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祖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2、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认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教学手段:诵读法 自读法 问题探讨法的方法与作用。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本文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是指汉朝开国君主刘邦。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当然,他也是中
2、国历史上第一位无赖皇帝。“本纪”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一种体例,用于记载帝王的事迹。史记中本纪共有十二篇,按照历史年代顺序分别为五帝本纪(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为黄帝、颛顼(zhun x,专须)、帝喾(k,酷)、尧、舜)、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二、熟悉课文(一)检查预习情况(学生拿出学案);(二)熟悉情节,疏通课文。1、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2、请用简洁的话概述文中刘邦活动的主要内容。交流展示:1、纪传体是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给一个人物写传记该写哪些内容?提名同学介绍刘邦的籍贯、出生和家庭。2、传
3、记要介绍一个人的籍贯,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节选部分记叙了刘邦哪些主要事件?(自己概括,小组讨论。)(1)依次提名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泛读)1-4:好酒色,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却大言“贺钱万”,貌相奇贵得取吕氏。5-17:见郦生,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赴鸿门谢罪,被封汉王,明烧绝栈道示无意东归,暗决策东进试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垓下打败项羽,氾水称帝,雒阳南宫论成败,入都关中。18-20:未央宫举杯戏父,高祖还乡,崩于长乐宫。(2)总结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4):刘邦姓氏、籍贯、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长时候的事情。(龙潜于野)第二部分(5-17):入关灭秦,打败项羽,氾
4、水称帝的全过程。(龙争天下)第三部分(18-20):称帝之后。(龙啸九天)总结:完成了由贫二代向富一代的华丽转身。三、合作探究1、作为本篇传记的核心人物,请大家结合 1-4 节谈谈,刘邦是怎样一个人物?(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三个层次(外貌、性格、身份)身份卑微文中言,刘邦“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刘大叔刘大妈。大叔大妈当然不是名字,可见是“无名之辈”。而刘邦自己其实也是没有名字的。史书上说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可见“邦”这个名,是他发迹后才追加的。身世奇特刘邦是刘母梦与神遇的产物,是蛟龙之子。文中有言“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
5、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外貌不凡对于刘邦的外貌,作者从两个角度予以了描绘。一是正面描叙:“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鼻梁、有像龙一样的面貌,有漂亮的胡须,最为奇特的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目的:言刘邦有天子之貌,有帝王瑞相。二是侧面描写:“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刘邦到酒家赊酒,喝醉后刘邦就躺在酒店里休息,睡了以后,这两个酒店老板就看见,刘邦的身上隐隐约约现出一条龙;这还不算,老板还发现,只要有刘邦在,店里的生意就特别火。很神奇。那么,司马迁为什么化这么多的笔墨去表现刘邦的与众不同之处呢?目的:暗
6、言刘邦是天子,代秦立汉是天命所归。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中,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史官自身认识的局限,美化、神话皇帝的笔法在史书中比比皆是。例如:吴大帝孙权,“父孙坚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曰: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唐太宗李世民,“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宋太祖赵匡胤,“母杜氏。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明太祖朱元璋,“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
7、,辄奔救,至则无有。”这些记录都是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帝位的正统性。2、刚才,我们从刘邦的身份和外貌上初步把握了这一人物形象,但是我们说,如果你想深入的去了解一个人,就必须剖析他的灵魂。而剖析灵魂的基础就在于要把握主人物的性格特征,那么请大家结合文段的 2-4 小节来看看,刘邦的性格是怎样的?明确:“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宽容仁爱、豁达豪放、有干大事的气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游手好闲、傲慢无礼)“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雄才大略,抱负非凡)“绐为谒曰贺钱万”、“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市井无赖、傲慢无礼)四、拓展
8、延伸: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对本文的开篇,对开国雄主刘邦的叙写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司马迁固然表现了他性格中美的一面,但也没有放过对他低劣品行的揭露,如实表现了他性格中恶的一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史家传统呢?明确:不虚美(不妄加赞美),不隐恶(不隐其恶行)我们来看看汉代史学家班固的一句诠释:史记“其文直,其事核(真实),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第二课时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机遇之外,性格往往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作为穷二代的刘邦又是如何能够在短短的七年间走上人生事业的顶峰,完成人生的逆袭的呢?让我们来看第二章-龙争天下。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结
9、合这篇课文,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入关灭秦、楚汉争霸、汜水称帝一、合作探究1、那么,到底是怎样的性格特点让刘邦最终取得天下的呢?请从 16 小节中寻找答案。明确:“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照应前面的“喜施,意豁如也”)2、但是,这里臣子们在赞美刘邦的同时,也不小心点出了刘邦性格中的一大缺陷,是什么?明确:“慢而侮人”为人傲慢,喜欢侮辱别人。3、这点在第二章何处得以体现?明确:接见郦生。接见郦生时,刘邦在干吗?“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傲慢、无礼之极)4、刘邦为何如此?前面我们讲了,刘邦的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连刘邦自己也只
10、是叫刘季。可见,刘邦出身于文盲世家。在加上刘邦适逢秦朝推行挟书令,摧残儒生和文化,他本人又做了秦朝最低一级的小吏,所以,家世、世风和职业,都使其十分鄙视文化和文士。偏好产生偏见,恶习催生恶行。自孔子以来被儒生们看得尊严神圣的儒家服饰,刘邦却视为恶俗不堪,憎恶至极。史称其“不好儒,诸客有冠儒冠来者”,竟强行摘下人家的儒冠“溲溺其中”(史记郦生列传),大庭广众之下往客人儒冠里撒尿。早年刘邦唯重痞子和武夫。所以,在这样心理的支配下,刘邦接见郦生时的倨傲也就好理解了,不是他不尊重,而是他一向如此。当然,史书中对于刘邦见郦生还有另一个版本。据褚少孙(西汉杰出的文史学家)对史记郦生列传所作补记,郦食其初次
11、拜见刘邦,言谈举止,文质彬彬。先到军营门口递上名刺,文绉绉地对负责接待工作的人说:“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负责接待的人进去传话,刘邦正在洗浴,听说郦食其“状貌类大儒”,说话又好咬文嚼字,当即令接待者转告:“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食其见文的不行,于是改来武的,“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一副市井流氓无赖耍横像,吓得接待者把手中的名刺也掉到了地上,慌忙拾起,转身进去重新向刘邦通报:“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名片)。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刘邦待人接物,喜好的就是这种粗豪风格
12、,更何况又和自己一样,是个酒徒,立即肃然起敬,一边从水里捞脚站起,一边叫请客人进来。郦食其进屋见刘邦,继续粗野蛮横,劈头盖脸对刘邦好一番大声叱责:“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你智力、勇气都不及我,却想打天下,不见我行吗?震得刘邦既愣怔傻眼,又通体舒泰,立即请坐,恭恭敬敬地向郦食其讨教,“问所以取天下者。”待郦食其说罢,又恭恭敬敬地致谢:“敬闻命矣。”从此对郦食其言听计从。吃硬不吃软,吃粗不吃细,吃武不吃文,敬酒寡味,罚酒特香。这就是刘邦。5、当然,司马迁笔下的刘邦较之文雅多了。在被郦食其批评之后,刘邦是怎样的?明确:“於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虚心求教、善于纳谏、知错能改)也正
13、是刘邦的这种性格,使得文盲刘邦备受文士青睐,使得那些杰出的文士主动依附,热诚投奔,积极献策,忠心效力,也为他带来了一系列的胜利。请大家从第二章找出刘邦善纳臣言的记录文字。明确:“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逆转战局)“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势力扩张)“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叩关攻秦)“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赢得民心)“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迷惑项羽、保存实力)“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
14、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东出蜀地、争权天下)“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实力逆转、进兵攻楚)“用张良计,於是韩信、彭越皆往。”(联合攻楚、大局将定)6、由上述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在文士们的帮助下,实力一步步由弱转强,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用刘邦自己的话说,他之所以能夺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请从 16 小节中寻找答案)明确:“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善于用人)
15、7、当然,我们说读书要动脑筋才能读出书中滋味,对于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我觉得除此两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性格特点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请大家在第二部分找找,这部分除了重点讲刘邦的善用文士外,还讲了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试举例说明?明确: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侧面)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
16、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宽容仁爱。对战败的对手宽容、对苦秦百姓的关爱使得刘邦赢得了天下民心。姑且不论刘邦是否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最起码他表面上是做到了。(我个人认为以刘邦骨子里市井无赖的性格绝不会主动行此类事,但如不是刘邦所为,是否可以从侧面再一次看出刘邦善纳臣言的性格?)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靠此,最终一举定乾坤。8、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弄明白了刘邦得天下的三个重要因素,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三个因素都是刘邦性格中的优秀之处。那么,本文对于刘邦性格中的缺陷有没有再次予以体现呢?请结合第三章龙啸九天加以分析。明确:未央宫举杯戏父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
17、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揶揄老父,暴露出刘邦称帝后的得意与骨子里的市井小人之态)高祖还乡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表现了其不忘旧仇的狭隘心理)补充资料:雍齿是什么人呢?他曾经是刘邦起兵时的一个手下,而丰邑则是刘邦的家乡。刘邦起兵以后,把丰邑看做大本营,派了一个非常信任的人叫雍齿来守丰邑,结果雍齿叛变了,投靠了当时的魏国。而雍齿一叛变,刘邦的大本营就丢了。后来刘邦三攻丰邑才打下来,所以刘邦对雍齿、对丰的百姓是恨到骨子缝里头去了。所以不愿免除丰邑的赋税。补充资料:关于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理解。
18、刘邦在汜水称帝后,国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各地诸侯反叛不断。以下是高祖本纪中的一些记载:公元前 202 年十月,燕王臧荼反其秋,利几反公元前 201 年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公元前 200 年七年,匈奴攻韩王信马邑,信因与谋反太原。公元前 199 年八年,高祖东击韩王信馀反寇於东垣。公元前 198 年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公元前 197 年八月,赵相国陈豨反代地。公元前 196 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秋七月,淮南王黥布反,大风歌是在刘邦征讨黥布胜利后,途经故乡时所作。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
19、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是胜利者的慷慨悲歌。二、总结归纳:作为一个史官、司马迁写汉高祖刘邦固然没有抹杀他结束楚汉纷争、建立统一国家的作用,表现了他性格中美的一面,但也没有放过对他低劣品行的揭露,如实表现了他性格中恶的一面。 再一次体现了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笔风。第三课时作为高祖刘邦的传记,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个极不协调的现象。司马迁在大笔书写刘邦的同时,对另外一个人物也做了较多的叙写。这个人是谁?明确:项羽1、高祖本纪中的项羽是怎样的?明确:初,项羽与宋义
20、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写项羽实力增强的过程,暗写其是凭武力获胜)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寡谋少断)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暴虐不仁)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後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傲气自负)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负约失信)2、从这些信
21、息看,高祖本纪中的项羽表现出来的似乎都是性格中的缺点,司马迁如此安排有何用意?明确:通过对比,来衬托刘邦“善于用人谋划”、“宽厚仁爱”、“豁达豪放”的性格特征,暗中之处刘邦得天下和项羽是天下的原因。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他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样化的。请大家总结概括,并试举例说明?明确:1、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
22、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2、侧面烘托例如:在“万钱贺吕公”一节中,刘邦诈称“贺钱万”却没有受到吕公的驱赶,不仅白白喝了一顿酒而且还让吕公哭着喊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原因何在?原文中是这样表述的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从侧面写出容貌的与众不同。再如:在接见郦生前,郦生对刘邦的评价:“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借郦食其之口点出刘邦的忠厚,而当时楚怀王和他手下大臣们商议派刘邦西进的时候,也认为刘邦是个长者,这就是刘邦能够拿到西入秦关的这个任务的第一个原因。再如:在“决胜垓下”一节中,司马迁花大笔墨写了韩信是如何设计,领兵打败项羽
23、的。貌似是赞美韩信,其实是从侧面点出刘邦“知人善任”的特点。3、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4、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由于各人的出身、经历、教养、思想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内容、特点、口气也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能够准确地写出每个人的独特语言,使人听其声而知其人。如,刘邦早年观看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感叹、羡慕的口吻,符合刘邦当时处于一个平民的身分。写郦食其,见刘邦,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活现一个狂放不羁而又胸有妙计的说客形象。总结:正侧结合、褒贬结合、对比烘托,司马迁以其精湛的写作技巧为了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汉高祖形象。人物形象丰满真实,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