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邓颖超,第3课,听录音 感知课文,理解邓颖超通过对海棠花的几次描述来表达对周恩来深切思念的写作效果。 掌握利用具体事物来描述内心感受的写作技巧,品味舒缓、朴素语言的艺术魅力。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教学目标,作者简介,邓颖超 (1904-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的领导人。周恩来的妻子。河南光山人。1904年2月4日生。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1934年带病参加长征。1939年,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9年起,先后在全国妇联、
2、全国人大等担任要职。 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邓颖超1925年与周恩来结婚。他们结婚时免除了正式婚礼,但当着朋友们的面重述了进步同志所说的“八个互相”,即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相照顾、互相信任和互相谅解。他们的一生证明了他们的婚姻是最成功、最忠诚和最持久的婚姻,是具有革命信念的婚姻,他们的结合是两个共产主义革命者之间的终身结合。周恩来总理于1976年1月8日逝世,1988年4月,时年84岁的邓颖超同志观赏西花厅的海棠花,睹物思人,口述本文,后由身边的工作人员整理而成。1997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此文。,背景回望,作者回忆了与海棠花相关的哪些生活片段?答案:
3、第一个片断是因为爱海棠花,就选定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而且一住就是二十六年,三十八年。第二个片断是海棠花与邓颖超共同经历了三十八个年头,仍然生机勃勃,花团锦簇,果实累累。人们不但可以赏花,还可以品尝果实。 第三个片断细致描绘了周恩来生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常抽几分钟独自驻足观赏,以此也得以稍稍休息,或与邓颖超并肩赏花。,感知课文,第四个片断写邓颖超为远在日内瓦的周恩来剪了一枝海棠花,压在书本里,通过鸿雁传情,表达她的思念,体贴之心。 第五个片断是思念总理“我认为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
4、,(1)看花思人深情追忆,(2-6)回忆共度美好时光,(7-9)爱情道路患难与共,第三部分,(10-11)遥想过去深情一片,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共同革命理想 坚定革命信念 忠贞不渝爱情,第二部分,答案:本文是一篇追忆性的文字,它由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触发了作者对过去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深情回忆,把已经逝去的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邓颖超与周恩来两心相照的眷眷深情,也使我们看到他们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深入探究,课文从西花厅的海棠花写起,对表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境界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他们有着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所以是“同志”;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艰苦奋斗着,所以是“战友”;他们的婚姻“是两个具有相似出身与相似思想的共产主义革命者的终身结合”,“是具有信念的婚姻”,所以是“伴侣”。,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文章的结尾一句,作者为什么称周恩来为“同志,战友,伴侣”?,二人共同生活,追忆 照应,相识相知相爱,点题,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