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4898232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三届高强钢暨热冲压成形国际会议PPT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会议前言,第三届ICHSU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8月在中国西安召开。这是继2014年在中国重庆、2015年在中国长沙成功举办ICHSU国际会议之后,又一次讨论该领域的材料、工艺和装备研究以及市场服务的盛大学术会议。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仍然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后的也是最大的汽车市场,节能减排和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而高性能金属板料热冲压成形是既可实现轻量化,而又保证安全的一种有效的并赋予汽车零件高性价比的先进技术。该项技术所展示的数字化的先进制造技术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兴趣。该技术一进入中国

2、,便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不仅使ICHSU成为国内外对该项技术感兴趣的人们交流和展示技术进步的平台,而且也通过各个企业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和竞争,进一步促进和加快了该项技术的发展,为轻量化成形构件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扩大应用提供了机会和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决定召开第三届ICHSU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会议部分主办单位及介绍,伦敦帝国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 汽车NVH及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钢铁研究总院 先进钢铁材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宝钢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

3、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武钢研究院 湖北省汽车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理工大学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会议主办单位,会议顾问及 背景介绍,翁宇庆,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材料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国家973项目顾问组成员和国防科工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连续两届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获美国宾夕

4、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称号。翁宇庆从事钢铁结构材料研究40多年,担任过十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连续三次担任国家攀登项目和国家973项目有关钢铁材料的首席科学家(19962009)。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冶金科技奖特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国家发明奖三等奖(第一获奖人),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香港求是科学基金“杰出科学家奖”和先进材料制造加工国际大会(2009,柏林)“杰出贡献奖”。在超细晶钢研发上做出贡献,应用该技术已生产应用新钢类2亿吨以上。专著超细晶钢获中国图书奖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连续三届担任中、日、韩等国召开的先进钢铁材料国际会议主

5、席、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会议顾问,翁宇庆 ( 中国工程院院士 ),会议顾问及 背景介绍,王国栋,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1966年9月毕业于原东北工学院,1991年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1996-2004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轧制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 Resea

6、rch 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会议顾问,王国栋 ( 中国工程院院士 ),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林建国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REng),是塔塔钢铁和皇家工程研究院主席和帝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力学部主任。他是中航工业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中心主任,中航工业材料鉴定中心主任,工艺和建模,运载火箭

7、研究院先进制造实验室主任。林教授的研究专长是在材料成形及建模,固体计算力学,包括微观力学模型,并在蠕变损伤中的应用,循环塑性破坏,粘塑性和先进的材料加工技术。2008年,他从伯明翰大学加入了帝国理工大学,并建立了金属成形和材料模拟团队。该团队在新金属成形工艺开发、多尺度材料和工艺建模领域享有国际盛名。该团队已对新的钢铁和铝的热冲压工艺申请了专利。并以他的高强度铝合金热冲压技术专利为主,衍生出印象技术公司(帝国理工的公司),他是公司的创始人和公司总监。,会议主席,林建国 ( 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历届CHS2国际热成形会议主席。长期从事数值分析方法的工业应用,非线性

8、有限元,材料建模,过程建模,制造工艺和产品功能分析的研究。在热-力成形工艺,汽车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研究及应用有重大的学术共享。,会议主席,Mats Oldenburg( 教授,瑞典吕勒奥大学教授,项目主管,研究生导师),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会议主席,马鸣图 ( 博士 ),马鸣图,男,1942年2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5年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获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级高工,曾任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同时兼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材料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重庆材料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评

9、委、重庆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重庆市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以及多种科技期刊编委和国际会议组委会及顾问委员会成员、一些单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在双相钢的研究中取得许多重要成果。首次采用不连续纤维强化的混合物定律表征双相钢的强度和组织的关系,并导出了新的双相钢混合物定律表达式。在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学术专著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被誉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并于2009年修订再版(冶金工业出版社)。 在金属合金及双相钢的Bauschinger效应的研究中,采用力学和磁物理参量(矫顽力)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进展和成果。并和日本茨城大学著名教授Y.To

10、moto 联合撰写出版了学术专著金属合金中的Bauschinger效应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为该研究领域的首部学术专著。,会议主席及 背景介绍,在新型弹簧钢的开发研究中,开发了一系列的新的高强韧性弹簧钢,同时在松弛抗力的测试方法研究中具有独创性,提出了物理意义明确的表征参量及简单可行的测试方法。在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研究中也取得一些重大进展,并出版了专著: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成为该领域内一部经典著作,为我国微合金钢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和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提出发展燃气;1998年承担国家科技部的“钢内衬复合材料气瓶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

11、等奖。 近年来,承担并完成了省部级以及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均取得较大进展并完成验收。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4项,在汽车轻量化的材料、热冲压成形等技术研究中取得很多重要进展和成果,在国内外该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迄今为止,已在科学通报、物理学报、金属学报、Transs.SIJ, Chinese phy. Letrters.机械工程学报、SAETrans,SAE paper、Key Engineering Material、汽车工程、中国工程科学等国内外学报或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专

12、著6部,参加编写技术专著2部。有不少论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评为优秀论文,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评为冶金系统的优秀图书,并于2009年年初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再版发行,微合金钢物理和力学冶金评为机械工业出版社高水平学术专著。在国际合作方面,和日本、英国、韩国多个国家和台湾的企业、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迄今为止,共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余项,三等奖十九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 1986年被国家科委、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

13、并发证书。1996年获 “中国汽车工业优秀科技人才奖”,2005年评为重庆市十佳科技工作者,2007年获“中国科协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2008年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工程学会等六部委和行业组织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科技人物”、2012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突出贡献奖。,论坛活动 形式,8/24,全天注册,8:00-20:00 会议注册 15:00-17:00国际学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18:00-20:00行业精英会,8/25,8:30-17:30大会报告 18:00-20:00欢迎晚宴,8/27,商务交流,8/26,09:00-12:00大会报告13:00-17:00主题报告

14、18:00-20:00颁奖典礼,研讨内容,第三届ICHSU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8月在中国西安召开。这是继2014年在中国重庆、2015年在中国长沙成功举办ICHSU国际会议之后,又一次讨论该领域的材料、工艺和装备研究以及市场服务的盛大学术会议。 ICHSU2016国际会议,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学术交流: 高强钢/铝合金板热成形构件的性能和组织调控; 先进高强钢板冲压成形、滚压成形技术; 数字化、智能化热冲压成形装备系统; 热冲压成形构件的性能检测与评价; 热冲压生产管理技术与质保系统; 除学术交流外,会议还将邀请相关企业进行相关技术及装备展示,并将组织一些相关技术和参观活动。我们诚邀国

15、内外业内同行和各界人士积极参加这次在中国西安举行的ICHSU2016国际会议! 会议将秉承一届、二届ICHSU的宗旨,为业内同行提供和搭建:展示和交流先进成形技术应用成果的国际舞台;了解中国和世界先进成形技术研究、应用与未来发展的平台;在这一平台上,不论是对高性能金属板料成形的技术研发单位,装备制造单位,汽车轻量化成形零件的生产企业,以及工具模具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生产管理及技术市场服务人员,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高性能金属板料热冲压成形材料、工艺及装备,会议规模,500+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葡萄牙、中国台湾、卡塔尔等近2

16、0个国家,上百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交流,业内精英齐聚一堂,相约故旧,结交新识,交流信息分享成果,展望未来!,500,+,部分出席 会议嘉宾 和企业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教授 单忠德,钢铁研究总院博士董瀚,钢铁研究总院 李光瀛,本钢 热轧高强钢研发所博士后 刘宏彦,宝钢研究院博士 王 利,部分出席 会议嘉宾 和企业名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金学军,同济大学教授 林建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张宜生,东北大学教授 王昭东,北京工业大学 硕导 李红,山东建筑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景财年,台湾大学教授 陈复国,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胡平,部分出席 会议嘉宾 和企业名单,陕

17、西省航空学会副秘书长 高毅,上海市航空学会秘书长 金鸿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李本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基础技术研究院院长 孙侠生,上海航空学会理事长 王文斌,陕西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向河,中车股份公司副总裁 王军,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李东升,部分出席 会议嘉宾 和企业名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叶盛基,江淮汽车副总经理 严刚,一汽规划部部长田洪福,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沃尔沃中国区研发副总裁 沈峰,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 副中心长刘正白,部分出席 会议嘉宾 和企业名单,Impression Technologies Ltd Alistair Foster,Benteler Jad John Tawk,Deakin University Bernard Rolfe,AP&TDr. Christian Koroschetz,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PADOVA Stefania Bruschi,Gestamp R&D Daniel Berglund,部分车企,部分研究院校,合作媒体,当地媒体3-5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