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83197 上传时间:2019-01-19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5.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知识点一 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1)更迭快:轿子、马车等逐渐被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所取代。火车、汽车、电车等交通工具日趋重要。(2)不平衡:交通工具的更新在_比较显著。 2.人力牵引(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众多。(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代步工具。,城市,3.机械牵引,(1)轮船:1872年的上海_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2)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2006年,_铁路全线贯通。 (3)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

2、轨电车交通系统在_建成。 (4)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5)地铁: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6)磁悬浮列车: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7)飞机: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轮船招商局,青藏,天津,4.现代交通的发展特点(1)发展快速: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2)层次多样:传统的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知识点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事业(1)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处于依靠_和民信局来通信

3、的落后状态。(2)历程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_”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驿站,大清邮政局,2.电信事业,(1)有线电报 开端:1877年,丁日昌在_架设电报线。 发展: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加强了中央与边疆之间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2)无线电报 创设:1906年。 发展: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台湾,(3)电话开端:1882年,传入中国。发展: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_成立,邮政和电信合一。地位:目前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 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

4、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和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邮电部,【图示巧记】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六大特征,【图示巧记】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易错防范】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同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易错防范】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近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代中国社会的交通近代化是由内部需求和外部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特殊的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

5、决定了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半殖民地性和不平衡性。,【易错防范】 近代中国的邮电通信设施最初是由外国人控制而非中国清政府管理。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电事业蓬勃发展,冲击了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擅自在租界设立邮政业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加快通信建设的步伐,由海关试办邮政。,主题,1.近代铁路的兴建史料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史料探究,思考 史料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说明甲午战

6、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2.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及成因,史料 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思考 依据图片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史论形成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1)从时间上: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开端艰难。(2)从进程上:因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

7、主义的阻挠而进程迟缓。(3)从范围上:主要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内陆发展缓慢。 2.影响(1)进步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2)局限性:受制于列强,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名家论史,观点:“申江好,男女不妨嫌。榻上横陈同倚枕,内不垂帘,任从观瞻”;北京竹枝词有“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清末流行竹枝词 导读: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精神。,主题,1.近代电报的兴起,近代通信事业的发展,史

8、料探究,史料 列强提出铺设电线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1871年,英国人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清廷承认既成事实,仍禁止铺设陆线。1877年,李鸿章主持自行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自此,近代中国的电报业发展起来。,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清廷对电报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并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历程:由最初的抵制到后来的有条件的接受,再到最后的自主发展。 原因:列强的侵略,使清廷逐渐认识到了同西方的差距;洋务派的推动及洋务运动的开展;加强军事及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2.电信事业的发展史料,思考

9、 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对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现象:当今电信事业飞速发展。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了信息的流通和传播。,史论形成 推动近代邮电事业发展的因素及影响 1.推动因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3)军事、政治发展的需要,邮电通信设施逐渐完善。(4)政府的推动和倡导。(5)群众反帝爱国斗争的影响。 2.影响(1)积极作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2)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

10、能源危机等。,课堂小结,你与朋友联系时使用的邮电通信方式都有哪些? 提示 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 、电子信件等。,【学习思考】(教材第70页),【自我测评】(教材第70页) 1.阐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展过程,并分析它们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提示 交通工具经历了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2.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提示 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

11、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上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 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发展不平衡、不同步,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不多。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都绝对处于优势。,【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71页),以上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阅读后请思考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问题上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有哪些?试对此做一简要评价。 提示 中国官员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们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评价: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官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也是符合其阶级立场的。对于官员来说,西方机器的引进必然破坏社会结构,造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这是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技术的传入,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它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后,必将势不可挡,进而更加加速社会的变动。后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