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

上传人:eco 文档编号:486657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课时提升作业 八 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 八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40 分钟 100 分)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5 分)1.(2017重庆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大分子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自由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解析】选 D。被细胞胞吞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 质,也可能是生物个体,如病原体,A 错误;突触前

2、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B 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 错误;生物大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该过程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D 正确。2.(2017成都模拟)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该实验的最佳材料B.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结构基础C.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细胞液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质壁分离的速率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2 -【解析】选 D。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是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最佳材料,A 错误

3、;具有 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结构基础,B 错误;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外界溶液,C 错误;原生质层 两侧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质壁分离的速率,D 正确。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662( )A.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B.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C.若将漏斗中的 h 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 hD.若将漏斗迅速下移 h 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

4、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 h【解析】选 B。由 图分析可知,漏斗内液体浓度应该高于外侧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后,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若将漏斗中的 h 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仍会出现高度差,但会小于 h;若将漏斗迅速下移 h 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也会出现高度差,但不会恢复到 h。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3 -4.(2017银川模拟)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663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

5、动性C.甲需要消耗 ATP,而乙不需要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解析】选 C。从 题图来看,甲为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乙为物质输出细胞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伴随着膜的变化,故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A 正确;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 正确;无论胞吞还是胞吐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C 错误 ;抗体和神经递质 都是由细胞内向细胞外分泌,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D 正确。5.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 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 1h2,在达到平衡后,A、B、C 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6、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664(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4 -A.A=B=C B.ABCC.ACB D.无法确定【解析】选 C。达到渗透平衡后,在 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 A 到 B 及从 B 到 A 扩散的速率相等,由于影响水分子扩散速率的因素有两个,即溶液的浓度差和水柱 h1 形成的静水压,故 A 中溶液 浓度大于 B 中溶液浓度。同理可知,C 中溶液浓度大于 B 中溶液浓度,但由于水柱 h2 形成的静水压比水柱 h1 形成的静水压小,故可推知 A 中溶液浓度大于 C 中溶液浓度。因此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是 ACB。【知识总结】两个液面形成高度差时影响水分子扩散的两个因素

7、(1)静水 压:有静水 压的一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另一侧的速率快于另一侧的水分子进入有静水压的一侧。(2)溶液的 浓 度:浓度小的一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另一侧的速率快于浓度大的一侧的水分子进入浓度小的一侧。6.(2017定西模拟)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1 分钟后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665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5 -A.图中 L 是细胞壁,M 是液泡,N 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

8、该实验的实验材料【解析】选 A。图中 L 是细胞壁,M 是液泡, N 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的物质,不是细胞质,故 A 错误;发生质壁分离后,将 细胞放在清水中,清水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故 B 正确;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蔗糖溶液可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但不能透过细胞膜,说明二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故 C 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由于没有大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故 D 正确。7.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3 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7

9、7982666(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组别NaCl 茉莉酸结果 + -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 -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6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 NaCl 浓度为 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 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熟悉 质壁分离的 实验现象及结论。(2)正确分析对照实验得出 NaCl 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的

10、作用。【解析】选 C。本 题考查质 壁分离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及对照实验的设计。A 项,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故正确。B项,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体积变小浓度变大,故正确。NaCl 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都是自变量,组形成对 照, 证明 NaCl 能够引起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组形成对照,得出茉莉酸 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8.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 K+和 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667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

11、.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1)离子 经离子通道 进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2)主动 运输 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 D。K+和 Na+分别经离子通道排出和 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K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易错提醒】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静息电位产生时 K+的外流和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都是协

12、助扩散。9.(2017兰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速率,但不影响被动运输B.在顺浓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C.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细胞膜转运 K+速率D.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选 A。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 输速率,也会影响被动运输物质扩散的速率,A 错误;在顺浓度情况下,葡萄糖可以通 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B 正确;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主动运输,从而影响根细胞膜转运 K+速率,C 正确;物质跨膜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正确。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8 -10.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

13、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解析】选 B。观察细胞 质壁分离实验中用的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不能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因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但由于植物细胞最外侧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而不会破裂;用一定浓度的 KNO3 溶液处理细胞后,能 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但当超过

14、一定浓度后,由于细胞的快速失水而导致细胞死亡后,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方法技巧】有关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分析(1)从细 胞角度分析。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死细 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 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从溶液角度分析。在溶 质可跨膜运输的溶液中(如 KNO3 溶液等 )细胞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在溶 质不能跨膜运输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自动复原。在高 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但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9 -11.(能力挑战题)下图甲中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

15、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 a 表示自由扩散,b 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甲图中 b 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 ATP【解析】选 C。由甲 图可知: a 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此种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b 曲线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先加快,后达到最大,可见 b 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 正确;b 曲线无论代表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载体蛋白的数量都是限制转运速率继续增大的

16、因素,B 正确;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错误;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 ATP,D 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共 45 分)12.(25 分)(2017张掖模拟)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模型类似于_(填两种细胞器)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该成分是_分子。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0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作为直接能源。(3)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 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 K+不能进入其

17、中。若你是科学家,将如何改造这个结构,使其能够吸收 K+?_,这样改造的依据是_。(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请从细胞膜的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改造这个结构?_。【解析】(1) 细 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该膜外壳由一种脂质成分构成,则该脂质为磷脂。(2)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3)因为 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蛋白协助。若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 K+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 K+不能进入其中,则应该在其膜外壳中加入 K+的载体蛋白。(4)科学家想利用该结构运输抗癌药物到达患者体内,

18、且仅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释放药物,则应该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答案:(1) 内 质网、高尔基体 磷脂 (2)ATP (3)在其膜外壳中加入 K+的载体蛋白 K+跨膜运输 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载体蛋白协助 (4)在该结构的膜外壳中加入能与癌细胞特异性结合的信号分子13.(20 分)下图 1 表示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 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 A、a 起始浓度分别用 MA、M a表示;图 2 表示一个洋葱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1 -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后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中,如果 A、

19、a 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 MaMA,则达到平衡后MA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 a。(2)图 2 中,如果 B、b 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 b,则达到平衡后 MB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 b。(3)图 1 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 2 中的_,由_(填数字)组成。图 2 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_。(4)若将图 2 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解析】(1) 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开始时 MaMA,水分子从水槽中进入漏斗增多,由于液柱升高后对半透膜的压强增大,水分子从水槽进入漏斗的数量减少,但平衡后,水槽中水

20、分子数总体上仍多于漏斗中的,因而达到平衡后 MA 仍小于Ma。(2)图 2 为成熟的植物细胞,达到平衡后,M B=Mb。(3)图 1 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 2 中的原生质层,由 1、3、5 组成;图 2 液泡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最后不再变化。(4)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才能观察到,图中细胞已成熟,不能分裂。答案:(1) 小于 (2)等于 (3)原生质层 1、3、5 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4)不能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2 -【加固训练】(2017泉州模拟)研究小组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试剂及实验装置进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一)材料与试剂:猪小肠蔗糖酶(最适温度 50)、唾液淀粉

21、酶(最适温度 37)、质量分数 5%麦芽糖溶液、质量分数 5%蔗糖溶液、质量分数 5%淀粉溶液等。(二)实验装置:请回答:(1)实验步骤:U 形管 A 侧加入 20 mL 质量分数为 5%麦芽糖溶液,B 侧加入 20 mL 质量分数为 5%_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A、B 两侧液面平齐。A、B 两侧均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酶,水浴锅温度设为_,一段时间后观察 A、B 两侧液面的变化。(2)预期实验结果:A 侧液面_,B 侧液面_。(3)实验步骤中,一段时间后若分别取 U 形管 A、B 侧溶液,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则 A 侧溶液_,B 侧溶液_;该结果_(填“能”或“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圆学

22、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3 -【解析】(1) 麦芽糖和蔗糖都是二糖,在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U 形管A 侧加入 20 mL 质量分数为 5%的麦芽糖溶液,B 侧应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 5%的蔗糖溶液,才能保证两侧的浓度相等,导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A、B 两侧液面平齐。根据实验材料与试剂可以推测出,A、 B 两侧均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猪小肠蔗糖酶,猪小肠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为 50,因此水浴锅温度设为 50。(2)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酶不能催化麦芽糖水解,导致 B 侧溶液 浓度增大,而 A 侧浓度不变,因此一段时间后 B 侧液面会升高,A 侧液面下降。(3)由于麦芽糖、果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在步骤中,一段时间后若分别取 U 形管 A、B 侧溶液,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不能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答案:(1) 蔗糖 (猪小肠)蔗糖 50 (2)下降 上升 (3)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能关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