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一、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语文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学科中心”,“知识本位”,“技能训练至上”不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对“语文知识”的再认识,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人民教育2005年第9期)李海林“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 (人民教育2006年第5期),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与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关系?,两个“传统”:1,古典语文教育传统2,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现代语文教育传统,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要变化,1,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调整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和五个方面,课程目
2、标三维度,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五方面,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思考:,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 版。,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要变化,2,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改变单纯的接受学习的状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以推动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评价目标多维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从单纯注重结果变为结果与过程并重。,二、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要变化,3,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和实施机制的调整,浙江省高中语文课程的结构和实施机制,必修课程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包含“阅读与鉴赏”
3、、“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落实: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选修课程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若干模块。落实:“切两刀变三块”,与高考直接相关的是选修IA与IB。IA即“浙江必修模块”:语文版选读、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IB由学生选择性学习: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三、如何理解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提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表达了具有多重功能的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当前语文课程建设的战略取向。,四、如何理解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 “语文素养”指学生整体素质
4、在语文学科方面的表现,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和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融合。,为什么用“素养”而不用“素质”?,四、如何理解语文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通过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发展,五、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讨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发的困惑,如何看待老师的讲解? 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怎么办?(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发言?) 如何看待语文学习中的合作? 学生探究很耗费时间,怎么办? ,五、高中语文
5、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五、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突出应用、审美与探究这三个方面,学生应该在这三方面打下比较均衡的基础,并在这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五、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学生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学习兴趣、潜能、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社会对人才需求
6、存在差异,需改变绝对统一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六、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一)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主要特点1、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2、专门性、交叉性和综合性3、指向性、层次性和过程性,(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内容,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
7、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内容,沈从文的边城新老教材问题设计对比,A组 1,为什么翠翠的心里感到“薄薄的凄凉” 2,翠翠的心为什么被吹柔软了?B组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薄薄的凄凉”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2,“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说说“心被吹柔软了”是一种什么心理状态,你有
8、过类似的心理体验吗?,思考领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手段,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问题表述需要精心斟酌,最后的常青藤叶问题设计,第一组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2、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
9、?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5、贝尔曼画常青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6、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分析他是怎样的人? 7、品读欧亨利式的语言。,最后的常青藤叶问题设计,第二组 1、有人说,小说的结尾最震撼人心,你同意吗? 2、你为什么而震撼? 3、贝尔曼为什么要挽救琼珊的生命? 4、贝尔曼的“杰作”为什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5、贝尔曼挽救琼珊的生命需要具备什么品质? 6、能否让贝尔曼不失去生命?,问题的表述影响学生的思
10、考方向,品质 问题设计:有人认为格斯拉应该因时而化,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课堂上的实际表述:你认为格斯拉应该怎样做?,应用拓展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内容,“婉转拒绝” 口语交际情境题,练习一:一位担任班长的同学认为做班级工作花
11、时间,耽误自己的学习,感到吃亏,便向班主任提出辞职。作为班主任,该怎样打消班长的念头呢? 练习二:今天晚上全家要为爸爸过5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这位同学的感情?,“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寻找背景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A、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B、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C、请苏秦、张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D、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
12、何送才恰当?(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发现创新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二)高中语文新课程总目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