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整合,本单元的选文是科普文章,对应的高考考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这类文章,从内容的角度看,向读者提供新知识、新信息,以知授人;从语言的角度看,用语准确,讲究分寸。它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楚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科普文的阅读一直是高考的主要测试内容,着重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其考查内容和解题技巧总结如下:,1.通
2、常重在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理解;重在考查对关键句子或判断的理解,为全面准确地理解科普文作准备。解答此类题,要认真阅读原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找到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谨防望文生义一类选择项的干扰。 2.通常考查对文中局部信息的筛选、提取和辨别。题目的指向非常明确,有的虽然没有明示,但实际上仅是在某一段落内就可以找到答案。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注意用词的确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3.考查对全文范围内的关键信息、重要信息的筛选、辨别及判定。从近几年高考的情况来看,此类题或者是对全文不同地方的内容进行提取;或者是对全文重要内容,如主旨、意图、意
3、义等进行提取;或者是根据文章意思转换表述方式。解答此类题,要先整体感知;然后再扣住关键语句,充分认识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全局的,增强筛选和提取的自觉性;最后对照题目,逐一找出题干每一选项对应的区间,按需取点,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 4.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测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关键要根据文章已经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演和测定。一是内容上要有着落,二是推断的过程要合乎思维规律,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的题目。,(2016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4题。 材料一 自主科技创新 催生“蛟龙”入水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展探索海洋、开
4、发海洋资源的活动。深海潜水器是进入深海不可或缺的重要运载作业装备。在无人潜水器迅猛发展的今日,载人潜水器的发展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称为“海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石”。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深海潜水器是美国的“曲斯特”号。由于该潜水器无航行和作业能力,使用性能受到限制,加上体积较大,建造与运输均不方便,此类深潜器未得到进一步发展。真正开创了人类探测海洋资源历史的是美国1964年研制的“阿尔文”号,法国、俄罗斯、日本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则是80年代的产品。,“蛟龙”号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5、在南中国海首次开展了1 000米级深潜试验。2010年已能下潜到3 759米的海底,并完成了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成功进行了5 000米级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 000米级载人深潜试验,下潜到7 062米深度,创造了国际上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的最高纪录。此次海试进行了海水矿物取样、标志物布放、高清摄录、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等深海调查作业,并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 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样本。2013年,“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
6、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20142015年,“蛟龙”号在印度洋下潜。2016年5月,“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科学应用下潜,并开展了超过1公里远的近底航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充分体现了我国自主科技创新的追求。它与美国最新的6 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当,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但在下潜深度方面它要深500米。“蛟龙”号的自动驾驶水平、水声通信功能也要略胜一筹,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 (取材于崔维成、
7、王海磬、刘涛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蛟龙”号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我国跻身世界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B.使我国首次获取了7 000米深海的动物影像和样本 C.使我国具备了进行海洋深处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 D.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使我国深海潜水器研发能力和水平全面领先其他发达国家”的“全面”不准确。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它与美国最新的6 500米级新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在水下的工作时间极限相同,能够携带的科学有效负载也相当,操纵性能和悬停作业能力相近”中可以看出
8、,并没有“全面”领先。 答案:D,2.根据“材料一”,相比“新阿尔文”号,下列属于“蛟龙”号独有能力的一项是( ) A.长时间水下工作 B.悬停作业 C.自动驾驶 D.探测海底微地形地貌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文章最后一句“特别是水声通信传输图像的能力和微地形地貌的探测能力更是新阿尔文号所不具备的”,可知答案为D项。 答案:D,材料二 “蛟龙”潜水 世界关注 近日,“蛟龙”号首次下潜到水下4 000多米的深处。这个数字在人类深海潜水史上并不罕见,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都曾达到这个深度,但中国的大步追赶让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感到紧张。 美国某网站称,“深海是中国的下一个
9、边界”,并认为中国载人潜水器的深海试水意味着美国在深海勘探领域的领先地位将被超越。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这次下潜是“中国在一场关系重大的科技竞赛中达到的最新里程碑”。该报还评论,大洋深处的这场竞赛具有堪比太空探索的商业、科学和军事意义;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目前也是世界大国之一,只有它和美国、俄罗斯、印度具有载人航天能力。,英国媒体对“蛟龙”号也作了详细报道,说如果“蛟龙”号一两年内下潜7 000米成功,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潜器。“中国的蛟龙号将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把人类带到6 500米深海的潜水器之一”,英国某报评论说。该报还认为,“蛟龙”号代表中国“打响了征服海洋的战
10、斗”,尽管它目前的任务仅限于纯科学领域,但是中国政府希望“蛟龙”号探索深海的能力使中国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对深海的大量金属矿藏进行合理利用。 日本时事通讯社称,在一场美国一直保持优势的技术竞争中,深海开发计划将成为“中国的金字塔”。文章还说,有军事专家认为这样的潜水器可以切断海底通信电缆,回收海底的外国武器,或者用于修理和营救潜艇。 (取材于孙秀萍等的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国外媒体关注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载人能力 B.科技竞争力 C.下潜深度 D.深潜意图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观整个材料,第一段是导语,综合说明了这则新闻的内容下潜的深度和意
11、义。在接下来的具体介绍中,美国网站和华尔街日报关注的是下潜深度对美国的挑战性;英国媒体关注的是下潜深度和深潜的意图;日本媒体更是直接表述了潜水器的军事意义。综合这几家媒体的看法,没有对“载人能力”多加关注。 答案:A,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蛟龙”号首次下潜到4 000多米的时间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并作出推断的能力。材料一中说“2010年已能下潜到3 759米的海底,并完成了海底取样、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等任务。2011年7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又在东北太平洋成功进行了5
12、 000米级试验,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成果”,由此可见,应在2010年之后,2011年7、8月份之前。再从材料二中“近日”和“一两年内下潜7 000米成功,将超越日本的深海号深潜器和俄罗斯的和平号深潜器”可知,材料二报道的应与材料一“仅仅过了一年,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了7 000米级载人深潜试验”相关,可知是2011年。 答案:C,技法点拨 本单元写作训练对应的是“表达交流”部分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属于作文立意、选材、结构方面的综合训练。考试说明中对“有创新”的要求有四点:见解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颖、最有特色的内涵;
13、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材料新鲜。写进文章的事件或材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新颖度。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有个性色彩。文章立意角度、结构安排、材料选用、语言特点方面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要做到作文新颖,可以从如下方面加强写作训练。,1.采用多种思维方式,避免程式化和思维僵化。如采用逆向思维,体现独到的思想,行文时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采用发散思维,变换角度,从不同的层面、方面、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或者深入分析,挖掘事物本
14、质,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 2.在构思上追求新巧,使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如注重细节,力求生动描摹。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有关人、事、物、情、理的经验,单就其中某一点展开,进行生动描写,就会是一篇好文章。如注重再现生活中的感人情节,巧用联想想象,开拓思路,推动构思;或大胆虚构,超越时空,模拟人物,突破现实生活的限制;或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对未来进行想象;或想象细节,突出事物的形象性;也可以移花接木,使文章别具一格。,3.凸显个性特征,使文章“著我之色彩”。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映,是对主观情感的抒发,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
15、劳动。要在文章中渗透自己的真感情。现在高考对作文文体的要求比较宽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个性化作文的发展。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和作文个性的发展要求。童话、寓言、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甚至文言文、就诊报告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给学生张扬作文的个性提供了日益广阔的舞台。再者,生动活泼的语言会让阅卷人耳目一新,要追求语言的平易自然、典雅大方、舒卷自如,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风格。 总之,文章要敢于创新,独辟蹊径,做到“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倘若立意新、选材新、表达新,那文章写出来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范文赏析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
16、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请以没有以后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例文 没有以后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 当初,我还是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的时候就在幻想着我的未来:我站在属于我的舞台上,挥舞着水袖,台下的观众为我鼓掌。种种原因,我已带着我的梦想进入了小学。 那浓浓的乡音对我产生了
17、诱惑,那越剧带给我的艺术享受让我感觉在这夹着浓浓的潮湿味儿的冬天里,那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印在我蠢蠢欲动的心灵之上,优美的旋律与意味着绍兴的气质和气息吸引着我。那时的我,内心的欲望愈发强烈,但由于自己的胆小,不敢放开歌喉,而以年纪小为借口,又把这梨园梦推迟到了我口中的“以后”。,流光似水,还是那乡音,而我却已不再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那个孩童了。 到了我敢于表现、敢于推荐自己的年龄了,而我却也无权改变我的宿命,眼前放着两条路,一条通向高中,一条通向艺校 尽管心里十分痛苦我想走的那条路,偏偏是我不能选的那条路,但还是安慰自己:没关系,以后上大学还有机会。 一直到十七岁,这个对于想在舞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18、却已是偏大了的年龄,我才猛地意识到,我的未来已经不再由我创造,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 此生注定与梦想擦肩而过,“以后”只是对自己心灵上的安慰,仅此而已。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心中的梦,还是随着我,只是我没有机会实现了。 丝竹邀来水乡月,共诉悲欢离合;水袖轻舞杨柳风,醉了天上人间。但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个“以后”,可以让我醉一回? 我还是对越剧如痴如狂,一句曲词,一种情愫,不仅仅是越剧的清音,更是人事变迁的顿咽。 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一轮明月高升,一角新檐隐秀,雾中蓬莱,那是我梦中的仙境,刹那间,拨动心魂,剖析这篇作文题材新颖,“人无我有”,写的是自己的梨园梦一直无法实现,希望把握机会。文章处处切题,譬如“曾经总是天真地以为,现在还早,我可以以后去实现我的梨园梦”“我怀里揣着的梦不知不觉地破灭了,因为我没有又一个以后了”“有些东西,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辈子,生活中永远没有以后”使得主题突出,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文章很好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句,体现了深层的含义。加上如诗的语言,如“我愿做梨园日出时第一颗晶莹的露珠,在第一时间奉献我唯一的光彩,我做着梨园梦,梦着越乡情”这些都是文章的亮点所在,很好地表达了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