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897251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现场调查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现场调查 与救援中的个体防护,乐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概念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场危害因素 三、个体防护装置(PPE)分级 四、个人防护装置的选择原则 五、呼吸系统防护 六、特种条件下的个体防护 七、生物安全试验室等级及防护,一、概念 个体防护装置(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穿戴的服装、眼罩、手套和呼吸器,以阻断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防止侵害人体的装置。,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临床急救等有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工作服和口罩无防护现场有害因素的功能。,

2、所有个体防护装置只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接触有害物质量作用。 在救援中首先考虑的是避免事故发生、最大限制的控制有害物的泄漏的量、远离有害环境。 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是在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价,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方法后仍需要在有害环境下工作时的最后的一道防线。,在做出使用个体防护装置时必须充分了解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置的性能和局限性。 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任何救援人员都不应暴露在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 没有正确防护的救援工作只能加大事件的危害和处理的复杂性,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违反防护规律,擅自或强令他人(或机构)在没

3、有适当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有现场工作任务的工作人员要经过系统个体防护培训和定期演练。其他临时到现场工作的人员要在使用前进行应用培训,并在专业人员监督下工作。,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现场危害因素,在应急处理中,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子或接触携带的病原体可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可为气态、液态、固体状态存在。不同状态的致病因子导致危害的途径不同。,环境中的有害因子 1、颗粒物 粉尘: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烟: 金属或其他物质受熔化和气化后 迅速冷却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在1微米以下。,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粒。蒸汽 冷凝或液体喷散形成。 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

4、往往附着在空气中的颗粒物上传播。,放射性颗粒:属于粉尘,借助爆炸物散布放射性颗粒物(脏弹)。颗粒物在衰变中缓慢释放射线。 电离辐射:具有贯穿能力,能使物质和机体组织电离引起分子水平的破坏和损伤。 核爆炸物质:爆炸后产生的粉尘和烟。具有放射性的尘埃。,2、气态物质 有毒气体:在室温下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有害物质。不被察觉,快速扩散。 有毒蒸汽:在常温下呈液体或固体的物质,经蒸发或升华而形成有害气体。如汞蒸汽。 3、缺氧环境:空气中氧气百分比浓度低于18%的环境。,有害物质的类别: C:化学的(Chemical)蒸汽、雾等;化学液体。多数工业用化学物有安全限值。 B:生物的(Biological)一般

5、无安全限值。 R/N:放射性和核爆炸物质(Radioactive/Nuclear )颗粒物,有放射性。,三、个体防护装置(PPE)分级,(处理)危险废物作业和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作业分为四级,分别表述为A、B、C和D;被广泛应用。,A级防护:可对周围环境中的窒息性或刺激性毒物等,不明毒源的事件现场救援提供最完善的保护。对生命及健康有即刻危险的岗位人员(在30分钟内发生不可修复或不可逆转的危害的地方),中心地带参加救援的消防人员,均需达到A级防护。,1、防护对象:防护高压蒸汽、可经皮肤吸收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汽暴露;接触未知化学物;有害浓度达IDLH(immed

6、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and health)浓度;缺氧。,2、装备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根据容量、使用者 的肺活量等确定气瓶使用时间。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放各类化学液体、气体渗漏。防护手套:抗化学物腐蚀防护手套。防护靴:防化学物腐蚀防护靴。安全帽。,A级防护着装要求和顺序如环境温度低,要在防护服目视镜里面涂上防雾剂。 着装前必须对防护服进行检查和压力检测,确保服装完好;着装要有别人帮助。,防护服内穿长衣裤,衣裤上不要有笔、首饰、证章等可能损坏防护服的物品; 脱掉鞋(穿附带有长筒靴的防护服时可省去这一步),袜子套在裤脚上。,穿防护靴,拉下靴面罩,扎上腰带

7、; 检查携气式个体防护器及其连接; 打开空气供应装置,佩戴面罩,确定供气系统工作正常; 将手臂和头放入防护服里,助手检查确定拉紧链,合上拉链覆盖层; 保持面罩视野清晰,紧密结合所有空气管路。,脱去顺序 在气罐尚有足够气体时离开工作现场; 如果在现场接触了有毒化学物质、致病微生物等,要在脱去前水冲或消毒,去除治病物质。,按穿防护服相反的顺序脱去防护服,勿接触防护服上可能沾染有化学物的部位; 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要进行全面清洗,检测达标后再次使用; 如果防护服不能进行洗消使用,应安全处置。,B级防护:适用于存在有毒气体或蒸汽、不挥发的有毒固体和液体致病物质对皮肤危害不严重的环境。,1、防护对象:已

8、知的气态毒性化学物质,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危害,有害浓度达到IDLH水平,缺氧。,2、装备: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确定一定的防护时间。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非气密性,防化学物品渗透。防护手套:抗化学物腐蚀防护手套。防护靴:防化学物腐蚀防护靴。 安全帽。,C级防护:适用于低浓度污染环境。1、防护对象:非皮肤吸收有毒物;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浓度低于IDLH水平,不缺氧,2、装备: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隔离颗粒物、少量液体喷溅。防护手套:防化学液体渗透。防护靴:防化学液体渗透。,D级防护: 1、防护对象: 适用于现场冷区或冷区外人员。 2、装备:衣裤相连的工作服或其它普通工

9、作服、靴子、手套。,四、个人防护装置的选择原则,防护服组成: -上衣 -裤子 -围裙 -帽子,防护服:防护服的结构应合理,便于穿脱。结合部位严密。分体式或连体式,以有效的阻断有害物侵入为准。依据毒物泄露的种类、存在的方式、环境条件及浓度等综合因素选择。,腐蚀性气态:选择耐腐蚀、高隔离效率、防水性连体服、袖口及裤脚密合好。非蒸发性的固态或液态化学物,穿一定隔离效率防护服。,防护眼镜/眼罩 主要是和半面型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和防护口罩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主要是针对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对粉尘、放射性尘埃及空气传播病原体环境,也有一定的隔绝作用。 防化学物质飞溅,间接通风,防护手

10、套,针对可能要接触的化学物种类和浓度,对手部皮肤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性/程度进行判断。危害可以是:,1、物理性 ( 热力、震荡)、2、化学性( 处理腐蚀性物质或刺激性物质) 3、生物性 ( 接触可经血液传染的病原体)4、混合危害 (处理高温的腐蚀性物质)。,防护手套常用的材料有:氯腈橡胶,氯丁橡胶、聚乙烯醇、聚氯乙烯、天然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复合物、复合膜.,防护手套的选择:依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可能毒物的接触机会,选用适当的手套;确定化学品浓度,确定手套能抵御的浓度。,由天然橡胶制造的手套可应付一般低浓度的无机酸,但不能抵御浓硝酸及浓硫酸。橡胶手套对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尘埃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11、。,五、呼吸系统防护,现场存在的呼吸危害,有毒物质的泄漏 恐怖性袭击 神经毒气(沙林) 水疱毒剂(芥子气、刘易士毒气等) 呕吐毒剂(二苯胺氯胂等) 催泪剂 工业用毒剂(光气、氯气等) 致病微生物 放射性危害呼吸性传染病爆发,呼吸防护用品的分类: 1、过滤式:通过净化污染部件的吸附、吸收、催化或过滤作用,除去吸入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自吸收过滤式:靠佩带者呼吸克服阻力。由头带、过滤元件和密合型面罩三部分组成。动力送风空气过滤式:靠动力(电动风机或手动风机)克服部件阻力。,2、隔绝式:将使用者呼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或导管,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供给呼吸。,实际过滤效率N95

12、级滤料过滤0.3微米颗粒物效率达95% : 作 业 粒 径 实际过滤效(微米) (100%) 铅冶炼 1.1 100 铜铸造 2.1 99.7(浇铸) 铜铸造 7.2 99.7(研磨) 木材加工 1.3 99.7 木材加工 7.2 100,呼吸防护器的使用范围: 1、过滤式:只能在不缺氧的环境和低浓度环境使用,一般不适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护。 过滤式防尘呼吸器:防尘口罩和防尘面具;阻断各种直径的粒子。 过滤式防毒呼吸器:防止有毒气体、蒸汽、烟雾等吸入。,2、供气式防护呼吸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作业场所使用。 3、防毒呼吸器过滤元件:挥发性化学液体泄露、

13、化学气体释放环境必须选择适合的过滤元件。(向制造商咨询、参考标准、参照说明书),口罩:主要用来防尘。 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无过滤效率、密合性等参数要求,不具备阻断颗粒性有害物质的功能,不能用于公共卫生现场防护。 活性碳口罩:纱布口罩加入活性炭层,但不能增加阻断有害颗粒的效率,不足以吸附有毒物质。不能用于公共卫生现场防护。有减轻异味的作用。,3、医用防护口罩:防非典制定了标准。符合标准的口罩能过滤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粉尘等物质。能有效地阻断传染性病原体和放射性尘埃。,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举例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 (IPA)职业接触限值OEL = 350mg /m3 实际暴

14、露浓度 = 1560 mg/m3 应选用哪种呼吸器?,实际暴露水平危害因数 = 职业允许暴露值 1560mg/m3= 350mg/m3= 4.5应选择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器,如何选择呼吸器 检测空气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用污染物浓度除以允许的暴露限值,得出危害因数( hazard ratio )选择防护因数( protection factor )高于危害因数的呼吸器 IDLH环境下只能使用全面罩正压呼吸器(SCBA)和复合供气式呼吸器(SCBA长管供气),呼吸防护用品选择因素,现场执法人员的暴露水平 负责冷区外围社会人群的控制 是否为零距离暴露? 通常至少采取C级防护,重点为呼吸防护

15、,医护人员的暴露水平 若病人在现场或医院外完成污染消解,只会有低水平的暴露 接触主动来院治疗的病人时,暴露一般低于IDLH。,六、特种条件下的个体防护,微生物危害的应急响应对于未知病原体种类、散播方式、浓度或已经成为气溶胶的情况:A级防护服SCBA (正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对情况已知,有害物的产生或发散已停止,但仍存在飞溅的危险:B级防护服SCBA (正压全面罩空气呼吸器) 若不存在能借助空气散播的装置,只靠信封或包裹散播,可容易地加以封装: 动力送风 配全面罩滤料,传染病疫情的防护 穿着舒适的防护服。 防护服阻隔现场环境中可能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对吸附传染源的颗粒物有隔离效

16、率。 防水、透湿、抗静电性、阻燃。,防护服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 19082-2003)的要求。 防护服内仅需穿着柔软保暖的棉织内衣即可,勿须穿多套防护服。,穿戴 首先戴呼吸防护器 帽子 眼罩 防护服 鞋或鞋套 手套,脱 眼罩,放入消毒液中 手套,主要手不能摸到手套的外壁; 防护服,内面朝外; 帽子; 鞋或鞋套 所有过程中要保持手接触内面; 最后呼吸防护器;,着装流程,轻穿轻脱,放射性尘埃现场防护 防护服要满足穿着舒适性。 严格的阻隔放射性废物、放射性尘埃 颗粒物隔离效率。 表面光滑、皱褶少,防水、透湿、抗静电性和阻燃。,防护服要求帽子、上衣、裤子连体,袖口

17、、脚踝采用弹性收口。 防护服仅能隔断放射性尘埃、放射性废物的直接接触,无防辐射的功效。,电离辐射的外照射防护: 防护、 x射线的穿透作用 防护服材料对射线要有衰减能力,吸收能力强、屏蔽效果最好。 具有抗辐射损伤、抗辐射的能力、散射量最小、抗高温。,化学物泄漏和中毒现场的防护化学物泄漏和中毒现场处置中,防护服七阻隔现场工作人员接触有害化学物和空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尘埃、烟、雾的作用。,要依据泄漏物的种类、存在的方式、环境条件及浓度等综合考虑。 对具有腐蚀性气态(蒸汽、粉尘、烟雾等)存在的,防护服要具有耐腐蚀性、高的隔离效率,,一定的防水性和衣裤连体,袖口、裤脚较好的密合性等;对于非蒸发性的固态或

18、液态化学物,仅需要穿具有一定隔离效率的防护服即可。 生产厂家在产品说明书中均注明了各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密闭空间气体或液体泄露 形成危险环境 化学物质从储罐、管道、法兰、阀门等处泄漏进入密闭环境,形成多种危险环境: 缺氧泄漏物使氧气含量下降; 可燃气体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 有毒气体直接危害生命及健康,密闭空间中有机物分解 有机物:如垃圾、动植物分解产生的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硫化氢,并消耗氧气。 氧气氧气被细菌消耗,用于分解有机物。 可燃性气体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能够超过最低爆炸下限。 有毒气体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一氧化碳、硫化氢都是致命的。,密闭空间个体防护 密闭空

19、间 -有足够大的空间,工作人员能够进入完成指定的工作; -出入口较为狭小; -并非为长时间工作而设计 容易鉴别的密闭空间 -下水道、锅炉内、地窖、容器中、管道、隧道、储罐、船舱等 不容易辨别的密闭环境-敞开的水箱、入口设在底部围栏、敞开的井口、脱脂剂箱。没有自然通风,有害气体难以扩散。,密闭空间的不良通风会导致其内部的气体对生命构成威胁。 有毒气体(HS、CO是最常见的有毒气体)和缺氧时密闭空间中导致伤亡的最主要因素 试图营救而进入密闭空间的遇难者超过60%的伤亡,未加防护所致。如果怀疑,要作最坏的判断,最佳的防护,缺氧环境的潜在威胁 浓度(Vol%) 表 现 19% 最低允许值 15%19%

20、 体力下降,难以从事体力劳动,动作协 调性下降,原有的心肺疾病出现 12%14% 呼吸加深、频率加快、脉搏加快、动作 协调性进一步降低,判断能力下降。 10%12% 呼吸加深、几乎丧失判断能力、嘴唇变 紫。 8%10% 精神失常、昏迷、失去知觉、呕吐、脸色灰白。 6%8% 8分钟100%致命,6分钟50%致命,4-5 分钟通过治疗可以恢复。 4%6% 40秒昏迷、痉挛、呼吸渐缓、死亡。,硫化氢的毒性作用 浓度(ppm) 时间 表现 10 8小时 最高允许值 50100 1小时 轻微刺激眼睛及呼吸道 200300 1小时 严重刺激眼睛及呼吸道 500700 1小时 昏迷、死亡 超过1000 数分

21、钟 昏迷、死亡人对硫化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低浓度具有臭鸡蛋起飞,但嗅神经很快就会被麻痹,使人完全丧失危险意识。,一氧化碳的毒性作用浓度(ppm) 时间 表现 30 8小时 最高允许值 200 3小时 轻微头痛、不舒服 400 2小时 头痛、不适 600 2小时 头痛、不适 10002000 2小时 头痛、呕吐 10002000 1 小时 步履蹒跚 10002000 30分钟 心悸 20002500 30分钟 昏迷 4000 1小时 致命无色无味气体,容易在密闭空间中产生。,不明原因事故现场 对事件发生的初期,事件性质或致害物浓度、存在方式不明确的情况下,要 以最严重事件的要求进行防护。 防护服

22、选衣裤连体式, 具有高效液体阻隔性能 、过滤效率高、防静电性能好。 防护服使用后要封存,等待明确事件性质后按照相应的类别规定处理。,脱去顺序 在气罐尚有足够空气时离开工作现场; 如果在现场解除了有毒化学物、致病微生物等,要在脱去前水冲(或消毒液)等方法去除治病物; 安穿防护服相反的顺序脱去防护服,脱去时勿接触防护服上可能沾染有化学物的区域。,可重复使用的防护服,要进行全面清洗,检测以备再次使用; 不能进行洗消的防护服,安全妥善处理。,七、生物安全试验室等级及防护,对采集到的样本在实验室处理时,要达进行操作的实验室要达到相应的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分为四级:,I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

23、缩写为BSL-1 , 俄文缩写为P1.可称为基础实验室。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2, 俄文缩写为P2. 可称为安全实验室。,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3, 俄文缩写为P3. 可称为高度安全实验室。 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英文缩写为BSL-4, 俄文缩写为P4. 可称为最(高度)安全实验,一级防护着装标准: 工作帽 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隔离裤(或连体防护服) 工作服(或连体工作服) 专用工作鞋 乳胶手套 适用范围 : BSL-1(可适当简化)2) BSL-2,二级防护着装标准: 符合N95、FFP2、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口罩。 护目镜。 连体式防护服 防护帽。 乳胶手套。 防护鞋加鞋套。适用范围:BSL-3实验室、发烧门诊医护人员、医院检验和接触样品的人员、传染病人和尸体护送人员、污物处理人员、微生物实验室维修人员。,三级防护着装标准:在二级防护基础上作如下改动: 长管供气式面罩或正压头盔呼吸防护器。 正压防护服。适用范围:BSL-4(在有三级生物安全柜条件下,个体防护用二级防护标准)和 ABSL-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SARS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SARS尸体解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