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62869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陋室铭 课件(共2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陋 室 铭 刘禹锡,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第一课时,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陋室铭就是他被贬后任和州刺史时所写。,预习检查,关于铭,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 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德馨( ) 鸿儒( )调素琴( )案牍( ),xn,r,tio,d,2. 作者 ,字 , 代著名诗人。铭是古代

2、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刘禹锡,梦得,唐,用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再读课文,读准节奏,合作探究,1斯是陋室 2 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 4 往来无白丁5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孔子云 无案牍之劳形,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何陋之有,1山不在高, 2有仙则名

3、 3苔痕上阶绿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之,在乎 出名 长到 使 扰乱 使 劳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斯时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翻译文句,翻译课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

4、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拓展提高,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吾剑之所从坠( ) (3)孔子云:“何陋之有?”(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这里用为动词,出名,名字,命名,表肯定判断的动词,这,这儿;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

5、义,它,指千里马,的,助词,达标检测,补充习题一、二、三、四题,第二课时,预习检查,你能说说对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吗?,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自主学习,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一层:前六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二层:中间八句,描写陋室的特点。 三层:最后三句,点明陋室不陋。,根据课文内容解读下列问题,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山水作类比,引

6、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合作探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作者开头说“斯是陋室”,可结尾 又说”何陋之有?”请结合文中具体语 句谈谈. 作者借陋室抒发了怎样的 情怀?,拓展提高,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人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开头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展开的。,表明了作者 不慕荣利、保持高尚洁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和品质,达标检测,补充习题问题探究一、二、三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