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幻、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著作量惊人,写了至少400本书。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至今在美国仍很畅销。他被称为“永远的科幻教父”。,恐龙无处不在,字词积累,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
2、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研读重点,探讨难点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的?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拓展延伸,发散思维,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新发
3、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个道理对于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布置作业,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恐龙的世界。,被压扁的沙子,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对于6500万年前的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2.作者在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撞击说: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
4、的灾难。,作者在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根据又是什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比较阅读,温馨提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你发现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之处?,温馨提示:说明目的、运用材料、说明角度,你发现这两篇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主题思想,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布置作业,1.查找有关资料,探索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2.课外阅读阿西莫夫其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