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世说新语 二则,刘义庆,关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魏晋间名士的言谈趣事。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403444),彭城人。,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课文翻译,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他们)约定在正午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
2、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故事情节,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驳客,无信无理。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陈太丘和一个朋友约定正午一起外出。过了正午朋
3、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一个人走了。他走了之后,朋友才到。这时陈太丘七岁的儿子陈元方正在家门口玩耍。朋友从陈元方那里得知陈太丘走了,非常生气,骂陈太丘不是人。陈元方据理反驳了父亲的这个朋友,认为他不守信还骂人,是无信无礼之人。朋友听后觉得很惭愧。,本文通过这个小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人应该守信用。 “诚信”是立世之本,乘 船选自世说新语德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于是还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根据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请你评价他们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