示,一楔形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A置于斜面上,用轻弹簧
2、、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物块B连接,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A、B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块A、B受到的重力分别为10 N 和 5 N,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则( ) A弹簧对A的拉力大小为10 N B斜面体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5 N C斜面体对A的摩擦力为0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5 N,答案:C,3.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水 平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金属棒 ab和cd的电阻分别为Rab和Rcd,且 RabRcd,金属棒cd在力F的作用下 向右做匀速运动ab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UabUcd B.UabUcd CUabUcd D无法判断,解析:金属棒cd在力F的作用
3、下向右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应视为电源,c、d分别等效为这个电源的正、负极,Ucd是电源两极的路端电压,不是内电压因为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因此金属棒ab两端的电压Uab也等于路端电压,即UcdUab,选项B正确 答案:B,A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 rad/s C0.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D0.02 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答案:AC,5.(多选)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通过轻质弹簧连接,并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A、B的质量分别为m、2m,A、B与转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A、B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r、r.已知弹簧的原长为1.5r,劲度系
4、数为k,且kr2m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6.物块B套在倾斜杆上,并用轻绳与物块A相连,今使物块B沿杆由点M匀速下滑到点N,运动中连接A、B的轻绳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物块A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物块A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 失重状态 D物块A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 超重状态,解析:设绳与杆的夹角为,物块B沿 杆由点M匀速下滑到点N的过程中, 逐渐增大将物块B的速度分解为沿绳 子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于绳子方向的分 速度,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可知沿绳子方向的速度vAvBcos , 在增大到9
5、0的过程中,物块A的速度方向向下,且逐渐变小,由图可知,当物块B到达P点时,物块B与滑轮之间的距离最短,90,物块A的速度为零,随后物块A向上运动,且速度变大,所以在物块B沿杆由点M匀速下滑到点,N 的过程中,物块A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A错误,B正确物块A向下做减速运动和向上做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都向上,所以物块A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D错误 答案:B,7.如图所示,相距为L的两条足够长的光 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与水平面的夹 角为,N、Q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 阻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将质量为m、阻值也为R的金属杆cd垂直放在导轨上,杆
6、cd由静止释放,下滑距离x时达到最大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导轨电阻不计,杆与导轨接触良好求: (1)杆cd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2)上述过程中,杆cd上产生的热量,8.如图所示,正方形单匝线框bcde边长L0.4 m, 每边电阻相同,总电阻R0.16 .一根足够长的 绝缘轻质细绳跨过两个轻小光滑定滑轮,一端连 接正方形线框,另一端连接物体P,手持物体P使 二者在空中保持静止,线框处在竖直面内线框 的正上方有一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上、下 边界水平平行,间距也为L0.4 m,磁感线方向 垂直于线框所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B 1.0 T,磁场的下边界与线框的上边eb相距h1.6 m 现将系统由静止释放,线框向上运动过程中始终在 同一竖直面内,eb边保持水平,刚好以v4.0 m/s 的速度进入磁场并匀速穿过磁场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1)线框eb边进入磁场中运动时,e、b两点间的电势差Ue b为多少? (2)线框匀速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为多少? (3)若在线框eb边刚进入磁场时,立即给物体P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使线框保持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继续做匀加速运动穿过磁场区域,已知此过程中力F做功WF3.6 J,求eb边上产生的焦耳热Qe b为多少?,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