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掌握字词,正音正义 根据时间顺序找出文中发生的事件。,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给下列字词注音:籼 ( ) 黔( )蕊 ( ) 钵( )硕 ( ) 鉴( ),Xin,qin,ru,b,shu,jin,解释下列词语: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劫后余生: 经久不息: 功成名就:,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立下志愿决不改变。,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经过很长的时间不停止。,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自由朗读,熟悉人物,能写出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男,1930
2、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5年获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发明奖,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皇家让克奖。由于其贡献卓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根据时间提示,概括发生的事件。,1930年:_ 1953年秋:_ 50年代末:_ 1964年:_ 1974年冬:_ 1987年3月15日:_ 1989年4月:_,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11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单材料,以及他产生研究杂交水稻的想法。 第二部分(第1216段):简单介绍杂交水稻研究的一些内容以及袁隆平长期以来矢志不移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
3、;开始写他初期是如何开始工作的,以及研究工作遇到的困难 。 第三部分(第1740段):在党的关怀下,袁隆平的试验取得巨大成功并赢得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因而获得几项科学大奖。,创设情境 体会形象,说说课文中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 找出并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1.农民向福财买稻种。,2.试验秧苗惨遭破坏。,-心系农民 为民分忧,-不屈不挠 献身科技,“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坚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 “在种种权威的压力面前,我坚信:真正的权威永远来自实践。”(不迷信权威) “在传统理论的阻力和束缚面前,只有靠实践云检验,去创新。” “在创新中知识尤其重要,有知识,并得以不断积累
4、更新,是创新重要的基本条件。”(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有了知识,又不吝惜汗水,发奋努力,才会激发创造的欲望,产生好的灵感。还有,机遇也不应该忽视,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机遇。” “我小时候完全是凭爱好、兴趣读书,把问题理解了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像成绩好的同学有那么多的抱负。不过那时我喜欢动脑筋想,喜欢动手做,不知不觉间也培养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兴趣、爱好广泛) “神奇的梦想其实就诞生于平凡之中,也能够在平凡之中成真。这种梦想是不脱离实际的美梦,是指导我事业追求的强大动力,使我付出毕生热血和精力为之奋斗不息。”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 “有抱负、有知识、有魄力的年轻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最使人陶醉,莫把成果当尽头。”(有理想,并为之奋斗不止),探索与研究,于细微处见精神。本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细节,有何作用?本文中多处运用了数据,找出来并谈谈它们的作用。,运用典型事例写人。,生动的细节描写。,用数字说话。,写作特点:,人 物 通 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拓展延伸,查找有关袁隆平的资料, 谈谈他的事迹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