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复习目标,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石榴回顾,字音及词义: 奇崛 :奇特突出。 枯瘠:这里形容植株干枯、瘦弱。 辟 易:退避。 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犀利:锋利。 妙幻:巧妙奇异的变化。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丰腴 :丰满。 唾津:唾液。 柔媚:温柔和顺,讨人喜欢;柔和可爱。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争妍斗艳:争抢着展现自己的美丽、艳丽。 古味盎然:古雅的意味十分浓厚。,石榴回顾,关于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
2、,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石榴回顾,古人咏石榴的名句 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远,因依汉使槎。(元稹)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友离为忆君。不仅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石榴回顾,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作者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
3、,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追求。,石榴回顾,文章脉络 文章第一段先点明了状写的对象石榴树,并以一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总领全文。通过对比,点出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最可爱”三字集中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感情。 接着,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的可爱之处作了生动描绘。 这一部分紧扣“最可爱”三个字依次描摹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及子粒,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突出了石榴美丽清逸的气度。 最后三段,交代了“我”喜欢石榴的原因和对石榴的向往。“我”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蓬勃向上、解脱重
4、重束缚的无畏精神和品格。结尾写“我”对昆明石榴的向往,妙趣横生,引人遐想。,石榴回顾,写作方法 1想象丰富、奇特,令人惊叹。 2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石榴回顾,注意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你看它逐渐翻畿,逐渐从顶端整列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这一句写花瓣的匀称,花色的鲜红和花形的精巧。作者不是作静态的客观描写,而是化静为动,用简洁凝炼的语言,赋予“花”以动态美、典雅美。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
5、方看见过吗? 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果实的饱满。文中用“忍俊不禁”饱含感情色彩地表现了石榴的自然生长过程,又表现了它美好可爱的形象;用“破口大笑”表现它作为热烈夏季心脏的爽朗、热情、大方。整句具有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效果。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心身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这里从石榴“热烈”“充满活力”这一内在特征的角度打比方。“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表现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特征。,海燕回顾,字音及词义: 劲俊:坚强有力且清秀好看。 隽妙:这里是美妙的意思。 隽逸:俊
6、秀飘逸。 粼粼:形容水波明净的样子。 憩 息:休息。 情致:情趣。 融融泄泄 :和睦快乐。 忧戚:忧伤。 蹇劣:不顺利。 浮宅:即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到处漂泊。这里指轮船。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伶俐:聪明,灵活。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嘉宾:尊贵的客人。 暴风疾雨:事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海燕回顾,关于作者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
7、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海燕回顾,关于背景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海燕回顾,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海燕回顾,文章脉络 本文以“乡愁”为行文线索,
8、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一部分(17段),用倒叙的方法对故乡的小燕子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勾画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 文章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 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四方面着笔的:一是写小燕子的形体(静态);二是写小燕子的飞翔(动态);三是写小燕子的憩息(静态);四是写小燕子与故乡人家的亲密关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和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后一部分,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描写
9、。 同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描写了它活动的背景:蔚蓝色的海水,淡蓝色的天空,薄纱似的轻云,构成了“绝美的海天”;同样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描写了它的飞行、憩息。但跟写故乡的小燕子有明显不同,作者写海上的小燕子时着力刻画一个“海上小英雄”的形象。,海燕回顾,写作方法 1对比中的相似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2感情真挚、深沉。,海燕回顾,重难点导析 1在烂漫无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飞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俊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和故乡的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小燕子的来去会引发故乡人们或忧戚、或
10、舒怀的感情。人们喜欢小燕子,愿意让小燕子在自己家中安巢,人们甚至把自己的命运跟小燕子是否光顾联系起来,小燕子已经成为故乡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作者把小燕子写得如此活泼可爱,除了因为对小燕子怀着一种出自内心的喜悦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上的因素吗? 作者此时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有几千里之遥,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波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所见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仍然称之为“我们的小燕子”,可见作者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他怀想故乡的小燕子,实际上是抒发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念之情。,白鹅回顾,内容分析: 白鹅的来历:朋友远行前送我的“雪白的大鸟
11、”。 初步印象:好一个高傲动物。 形象:“雪白的大鸟”头样、声势、步态、吃相。 性格:傲慢或高傲。 鹅的贡献:物质:生蛋供家人吃。 精神:点缀家庭、增加生气、慰我寂寞。 对比:描写白鹅的形象,通过对比来突出白鹅的特点 头样:与各类动物比,突出它的高傲:高昂着。 声势:与鸭狗的声音比,突出严肃庄重、严厉。 步态:比鸭较慢些,突出鹅的从容不迫。 吃相:三眼一板,非有人侍候不可。 鹅的贡献:物质上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给我家帮助是:生蛋供应家人吃。而在精神对我比吃蛋更重要:使我快乐不岑寂。,白鹅回顾,主题:通过对自己曾收养的一只白鹅的详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特色:文字浅显。运用对比
12、,拟人等手法和成语。,鹤群回顾,字音及词义: 蜿蜒:(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湮:埋没。 剽悍:敏捷而勇猛。 伫 :长时间站着。 绮丽:鲜艳美丽。 飓 :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岛一带热带海洋上的风暴。 飕:风吹(使变干或变冷)。 吭:喉咙,嗓子。 煦 暖:温暖的样子。 汗津津:形容微微出汗的样子。 翌日:次日,第二天。 无可言喻:无法用语言来说明。 优哉游哉:从容不迫、悠闲自得的样子。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解决。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凝眸:目不转睛地看。 轻盈:这里指动作轻快。 寡不敌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
13、速。 零乱:不整齐;没有秩序。,鹤群回顾,关于作者 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东京。1916年从东京帝大退学后,办过同人杂志星座,当过记者。1912年发表处女作海上浮舟,带有明显的唯美主义色彩。后受夏目漱石等作家影响,开始冷静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创作方法转向现实主义。成名作一个女人的犯罪,表现出批判的锋芒。1920年参加日本社会主义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与小川未明组织无产派文艺同盟,翌年解散;第3年加入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纳普),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艺运动。1933年后曾几次被捕入狱,始终坚持革命立场。长篇小说火山下是他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最初作品。战争期间,隐居山
14、林,从事儿童文学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重返文坛,1945年参加日本共产党,同年参加成立新日本文学会的活动。1948年发表描写战后农村妇女问题的长篇小说新娘子和一匹马,笔调朴素明快,是一部反映日本现代农村生活、批判侵略战争的重要作品。,鹤群回顾,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主要通过对鹤群在空中飞翔时队形的不断变换,鹤群与苍鹰的激烈搏击以及鹤群救助受伤同伴三个不同场景的描写,表现了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及蕴含在其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的作用。,鹤群回顾,文章脉络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9),写鹤鹰战前鹤群的飞翔情况。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14),写鹤鹰战前鹤群由远及近一字形横队飞翔的情
15、况。 第二层(59),写鹤鹰战前鹤群由一字形横队变成一字形纵队以及螺旋形队列的情况。 第二部分(1017),具体描述鹤鹰之战鹤群以“一方有危,八方参战”的团队精神,战胜了苍鹰这一强敌。值得人类学习。 这部分以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叙述。即“苍鹰入侵苍鹰抓鹤苍鹰消逝”;“鹤群报警一鹤遇难众鹤参战”,这两条线索交织叙述,使场面扣人心弦。 第三部分(1825),写鹤鹰战后,群鹤救助一只伤鹤归队飞行的场面。表现了一种互助友爱的精神。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823),写鹤群护送一只伤鹤飞行,场面十分感人。 第二层(2425),写鹤群恢复队形向远处飞翔。 本文通过鹤鹰之战的重点描述,表现了鹤群不畏强敌,团结互
16、助,互相保护的团队精神,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鹤群回顾,写作方法 1层次分明而又重点突出地记述鹤群翔空的全过程。 2无论群体还是个体,无论是整齐划一、迅速变化还是混战一团的情景,都描摹得形神逼肖。 3用简洁的语句抒发自己的观感,拨动读者的心弦。,鹤群回顾,重难点导析 1主旨的理解把握: 本文重点写鹤鹰之战,以群体的力量克敌制胜,并救援伤鹤。 本文题为“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是重点,但重点之外,还写了鹤群翔空的种种景象,有队形的变换,有方向的变换,有高度的变换。种种美妙的鹤姿给人以美感。 重点写鹤鹰之战,鹤不畏强敌,它们用群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去克敌制胜,鹤在战斗中能组成小分队,灵活机动地搏
17、击敌人。 鹤群是那么富于群体精神,一只鹤受到伤害,全体立即出击,抢救伙伴,而且不遗弃伤鹤,不让伤鹤掉队,更加奇妙的是,两只健壮的大鹤竟能架着伤鹤归队。 在动物世界里,一个种群,为着生存,必须对付天敌,他们互相救助,互相保护,自有神奇的本领,人类要有极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在动物世界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这实在太令人惊叹了。,鹤群回顾,2描摹各种动态描写: 鹤飞翔前进貌:“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一个句子就是一幅优美的画。 盘旋的圆形队:“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飏;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运用比喻,生动地再现了难以形容的景象。 鹤鹰之战的场面:“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作者从光彩、形状两方面状写激战场面,写双翅,似乎使每只鹤都清晰可见,写鹤群,整个鹤群在纷纭的激战中显得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