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绘画(16441911),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是由满族统治者当政的帝国。清代的绘画领域中,文人画创作仍具有压倒的趋势,以山水花鸟题材为多, 人物画特别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明显衰退。清初画坛呈现出繁荣景象,创新与复古并存于画坛,各造其极,各有所成。 有沿袭晚明董其昌“复古”之途的“四王”;有反映画家重师造化的审美倾 向,并达到搜妙创真和写心抒情高峰的“四僧”,和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 家”富有创新意识的实景山水。两类画家之间,亦存在相互影响,但从以后 的绘画发展史来看,真正推动艺术发展的是以“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锐意 变革的画家。,“四王“清初,在明末董其昌的“南北宗“文人画
2、理论影响下发展起来一些画家,“四王”就是在其影响下力图集古人大成得代表,其成员为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称四王。他们不注重师法造化和自抒己怀,而沉溺于古人的笔墨里,“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们在总结和探讨五代董源、巨然、“元四家”和明代的吴门画派及董其昌等山水画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贡献。 “四王”在笔墨技巧上,善于用干笔淡墨表现山川之秀丽,在袭古中融入自己的情趣和意味。,山水图轴 王时敏,王时敏早年作品仿黄公望而颇有董其昌笔意,中年开始形成个人面貌,晚年画风日益成熟,形成苍润古澹、松灵秀雅的风貌。其代表作山水图轴峰峦间云雾浩渺,实中有虚,笔墨技巧老
3、练,浑厚秀逸。,仿古山水册一 王翚,王翚出身于仿古为生的职业画师,善于博取古来各家各派传统,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其作品功力深厚,面貌多样。注重观察自然,能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重开古人之生面的效果。,“四僧”清初画坛最具有个性、最富有生命力的是以“四僧”为代表的画家群,画派成员为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四人,他们皆为僧侣,故名四僧。他们的生活境况和“四王”迥然相异,更重要的是,他们坚持与“四王”截然不同的艺术道路,以山川、天地、万物为师,直抒胸臆,他们借画抒发身世之感和抑郁之气,寄托对故国山川之情。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石涛奇肆超逸;八大山人
4、简略精练;髡残苍左淳雅;弘仁高简幽疏。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冲破当时画坛摹古的樊篱,振兴了画坛,对后世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八大山人他的书画早年曾受董其昌影响,由于处境与 情感的变化,使他突破了董的樊篱。所作山水苍 茫凄楚,剩水残山,抑郁之情溢于纸素。八大山人最常画的是花鸟,他所画的荷花,荷茎 挺拔而立,生气勃勃,力图表现倔强而不随波逐 流的品格。所作的怪鸟和鱼,多白眼看天,表现 他不妥协的气质。 八大山人的绘画不拘成法,长于水墨,画风朴拙 而不做作矫饰,笔墨含蓄而沉郁丰富。他的构图 总是留出大片空白,出奇制胜,用笔疏放而含蓄 ,用墨极富浓淡干湿的变化,情绪孤高冷峻。,
5、荷石水禽图 八大山人,石涛长期浪迹山林,对各地的山川风物有着广泛的阅历,故所画山水构图新颖而多变化,景象郁勃新奇,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充沛的生命力,与当时画苑的泥古不化、千篇一律的“八股山水”形成鲜明对比。,淮扬洁秋图轴 石涛,弘仁在艺术上曾受倪瓒影响,有倪画笔墨形象凝练的特点。他的画描写黄山真景,层岩陡壑,奇险秀丽,立意构图新颖不落俗套,与倪瓒的疏林远山迥然不同,所绘松石千姿百态,独具一格,成为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黄山始信峰图轴,以枯笔淡墨画黄山风景,山石呈简洁明朗的几何形,层层叠加,错落有致,气象荒凉冷寂,气格峭拔孤傲,犹如其人,线条刚硬劲挺。,宫廷绘画清王朝出于政教、娱乐的需要也十分重视
6、宫廷绘画的创作。其绘画题材内容与 风格样式丰富多彩,尤其是在康熙、乾隆两朝创作最为活跃。有为统治者点缀 风雅的正统“文人画”,装饰宫廷的山水、花卉画,帝王肖像及行乐图等。人物画 以工笔重彩为主,兼有白描或淡彩;花鸟画承黄氏的工笔写生法,也受清初“常 州派”的影响,运没骨设色法;山水多属清初“四王”体系,也有工整的界画山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还绘制了不少表现重大政治事件的大型画卷。多以 人物为主,山水为背景。这类作品带有明显的纪实性,是后人认识清代宫廷生活 和历史事件的形象见证,也是清代院画中最有价值的作品。其代表作品有钱维城 平定回部献俘图、徐扬南巡图等。,康熙至乾隆年间,诸多外国传教
7、士进入内焰供奉,带来西方绘画技法,以西改 革中国传统画法,使中西合璧画盛行一时。其中以郎世宁为代表。郎世宁,康熙五十四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华,随即入宫供职,在宫内作画长达52 年。擅长人物、肖像、走兽、花鸟。乾隆年间因负责设计和督造圆明园的西洋 楼,被授予正三品官职。,郎世宁他的作品以西画画法作中国画,形象逼 真,运用明暗法,强调对象形体结构与 造型比例的准确性,并以工整墨线和细 致色晕来代替粗放笔触和块面色彩,使 物象既富立体感,又具有笔墨韵味。他的中西兼融的画法自成一格,在艺术 上是一种初步的尝试。他的作品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乾隆时期的强盛局面及宫廷 生活面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 价值。,
8、平安春信图 郎世宁,进入18世纪以后,随着商业的恢复与发展,以及盐商富户的附庸风雅,是扬州 成为清代中期南方绘画创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其中的“扬州八怪”,在石涛以 及一些清初富于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 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晚清绘画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两者 都有所发展和突破。,“扬州八怪“扬州八怪并不专指某八个人,实际上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 家。为罗聘、华嵒、李鱓、金农、黄慎、郑燮、改琦和费丹旭。他们 并非都是扬州人,但都长期生活于此,有较好的文艺修养,兼长书法诗文。他们中有的曾混迹官场,由于不堪忍受统
9、治阶级内部倾轧而失意潦倒, 对社会现实有些不满,对正统文人画也有某些抵触,常常以奔放或古拙 的笔墨风格抒发自己的个性。,金农久居扬州,博学多才,精篆刻、鉴 定,晚年靠卖画为生,生活清苦。他 50岁开始画画,由于学问渊博,游览 名迹甚多,又有深厚的书法功底,终 于成为一代名家。他山水、人物、花鸟兼善,尤工墨梅 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往 往以淡墨画干,浓墨画枝,圈点点 蕊,黑白分明,还以古拙的金石笔 意,形成质朴苍老的风格。他的山水 以意境取胜,景色简略,造诣别致, 具画外之趣。,梅花图册,改琦擅长以清淡雅致的笔调画仕女,也能 画山水、兰竹。他的著名作品红楼 梦咏图共绘书100多个人物,多
10、采 取一人一图的形式,每个人物大多采 取熟为人知的情节,如宝钗扑蝶、湘 云醉卧、惜春作画等等。,红楼梦咏图 改琦,版画与年画清代版画依然十分兴盛,应用广泛,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木刻版画外,此时还 出现了借鉴西方铜版和石版技术的作品,丰富了版画的品种,开拓了版画艺术的 表现力。清代版画除徽派以外,北京的殿版也很有名。康熙乾隆时期,宫廷版画 创作十分活跃,制作精良,艺术水平也极为高超。清代民间也产生了几部成就颇 高的版画作品。萧云的太平山水图已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地方志插图,而具有 独幅风景版画的意义,成为山水版画的经典作品。木版年画是传播最远,收益面最广的民间绘画。最著名的是代表了市民审美情趣 的苏
11、州桃花坞年画,将宫廷艺术与乡村文化糅合起来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和表现山 东民情的潍县年画等。,画学著述清代画学著述之富,比明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凡画史、画论著述以及资料汇纂, 达390余种之多。画史著述,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出现了各种门类的地方史、专 史等;画论著述,多沿袭明末董其昌“南北宗”画学思想,受其影响甚大。一些清代画家在自身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尤以石涛画论 最为卓著。,石涛的石涛画语录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杰出山水画著作。 前四章围绕“一画论”就画法原理发挥见解,高屋建瓴,多有精义。第五章至十七 章,就山水形象、意境、笔墨、格调、书画关系等,展开讨论。第十八章明确提 出革新创
12、造的绘画思想。其理论核心是“一画”,“一画”被视为世界万物包括绘画 的根本原理和法则。石涛的石涛画语录以反对拟古,重视发挥画家个性并提倡自由创作的强烈主 张,对18世纪以来的山水画至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清代书法清代早期,帖学占有重要地位,其流行与统治阶级的提倡有关。一些由明人清的 书法家主要承接的是明末张瑞图、黄道周等人的书风,以个性鲜明、直抒胸臆、 豪放朴拙的行草书风擅名当时,重要书法家有王铎(duo)、傅山与八大山人等。,王铎明末与黄道周、倪元璐为同榜进士,人清后官至礼部尚书。 他工古文、诗、书、画。书法于楷、隶、行、草诸体无不擅长,而以行、 草书成就最高, 终其一生坚持“一日临帖
13、,一日应索”。他的行、草书宗法“二王”,用笔或方或圆,时见折笔挫刚健豪迈,表现出苍郁雄畅的“气骨”。,行书五律诗 王铎,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碑学取代帖学成为主流。这时期出现了邓石如等著名碑学书法家,而扬州八怪画家中的金农等人的书法更是布局陈套,展现出新奇面貌。金农以擅长隶书著称,创造出一种用笔方正、棱角分明的特殊风格。所用笔皆将笔端剪平,书写时平铺如板刷,横粗竖细,点画浓重,因而称为“漆书”。这种以拙为妍、以重为巧、魄力沉厚,带有金石味的书体,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代表作品有隶书节临西岳华山庙碑等。,隶书节临西岳华山庙碑,篆书四箴屏 邓石如,邓石如书法篆刻兼长,书法以篆书最为著称。他以李斯及李阳冰为法,并独抒新意,以隶书方法作篆书,用笔上提按起倒富于变化,打破了传统篆书中单纯追求匀称拘板、婉转圆润的意趣。他的隶书则带有行书意气,体方笔圆,神采飞扬,大气磅礴,极富特色。代表作品有篆书四箴屏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