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第三 部分,专题十二:议论文阅读,备考指南,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二、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有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纽带。三者关系是: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备考指南,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
2、论点,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论据。,备考指南,如何找论点,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必须是统领全文、简洁、鲜明的中心句。 1、分析标题:有的标题直接就是论点,有的标题不是论点,但也揭示了讨论的范围,是论题,可以顺着标题去寻找论点。 2、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论点有时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也有时出现在文章论述过程中。 3、分析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备考指南,论据,论据,事实论据:运用典型的人和事做论据,它既可以是较为概括的事实,也可以是具体事例,或一般统计数字。,道理论据:即一些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
3、原理、定律、公式等。,备考指南,论证,论证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1、举例论证:列举事例来证明观点 2、道理论证:运用真理、名言等来证明 3、对比论证:用其他事物来进行对比证明 4、比喻论证:用比喻句来证明观点 5、引证:引用他人的话来证明观点,备考指南,三、议论文的结构及层次,一般结构:,1、提出问题(引论)2、分析问题(本论)3、解决问题(结论),备考指南,其他结构:,横式结构:总分结构 (包括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结构,纵式结构:递进结构(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三、议论文的结构及层次,备考指南,四、议论文的论证类型,立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4、驳论: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从反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论点。,备考指南,五、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同时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备考指南,六、议论文阅读的题型,一、议论文要点的回答: 1、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分析; 2、议论文的全文结构和某一段的结构;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二、具体分析的题型: 1、字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2、概括段意; 3、分析论据的作用。,备考指南,六、议论文阅读的题型,三、开放性试题: 1、针对文章中某一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2、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你的建议、解决办法等; 3、结合文章的观点,也写出一些论据; 4、谈谈自己的感受
5、。,备考指南,2015江西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922题。(13分)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美好理想的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
6、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
7、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
8、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在历史上,每当世风腐败之时,人们就会盼望救世主出现。其实,救世主就在每个人的心中。,真题剖析,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案】19、成为你自己。(2分) 【解析】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0第3自然段中“由
9、此可见”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概括。(3分)【答案】20“此”措代的内容是人们不愿意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答到大意即可)(3分) 【解析】此题文本中找“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完完全全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惟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10、”可以概括愿意有像拿破仑那样的经历,但不愿从身体到灵魂都是拿破仑 21作者论述的“你自己”具有怎样的特点?怎样才能成为“你自己”?(4分)【答案】21“你自己”具有的特点: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内心生活。(2分)怎样成为“你自己”:意识到“自我”的宝贵;活出自己的特色和滋味。(2分) 【解析】文本中找答案“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与他不是他自己相反就可以了。 22文章运用了大量问答句式进行说理,有何作用?(4分)【答案】22显得亲切自然,使读者易于接受;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
11、发读者思考;使说理层层递进,条理清晰。(答到其中两点即给满分)(4分) 【解析】问答式就是一问一答,想想它是什么修辞手法呢,是设问,设问有什么好处呢?这样问题便容易回答了,要不然没见过这种题,不知如何回答,转化一下便简单了。设问有什么好处呢?我们都学过了。先看看设问常见用法 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再看设问作用: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
12、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使用一问一答式,可以使读者有有一个简单的思考,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缓冲的过程吗?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故此题不难,就是一个变化过程罢了。,真题剖析,2012江西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13分)感伤是一种情怀田德政 秋天就是这样蛮横,用湖南话叫霸蛮“,你不想让她来,她来是突兀地到来。甚至不给你一点先兆,先是夏天的炎热,马上就变成秋天的凉爽了。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
13、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
14、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主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
15、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 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新课 标 第 一 网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请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垂着干枯乳房的弃妇的抽泣。我曾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阅读了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
16、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本身就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 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优,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
17、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 都悲天悯人,社会造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的情感。,真题剖析,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4分) 20、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
18、“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4分) 21、文章在论及感伤的文化艺术汇总的作用时,列举了词、绘画、小说等作品,这些作品汇总的感伤是如何感染读者的?请简要概括。(3分)22、根据文章结尾段填空。(2分) 真正的感伤是_ _ _。 【答案】:19.中心论点: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作者由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和柳宗元江雪中表现出的感伤进而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0.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21.这些作品将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其中,使人心酸、惆怅。从而达到了感染读者的目的。 22.真正的感伤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
19、;是大悲悯大苦闷;是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真题剖析,2016张家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涵养创新的精气神 李秦卫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创新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创新从哪里来?首先就需要有那么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背后的重要力量正是创新。创新能力不足,“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十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故事就会不断上演。看
20、当下转型升级,谋长远富民强国,创新都处于核心位置。当年,钱学森为让祖国“挺直腰杆子”,执着于“两弹一星”研制,立下卓著功勋。焦裕禄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宵衣旰食,在漫天风沙漫地碱的兰考创造出多种治沙新招。从根本上说,正是这种报效祖国、发展国家的理想与抱负,使无数人焕发出执着创新的勇气与锐气,踏平坎坷以成大道。然而,创新之路上,失败是最亲密的伙伴,理想与热情往往会遭遇无数次失败的无情打击。在相当意义上说,创新能力取决于这种抗打击能力。大量科研创新的事例显示,科研创新的成功率仅为10%左右。如果没有对190多次失败的无畏,屠呦呦怎么能提取到青蒿素?倘若不能善待一次次失败,诺贝尔如何能发明炸药?所谓
21、大师,其实是失败最多的人。创新是壮丽的探险,只有不惧困难和挫折,视失败为“在成功路上”,并以“失败虐我千万遍,我待创新如初恋”的精神砥砺前行,方有可能踏着失败拾阶而上,直至梦想的顶峰。“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当遭遇失败,创新者最希望得到“别泄气,当初我比你失败次数还多”的理解,最渴望获得“没事,咱查明原因从头再来”的支持。宽容是一种智慧。宽容失败,需要管理者摈弃“成王败寇”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失败的宽容度,决定着创新的成功率。一些高精尖企业之所以创新成果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失败不仅不会被嘲笑,反而会得到尊敬。有位院士回忆自己的创新之路时说,在他屡次失败
22、后,正是恩师那句“我觉得你不是失败了,而是更接近成功了”的话,给了他坚持创新的耐心和信心。当然,从根本上讲,创新文化的养成、创新氛围的形成,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有人说,中国人从不缺少创新的能力,关键是要激活创新的动力。有一位大学教授与7名教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研发团队获得公司95%的股份,学校占公司的股份仅为5%。创新体制的“天花板”被捅破后,研发团队积极性高涨,实现了创新成果对接需求、对接市场,公司成立仅一个多月,签约项目就达10多项。实践表明,敢于破除旧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的活力就会不断迸发。创新兴则国家兴,创造强则民族强。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涵养创新
23、的精气神,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上,当代中国一定能实现爬坡过坎、弯道超车。(人民日报2016年03月18日04版,有删改),类题集训,【答案】 14要有不惧困难和挫折的精神和能力(要有抗打击能力);管理者对创新失败要有宽容的智慧。 (2分,毎点1分) 15“仅”强调公司成立时间之短,“就”突出签约项目之多,(1分)用这两个词更充分显示出该公司改革体制机制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之强,更增强了这一例证的说服力。(2分) 16略。(写出启示1分,结合生活实际分析2分。)【解析】 14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根据题目中的答点“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怎样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梳理内容,先找到所示的两个方面
24、,根据关联性,抓住、段中心句概括即可。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语言的特点,限制性的词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仅”强调公司成立时间之短,“就”突出签约项目之多,用这两个词更充分显示出该公司改革体制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之强,更增强了这一例证的说服力。 16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论述的事理,结合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写出启示,语言表达清楚即可。,类题集训,2016安徽(17分)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25、。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 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
26、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
27、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 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类题集训,10第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11本文段,列举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 这一中心论点。(5分) 12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28、)(6 分) 【答案】 10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11我年少时偷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后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并获得身心的沉稳和力量。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12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了上文“阅读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的观点,为下文“阅读是一种心境的释放,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做铺垫。呼应文章中心论点”阅读是有重量的“,因为”重量“既包括”重“,也包括”轻“。 13回归传统阅读,去感受阅读带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去收获那种沉入心底的甜蜜和酣畅。自发性(随心)的阅读,不预设
29、阅读期待,不强迫自己阅读。我们要在阅读中去释放自己的心境和体会生活的美好。用心去阅读,用心去体会生活的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体现自己人生的精神价值。,类题集训,2016福州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最美的姿态 张鸣 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另一种人,即使书籍
30、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读书人的高贵气
31、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选自北大中
32、文系第一课,有删改),类题集训,(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2)阅读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 (1)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人存在着就必须要阅读,阅读对人有益。) (2)读书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充盈人的心灵;读书养就人的高贵气质。 (3)示例:对比论证,如文章段,通过对比突出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一观点。比喻论证,如第段中“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读书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影响。举例论证,如第段举了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的例子,有力
33、地论证了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论证方法1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分析作用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题目是“最美的姿态”,所以论点必然与此相关,然后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以判断,结尾处总结出中心论点“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段论证内容的理解和提取,细读两段,根据“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可以提取概括解答。 (3)试题分析:本题主
34、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类题集训,悲加欢不等于零 叶春雷想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我的人生观:悲+欢零。 人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之后,紧接着就来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者不开心的事就把刚才开心的事情抵消了,幸福指数变成了零,或者甚至变成了负数,让人沮丧至极。 但我想说的是:悲加欢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古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换而言之,人生如意的事便仅一二。如果用数理逻辑来推理,人生的幸福指数,自然只是一个负数,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负数。那么,人生就根本没有幸福指数可言,只有“痛苦
35、指教”这个概念了。 但人生毕竟不是一道数学题,人生的逻辑也不是简单的数理逻辑所能概括的。人生的逻辑是什么呢?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说“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注意,他用的是“魔鬼”的“魔”,不是“磨难”的“磨”。两位绝顶聪明的文学大师,其实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是有缺憾的,不能求全责备。对于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接受,一个是期待,接受现实的残酷,期待未来的美好,并为这个美好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此,我们不能仅仅从数理逻辑的角度,用数量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例如,一天之中,有两件开心的事,却有四件拂心的
36、事。是否我这一天的幸福指数就是负二呢?非也。换一个角度,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甚至比开心的事对人的帮助更大。菜根谭中说:“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按照洪应明的说法,拂心的事,对人生有正面影响,应该是正数,倒是那些快心的事,容易让人得意忘形,在人生层面上,倒成了负数。这和我们通常把拂心的事看成负数,把快心的事看成正事,完奎相反。这样,我举的这个例子,从常人的角度,用数学公式表述,是(-4)+2=-2从洪应明的角度,则是4+(-2)=2。 其实,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帮助我们进德修行,对我们的人生是正数;那些鼓励
37、的话、开心的事,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信心。我们只要谦虚谨慎,不得意忘形,就可以把这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同样看成是正数。那么,我们的幸福指数用数学心式来表达,就应该是4+2=6。由此可见,悲加欢,绝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人生绝非没有意义,更不会让人背上沉重的包袱。事实上,人生的幸福指数,永远是一个,那些拂心的事越多,成为正数的可能性就越大。 什么叫乐观主义?把拂心的事看成正数,把悲多于欢的人生看成是一个正数,这就是乐观主义。你怎么看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在这个意义上,丰子恺先生的话相当有道理:“不是生活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生活” 悲加欢不等于零,悲加欢也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正数。生活是有意义的,
38、值得我们用心去过。这就是我对生活的信念,我要把这个信念告诉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19期,有删改),模拟荟萃,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悲+欢零”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理,结尾重申观点,呼应开头。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第段,作者用数学公式把人生的逻辑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指出不能仅仅用数量来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襟人浅出,通俗易懂。 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引用苏东坡、丰子恺等人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D文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缺憾,但是生活是有意义的,要坚
39、定信念,热爱生活,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 13下列与第段中“乐观主义”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病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她感到无助而迷茫,善良的沙利文老师让她学会了微笑,无畏疾病。 B身处茫茫沙漠,口干舌燥,这时旅行者发现身上只剩下半瓶水,他平静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C格布雷西拉西耶出身贫寒,每天只能赤着脚跑步上学,他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飞人”。 D作家史铁生曾说过,哪怕是你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灾难,也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你可以在灾难中学会坚强,看到曙光。 14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
40、事。(4分) 【答案】12D 13A 14(1)人生是有缺憾的,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实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坦然接受;(2分)(2)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我们要乐观地面对,把它看成正数。 【解析】12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文章中有关信息,比较判断正误。D错,文中最后说到“悲加欢也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正数”。13试题分析:阅读所示第七段,了解作者对“乐观主义”的表述,再比较各项表达的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第七段中作者所说的是“乐观主义”是“把拂心的事看成正数,把悲多于欢的人生看成是一个正数”,指的是自己对待“悲”的态度,而A项内容是说老师帮助学生战胜困难,
41、不符合这一内容。14.试题分析:本题为主观题,要概括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把佛心的事看成正数,把悲多于欢的人生看成是一个正数”,从保持乐观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感想。,模拟荟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9分) 读网,更要读书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网络固然给生活带来种种方便与趣味,然而,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反而容易浮躁不安,难以沉静。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一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因此,读网,更要读书。一谈起读书,我们总是抱怨太忙没时间,但偏偏又能挤出时间刷微博、看视频。读网
42、是轻松的,可以一目十行,脑子里过一遍,不一定留下痕迹;读书是深沉的,要用心用脑去理解、体会、感悟。所以,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愿意把时间用在“费脑子”的事情上。拒绝喧嚣的社交网络,腾出更多的时间读书,是需要勇气的。去年,“网红”埃森娜在YouTube上发布了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并彻底删除了自己的账号以及275万个订阅者。为什么这么做?埃森娜认为,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我们生活在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时空被网络割裂,“碎片化”成为生活常态。诚然,从网络获取信息很重要,彻底逃离网络几乎不可能。但是,面对网络,我们可
43、以做出有益的选择。让我们放弃那些八卦消息和无聊视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读书吧!15选文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中心论点的?(3分) 16从选文内容看,埃森娜为什么要放弃社交媒体?(3分) 17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C/D/ 【答案】 15这是一个网络时代。读网已经成了很多人的习惯,人们将大量时间倾注在虚拟空间,内心浮躁不安,难以沉静。(意思对即得分) 16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丧失了真实的自我。(或“社交媒体是不真实的,制作出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虽然能获得关注,但也丧失了真正的自我”) 17B,模拟荟萃,阅读下面的经典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和谐明善和谐,是当今社会使用频
44、率最高而且认同度也最大的一个词儿。为什么?恐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一句话,和谐是求善、显善、明善。 道理是自明的。恶言恶语,难有和谐:刀枪相见,难觅和谐;你死我活,难见和谐。唯有善字当头,善待天下,才能赢得和谐,享受和谐。 和谐明善,关键在为善。为善无大小、无远近、无厚薄、无你我。只要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能够善气迎人、善意待物、善对环境,就会使明善和谐现,春意无限艳。 人无贵贱,人格平等。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善意,关系紧张,和谐就会成为天边云,地边风。讲和谐,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遇到忧人勿乐,碰到哭人勿笑,面对失
45、意人勿矜。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一要丰,出任不去任己意;二要厚,处事不去任己见。贵了不娇,富了不奢,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生活求和气,工作求和气。 环境不是小事,它既可影响心态,亦可成就心态。讲和谐,就不能不重视环境,不得不善待环境。如果不把环境当回事儿,以至见天落土,见水发臭,鸟儿颤抖,哪还有和谐可言!与环境为善,不仅要龙吟芳泽、虎啸山丘,而且要使“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使天更蓝,树更绿,花更红,草更青。毕竟,环境有生命,不可随意损毁;环境有感情,不可肆意践踏。有言道:“天意怜幽草”,“草木有本心”。只要善待它们,它们就不仅会与你和睦相处,而且会给予你更多:养眼、
46、增氧、提神、添寿。 和谐明善,贵在实践。只有施舍不倦,求善不厌,修身践言,和谐之风就会以“其声和以其柔”的浓浓爱意洒满人间。 20第段与第、段的关系是 。(2分)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和谐明善”。(2分) 22请按照例句的样式仿写一组句子(可从诚信做人、专心为学、文明出游、生活节俭、尊老爱幼等方面思考)。(2分) 谦以对人,虚以接物,主动拆墙透绿,善于以心换心。, , , 。 【答案】 20总分 21(1)在为善。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暖意,要有担当;要重视环境,善待环境。 (2)在坚持。要施善不倦,求善不厌。 22(示例)专心为学,一心求知,主动拾级登峰,乐于以智增智
47、。 礼以待长,笑以对幼,主动扶老携稚,甘于助人为乐。,模拟荟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小题。(18分)你要学着自己强大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 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和弓箭并没有丝毫相关,那答案真是匪夷所思,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扬”的“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它原本是什么意思呢?“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 再来说说这个“大”字。“大”是什么意思呢?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
48、就是范围广高度高体积阔吧。其实“大”的本意和范围高度什么的毫无关系,就是非常单纯地指一个人。 汉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西周战国之后大行其道的金文中,“大”也是笔触鲜明四肢俱全的人形。与甲骨文笔道细弱的“大”字相比,金文粗肥猛壮,把人的形象镌刻得更雄硕伟岸。 “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 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人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 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助才能达
49、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我们要让自己原本就具有的强大,拂去尘埃,闪闪发光,铮铮作响。毛笔就在我们手里,墨汁瓶盖已经打开。只等我们用自己的心和手,书写人生的美丽篇章。 我们有很多瑕疵,但只要内心坚定,我们就依然强大。我们可以修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这个世界上没有瑕疵的人根本没有出生。 我们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完善可以不懈追求,但不必形成坚硬桎梏。世上的事情就像吃饭,八分饱即是完美。处处尽善尽美,就是一
50、种无言的慢性自杀。 我们常常受伤,伤痕累累。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但不要怕受伤,因为,我们修复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比如说:我很差,我无力,我不行,我要等等看,哦,算了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 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 12第(7)段中“这真是天下第一大悲剧”中的“这”指的是什么?(3分) 13请说一说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14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4分) 15请结合文章第(9)-(12)段内容,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自己强大。(6分)【答案】: 12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 13引出话题 14以此来表达主题学着强大。 15一是要修补自己的瑕疵,也可以携带着瑕疵前进;二是尽管有很多不完善,但只要宽容待人待己,我们就依然强大;三是我们会常常受伤,但仍要和命运厮杀;四是不能过多地否定自己,匍匐前进,形如虫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