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 (第五单元)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2分)( ) A.须臾(y) 五脏(zn)率性(shui) 笑靥(y) B.缱绻(qin) 契合(q)冗杂(rn) 寥寥(lio) C.朔方(shu) 丰姿(z)斯妤(y) 赋诗(f) D.消释(sh) 脂粉奁(lin)磬口(qn) 蓬勃(pn),【解析】选C。A项中“臾”应读y;B项中“缱”应读qin;D项中“磬”应读qn。,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振撼 烦琐 宁视 螺旋 斑斓 驱除 了了数语 呼之欲出 拙拙逼人 情趣盎然 _ 答案:振震 宁凝 了了寥寥 拙拙咄咄,3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奁:旧时妇女梳妆用的镜匣。须臾:极短的时间。 B.率性:由着性子;任性。笑靥:笑脸。靥,酒窝。 C.缱绻: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契合:符合。 D.消释:消失;释放。凛冽:刺骨地寒冷。 【解析】选D。消释:消融;溶化。(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故乡成了他心中无数凝缩的碎片,一点一点,时时 浮出,像他手中须臾不离的烟卷一样,深吸一口,五脏六 腑都被滋润得舒服 ( ) (2)他渴望见到“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的朔方大雪,欣赏它们“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 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3、”的激情和疯狂。 ( ) (3)添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 ( ) 答案:(1)比喻 (2)引用 (3)对偶,5.(2010贵港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世博会不仅促进了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还全面提高了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 B我们远远就听到小王蹑手蹑脚走过来的脚步声。 C今年5月4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青团员。 D我市的中小学生纷纷响应市团委,人人为抗震救灾献爱心。 【解析】选A。B项前后矛盾,“蹑手蹑脚”就不能“远远就听到”;C项句式杂糅,“中国共青团员”应为“中国共青团”;D项缺宾语,“市团委”后面要加“的号召”。,6.填空。(3分) (1)写出用修辞手法间接描写
4、“雪”的古诗名句。(1分) 答:_ (2)写出与雪的雪景图相协调的直接咏“雪”的诗句。(2分) 古:_ 今:_ 答案:(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古:燕山雪花大如席。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7.(2010綦江中考)仿照画线的句子,发挥想像续写两句。(2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如_,_;如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 答案(示例):久旱时的一场甘霖 为我送来滋润 沙漠里的一片绿洲 为我带来希望,8.(2010南充中考)语言运用。(4分)一个顾
5、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2分) 答:_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2分) 答:_ 答案(示例):(1)暴露了老板急于获取更多利益的心态。 (2)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意近即可),9.第一段哪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_ _ 【解析】“文眼”是揭示文章主旨的一种手段
6、,它制约、统率着文章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又是把思想和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聚点”。 答案:“简洁精纯”是“文眼”。这一段在全文中起总领全文的作用。,10.“江南的雪野,雪地里孩子们的嬉闹,朔方的雪,旷野里雪花升腾的壮阔场面”这句话在语言上有何妙处?(3分) 答:_ 答案:这句话既概括了主要内容,又表现了层次的丰富。,11.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了一些典型的例子。仿照示例,将下面的回答补充完整。(5分) 示例:举“滋润美艳”为例,评论作品对江南雪的描写,概括准确而又鲜明深切。 仿写:(1)举“_”为例,评论作品对_ _的描写,_。 (2)举“_”为例,评论作品对_
7、的描写,_。 答案:(1)如粉,如沙 朔方雪 写尽了雪花的特点 (2)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弥漫太空 壮观雪景 简洁而又传神,12“雪”原本是无声的,为什么还偏说去“听”?(4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从全文来看,作者“听”雪,是为把自己对雪的喜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 答案:“听”是用心去感受,用“听”字更能写出对雪的由衷喜爱。,13从全文看,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作者“听雪”的冲动?(4分) 答:_ 答案:有雪的世界非常美妙,是美丽和幸福的化身;雪包容万物、无声奉献;当今很少降雪,更觉珍贵。,1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文章为什么用许多笔墨回忆和描写童
8、年“玩雪”的情景?(2分) 答:_ (2)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答:_ 答案:(1)表达对雪的童心童趣,写出对雪的热爱。 (2)呼应了开篇,深化了主旨。,15本文以什么为线索选择材料?请简要梳理作者的思路。(4分) 答:_ 【解析】本题是对叙事线索和内容的考查。“雪”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按照听雪的冲动、童年玩雪的经历和听雪的原因来写。 答案:以雪为线索,先写眼前雪景和由此产生的听雪冲动,接着插叙童年玩雪的经历,最后揭示听雪的原因。,16请你用几句话概述这篇小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答:_ 答案:梁子回来了梁子和我们一起杀羊梁子孤独地离开村子。,17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9、指出其表达 效果。(4分) (1)围观的人都齐声叫好,落雪的小院儿顿时沸腾起来。 (2分) 答:_ (2)梁子猛地一咬牙,飞快地从袖筒里抽出一柄匕首来, 从小绵羊的颈部扎了进去,手腕一翻,利刃直捣颈骨,然 后顺势向下一划拉(2分) 答:_,答案:(1)“沸腾”一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围观者的兴奋和当时场面的热闹。 (2)运用动作描写,写出梁子杀羊时动作之快,下手之狠。,18文中写到梁子点“我”名时,为什么“我的脸就莫名其妙地发烧起来”?(3分) 答:_ 答案:自己从来没有杀过羊,有些紧张;预感自己不能完成杀羊任务,有些害羞;面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小绵羊,有些不忍。,19阅读小说的最
10、后一段,请你联系全文,说说这样结尾有何作用。(3分) 答:_ 答案(示例):这样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运用环境描写,以雪的白、纯洁映衬梁子灵魂的黑暗、凶残;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以欺诈、凶残、伪善获得的成功必遭人们唾弃。,三、写作(40分) 20.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教养。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这些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的生活中,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教养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在这里教养应指一个人的良好道德或文化品质。芬芳即香气,这里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述,“教养的芬芳”应当是要表现一种良好的道德或文化品质及其对人的影响。比如题目中所说的“拥有爱心,尊重他人,温文尔雅,心胸宽阔,正派真诚”等良好品质,这里一个关键是要写出影响,写出一种美好品质对周围人的正面引导、激励作用。这个题目虽然说文体不限,但文体的指向性却非常明显,即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这样的文章容易写而且容易写得出彩。如写议论文则很难做到观点新颖,容易落入俗套,从而被打入平庸之作的行列。,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