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四渡赤水,前因: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 2月18日东渡赤水 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遵义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 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 3月21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敌军甩在江北 后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长征路线,歌词内容,第一部分(第15行)
2、,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品味语言,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品一品,你认为这首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说说你的看法。,说一说,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压”,写敌军来势汹汹;
3、“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前后对比鲜明“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想一想,这首歌曲主要是表现什么样的主题?说说你的理由。,过雪山草地,歌词内容,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品一品,你认为这首歌曲中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好,说说你的看法。,说一说,过雪山草地中的“迎”字,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的可亲可爱,写出红军的豪迈气概;把“草地沼泽”说成“草毯泥毡”突出红军“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过对长征的了解和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课后写一篇读书心得。,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