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的应用42014广东卷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4B 解析 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A 项正确。用醋酸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B 项错误。泡菜腌制原理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 项正确。 腐乳制作利用了青霉、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通过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起作用,D 项正确。242014江苏卷 (多选)某同学
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24ABD 解析 图示弯管的水可以有效地阻止外来空气和杂菌,制造出密闭空间用于果酒发酵,A 项正确。图示导管插在液面之外可用于排出发酵过程产生的气体,B 项正确。醋酸菌为好氧菌,弯管去除水后有适量气体进入,利于醋酸菌在液体中上层发酵,底层液体中缺氧不利于醋酸菌发酵,C 项错误。弯管去除水后有适量气体弯曲进入,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既能导气又能防止杂菌污染
3、,D 项正确。302014海南卷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标准管的制备:用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将每个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亚硝
4、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趋势。(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30(1)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 样品管 最相近(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亚硝酸盐含量随泡制时间的变化(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乳酸菌解析 (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可利用亚硝酸盐与显色剂发生颜色反应,根据颜色的深浅可确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用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与显色剂可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不同颜色深浅对应的亚硝酸钠浓度是已知的;用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与显色剂反应,制备一系列的样品管,将样品管的颜色与标准管进行
5、颜色比对,找到与样品管颜色深浅最接近的标准管,所对应的亚硝酸钠浓度即可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2)图示曲线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亚硝酸盐含量,则该曲线表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3)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发酵,产酸的细菌主要是乳酸菌。微生物的类型、营养和代谢102014四川卷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甲乙(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
6、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保存备用。(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10(1)氮源和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 (2) 细胞分裂素 母液(3)接种环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
7、缺少空白对照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及植物的组织培养。(1)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类;选择培养基是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碳源为微生物需要的四类营养物质中的一种,缺少时,微生物不能生长和繁殖,而只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2)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实验室一般配制成母液,在 4 条件下保存备用。(3)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连续划线接种的方法;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产生的失误可能是划线
8、时接种环灼烧未冷却,菌种被杀死,或者是划线时未从第一区域的末端开始,接种环未接触到菌种。(4)从图示可知,加入了蛋白酶后测定苯磺隆降解率,而蛋白酶专一性分解蛋白质,可推知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实验需要空白对照,来确定加入蛋白酶后对苯磺隆降解情况的影响。302014江苏卷 为了获得 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 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3)上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
9、。( 填序号)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 3 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5)为增加 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研磨时_(填“需要”或 “不需要”) 添加 CaCO3,理由是 _。30(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用牛皮纸(报纸) 包扎器皿(2)抑制细菌(放线菌 )生长 (3)(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5)有助于研磨充分 不需要 胡萝卜素较耐酸解析 (1)培养皿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和湿
10、热灭菌,在灭菌前应用牛皮纸(报纸) 包扎器皿,灭菌结束后,牛皮纸能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再次污染玻璃器皿。(2)青霉素是广谱性抗生素,能有效杀死细菌和放线菌,可选择性培养真菌。(3)对照高压灭菌锅的构造,图示中甲是安全阀,乙是放气阀,丙是压力表。(4)接种前接种环应灼烧灭菌后取样,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说明可能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接种环未能把活菌取至平板培养基上。(5)研磨细胞时添加石英砂有利于细胞研磨得更加充分;由于 胡萝卜素耐酸不易被破坏,故无需添加 CaCO3。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42014全国卷 某同学在 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
11、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甲 乙 丙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4C 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生长的有关知识。属于比较理想的培养条件,因此菌体数增长的趋势近似于“J”型曲线,即丙曲线;条件下,随着葡萄糖的不断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的不断积累,活菌数会出现下降趋势,与甲曲线相符;在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开始时大肠杆菌只能利
12、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消耗完毕以后,大肠杆菌才开始利用乳糖,与乙曲线相符,故 C 项正确。39 2014新课标全国卷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 3 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 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13、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 溶液 水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注:“”表示有, “”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 填“能”或“ 不能”) 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39(1)纤维二糖 葡萄糖(2)红 透明圈(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 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解析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该酶是由 C1 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 3 种组分组成,前两种酶可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
14、2)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便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只有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才会发挥作用。纤维素分解菌选择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都需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基乙不具有选择的作用。392014新课标全国卷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
15、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干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 1 mL 水样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 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 和 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 A 和 B 中,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A B(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
16、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39(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 7(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4)溶解氧 营养物质解析 (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不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若无菌落生成说明灭菌合格;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M( 稀释倍数) 1003.810 7/L。CV 接 种 计
17、 数 结 果 平 均 值接 种 体 积 380.1 mL(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每次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3)由题图可知,B 图菌落分布相对均匀,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结果。(4)振荡培养可以增加液体培养基的氧气含量,促进好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另外振荡培养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102014四川卷 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8、。甲乙(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 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保存备用。(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10(1)氮源和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
19、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 (2) 细胞分裂素 母液(3)接种环 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解析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及植物的组织培养。(1)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类;选择培养基是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碳源为微生物需要的四类营养物质中的一种,缺少时,微生物不能生长和繁殖,而只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2)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实验室
20、一般配制成母液,在 4 条件下保存备用。(3)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连续划线接种的方法;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产生的失误可能是划线时接种环灼烧未冷却,菌种被杀死,或者是划线时未从第一区域的末端开始,接种环未接触到菌种。(4)从图示可知,加入了蛋白酶后测定苯磺隆降解率,而蛋白酶专一性分解蛋白质,可推知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实验需要空白对照,来确定加入蛋白酶后对苯磺隆降解情况的影响。172014浙江卷 下面是关于固定化酶和细菌培养实验的问题。请回答:(1)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分组见下表。组别 固定化酶柱长度(cm) 淀粉
21、溶液的流速(mLmin 1 )甲 10 0.3乙 10 0.5丙 15 0.3丁 15 0.5将吸附了 淀粉酶的石英砂装入柱中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_。按上表分组,将配制好的淀粉溶液加入到固定化酶柱中,然后取一定量的流出液进行 KII2 检测。若流出液呈红色,表明有_生成;若各组呈现的颜色有显著差异,则流出液中淀粉水解产物浓度最高的是_组。(2)下列关于上述固定化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D淀粉溶液的 pH 对实验结果有影响(3)现有一份污水样品,某兴
22、趣小组欲检测其中的细菌数,进行以下实验。将一定量的污水样品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取适量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用_法分别接种于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进行计数。该实验应注意,接种前,从盛有_的容器中将玻璃刮刀取出,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冷却后待用;分组时,需用_作为对照。(4)在上述细菌培养实验中进行计数时,应计数的是接种了( )A各个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细菌数B合理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细菌数C各个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D合理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17(1)未吸附的 淀粉酶 糊精 丙 (2)A(3)涂布分离 70%酒精 未接种的培养基(4)D解析 (1)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的目的是
23、洗掉未吸附的 淀粉酶,防止产物中混有酶等物质;淀粉的产物可以是糊精,可以用 KII2 检测,呈现的颜色是红色;根据表格分析 4 组实验,如果反应时间越充分,则反应就越充分,流出物中糊精的含量就越高,因丙组的固定化酶柱长度最长,淀粉溶液的流速也越低,所以它的流出物中糊精的含量最高。(2)酶柱长度和流速决定了反应时间的长短,A 项错误。流速过快则反应不够充分,则流出液中含有淀粉,B 项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酶柱长度和流速,所以每组实验的淀粉浓度应相同,C 项正确。pH 大小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D 项正确。(3)要检测污水中的细菌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需注意消毒
24、和灭菌处理,实验中需要设计一个空白对照。(4)计数统计的是合理处理的稀释样品,计算其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是细菌数。302014江苏卷 为了获得 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 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用的培养皿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2)为了筛选出酵母菌,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3)上图是灭菌锅及其局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指示的依次是_。( 填序号)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4)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 3 块相同平板上划
25、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5)为增加 胡萝卜素提取量,在研磨酵母细胞时,添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研磨时_(填“需要”或 “不需要”) 添加 CaCO3,理由是 _。30(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用牛皮纸(报纸) 包扎器皿(2)抑制细菌(放线菌 )生长 (3)(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5)有助于研磨充分 不需要 胡萝卜素较耐酸解析 (1)培养皿常用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在灭菌前应用牛皮纸(报纸) 包扎器皿,灭菌结束后,牛皮纸能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再次污染玻璃器皿。(2)青霉素是广谱性抗生素,能有效杀死细菌和放线菌,可选择性培养真
26、菌。(3)对照高压灭菌锅的构造,图示中甲是安全阀,乙是放气阀,丙是压力表。(4)接种前接种环应灼烧灭菌后取样,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说明可能是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接种环未能把活菌取至平板培养基上。(5)研磨细胞时添加石英砂有利于细胞研磨得更加充分;由于 胡萝卜素耐酸不易被破坏,故无需添加 CaCO3。酶的应用182014江苏卷 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在 pH 低于 7.0 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18
27、C 解析 酶在适宜温度下活性更好,所以温水洗涤效果比冷水好,A 项错误。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作用,对于酶的活性没有促进作用,B 项错误。碱性蛋白酶适宜 pH 是在碱性范围,自来水 pH 低于 7.0 时酶活性下降但依然能发挥作用,C 项正确。洗衣粉中酶的作用是使难溶的大分子污渍快速分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物质从而达到去渍效果,D 项错误。82014天津卷 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葡萄糖苷酶 (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BglB 酶(1)PCR 扩增 bglB 基因时,选用 _基
28、因组 DNA 作模板。(2)下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 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 PCR 扩增的 bglB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和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注: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温度对 BglB 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 1、2 可知,80 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_;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 单选) 。A50 B60 C70 D80 图 1 温度对 BglB 酶活性的影响图
29、2 BglB 酶的热稳定性注:酶的热稳定性是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其活性的保持程度来反映的.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 BglB 酶的热稳定性在 PCR 扩增 bglB 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 bglB 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 PCR 过程中_( 多选)。A仅针对 bglB 基因进行诱变BbglB 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 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8(1)嗜热土壤芽胞杆菌(2
30、)Nde BamH(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4)失活 B(5)A、C解析 (1)bglB 基因存在于嗜热土壤芽胞杆菌基因组中,故应以该菌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进行基因扩增。(2)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时,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应靠近启动子和终止子,结合示意图可知,应在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分别引入 Nde和 BamH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该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 bglB 基因,可表达产生 葡萄糖苷酶,其可分解纤维素,这样大肠杆菌就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4)由图 2 可知,BglB 酶在 80 保温 30 分钟后,就会失活;由图 1 可知
31、,当温度为 6070 时,酶活性较高,而由图 2 可知 70 时保温 30 分钟,酶活性开始减弱,而 60 保温 30 分钟后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应控制在 60 ,故选 B。(5)在 bglB 基因扩增过程中加入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相比于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针对性更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由于 PCR 过程基因扩增即 DNA 复制快速进行,发生突变后可进行快速积累,进而便于筛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氨基酸数目的改变,如突变后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可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进而导致氨基酸数目变少。172014浙江卷 下面是关于固
32、定化酶和细菌培养实验的问题。请回答:(1)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酶解淀粉的实验,分组见下表。组别 固定化酶柱长度(cm) 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 1 )甲 10 0.3乙 10 0.5丙 15 0.3丁 15 0.5将吸附了 淀粉酶的石英砂装入柱中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_。按上表分组,将配制好的淀粉溶液加入到固定化酶柱中,然后取一定量的流出液进行 KII2 检测。若流出液呈红色,表明有_生成;若各组呈现的颜色有显著差异,则流出液中淀粉水解产物浓度最高的是_组。(2)下列关于上述固定化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决定了酶柱中酶的含量B淀粉
33、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C各组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相同D淀粉溶液的 pH 对实验结果有影响(3)现有一份污水样品,某兴趣小组欲检测其中的细菌数,进行以下实验。将一定量的污水样品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取适量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用_法分别接种于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进行计数。该实验应注意,接种前,从盛有_的容器中将玻璃刮刀取出,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冷却后待用;分组时,需用_作为对照。(4)在上述细菌培养实验中进行计数时,应计数的是接种了( )A各个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细菌数B合理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细菌数C各个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D合理稀释度样品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数17(
34、1)未吸附的 淀粉酶 糊精 丙 (2)A(3)涂布分离 70%酒精 未接种的培养基(4)D解析 (1)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酶柱的目的是洗掉未吸附的 淀粉酶,防止产物中混有酶等物质;淀粉的产物可以是糊精,可以用 KII2 检测,呈现的颜色是红色;根据表格分析 4 组实验,如果反应时间越充分,则反应就越充分,流出物中糊精的含量就越高,因丙组的固定化酶柱长度最长,淀粉溶液的流速也越低,所以它的流出物中糊精的含量最高。(2)酶柱长度和流速决定了反应时间的长短,A 项错误。流速过快则反应不够充分,则流出液中含有淀粉,B 项正确。实验的自变量是酶柱长度和流速,所以每组实验的淀粉浓度应相同,C 项正确。pH
35、大小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D 项正确。(3)要检测污水中的细菌数,可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进行操作,操作过程需注意消毒和灭菌处理,实验中需要设计一个空白对照。(4)计数统计的是合理处理的稀释样品,计算其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不是细菌数。DNA 的粗提取及蛋白质提取技术162014江苏卷 下列关于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BDNA 既溶于 2 mol/L 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D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16C 解析 酵母和菜花都含 DNA 物
36、质,都可用来提取 DNA,A 项正确。DNA 在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溶解度最小,所以 DNA 在 2 mol/L 的 NaCl 溶液或者蒸馏水中都能溶解,B 项正确。鸡血细胞加水搅拌,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 DNA, DNA 存在于溶液中,C 项错误。DNA 与二苯胺在沸水浴条件下反应,冷却后变蓝,D 项正确。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2014四川卷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D用标志重捕法调
37、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4A 解析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观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形态的优良染色剂,可用于染色体数目的观察,A 项正确。健那绿是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B 项错误。纸层析法可用来分离色素,而不能提取色素,C 项错误。土壤小动物由于个体小,活动力强,不宜用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D 项错误。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42014天津卷 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21 三体综合征的诊断4B 解析 可通过将受体菌接种在含链霉素的
38、培养基中筛选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A 项错误。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应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产生, B 项正确。在棉花田中人工放入害虫可检验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效果,C 项错误。可利用显微镜检测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D 项错误。42014重庆卷 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聚合酶参与B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Ti 质粒整合到的染色体上C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就表现出抗虫性状D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4D 解析 构建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
39、而不需要 DNA 聚合酶,A 项错误。含重组 Ti 质粒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Ti 质粒的 TDNA 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而不是重组 Ti 质粒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B 项错误。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基因表达后,转基因植株方能表现出相应性状,若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不表达,转基因植株则不能表现出相应性状,C 项错误。基因工程导致的生物变异是可遗传变异, D 项正确。252014广东卷 (双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 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B过程需使用解旋酶和 PCR 获取目的基因C过程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 NaCl 溶液制备
40、D过程可利用 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25AD 解析 过程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即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A 项正确。过程 表示利用 PCR 扩增目的基因,在 PCR 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解旋,通过控制温度来达到解旋的目的,B 项错误。利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C 项错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中,可以采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D 项正确。232014江苏卷 (多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 6 个核苷酸序列BPCR 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
41、变是为了 DNA 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C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D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23ABC 解析 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不都是 6 个核苷酸,比如基因工程中的 BamH 酶识别序列为 GATC,A 项错误。PCR 中温度的改变过程是:双链 DNA 在 95 变性解旋,5055 退火使引物与 DNA 单链结合;6575 是耐热性 DNA 聚合酶的适宜温度,用于子链的延伸, B 项错误。质粒常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C 项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插入到植物细胞内,也可能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或者细胞内基因的互作等其他原因而不能正常表达,D
42、项正确。8 、2014天津卷 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葡萄糖苷酶 (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BglB 酶(1)PCR 扩增 bglB 基因时,选用 _基因组 DNA 作模板。(2)下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 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 PCR 扩增的 bglB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_和_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注:图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均不相同(3)大肠杆菌不能降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_。.温度对 BglB 酶
43、活性的影响(4)据图 1、2 可知,80 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_;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_( 单选) 。A50 B60 C70 D80 图 1 温度对 BglB 酶活性的影响图 2 BglB 酶的热稳定性注:酶的热稳定性是酶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其活性的保持程度来反映的.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 BglB 酶的热稳定性在 PCR 扩增 bglB 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 bglB 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取热稳定性高的 BglB
44、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 PCR 过程中_( 多选)。A仅针对 bglB 基因进行诱变BbglB 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 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Dbgl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8(1)嗜热土壤芽胞杆菌(2)Nde BamH(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4)失活 B(5)A、C解析 (1)bglB 基因存在于嗜热土壤芽胞杆菌基因组中,故应以该菌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进行基因扩增。(2)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时,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应靠近启动子和终止子,结合示意图可知,应在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分别引入 Nde和 BamH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该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 bglB 基因,可表达产生 葡萄糖苷酶,其可分解纤维素,这样大肠杆菌就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4)由图 2 可知,BglB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