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 (第三单元) (90分钟 10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2分)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q q( )( ) 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至。 (1)q q_ (2)_改为_ 答案:(1)崎岖 (2)至 致,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屏障:_ (2)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宛转:_ (3)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崎岖:_ (4)我想起幽远的车铃,狐仙姑深夜的谰语。 谰语:_,答案:(1)指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风,保卫着中华民族。 (2)声音悦耳动听。 (3)指
2、历史上艰难曲折的阶段。 (4)没有根据的话。,3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 (2)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 ) 答案:(1)比喻 (2)反问,4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 A黄河颂是以诗的形式写的“黄河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则是以散文形式写的“黄河颂”。 B德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 C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木兰诗对从军缘由、恋别、辞官、还乡写得详细,而对军旅生活则
3、写得很简略。 【解析】选B。都德是法国作家。,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解析】选D。注意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河流淤积出土地,土地上再有人,人再创造文化。,6按要求默写填空。(4分) (1)木兰诗中表明木兰代
4、父从军的原因的句子是:“_ _,_。”描写边塞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_,_”。写军情紧急,将士们行军迅速, 又表现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2分) (2)请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词:_ ,_。(2分) 答案:(1)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7.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5、)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_ 答案(示例):心连心办好省运会,8.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把祖国放在心间,为了“祖国”这两个字抛头颅,洒热血,身在异国,心在故里为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对祖国的深情,学校开展了“祖国,祖国,我爱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5分) 【了解祖国】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你打算具体从哪些方面,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了解祖国?(2分) 搜集角度:_ 搜集途径:_,【赞颂祖国】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赤旗飘扬,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下联,使其工整。(1分) 上联: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
6、流芳。 下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有尽头。 答:_,【回报祖国】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根据要求答题。(2分) (1)抒爱国之情,表报国之志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此类古诗词中最能体现这种“情”或“志”的连续的两句。(1分) 答:_ (2)人要懂得感恩,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幸福成长,你打算以怎样的方式、行动回报祖国呢?(1分) 答:_,答案(示例):【了解祖国】搜集角度:祖国的名山大川,祖国历史上的名人,爱国歌曲等。搜集途径:网络搜索,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探访等。 【赞颂祖国】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回报祖
7、国】(1)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提示:从自己的身份出发,谈出具体的做法。,9.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出郭相扶将 ( ) (2)著我旧时裳 ( ) (3)对镜帖花黄 ( ) (4)雄兔脚扑朔 ( ) 答案:(1)外城 (2)穿 (3)通“贴” (4)动弹,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译文:_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_ 答案:(1)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2)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11.
8、用一句话概括后两段话的段意。(3分) 答:_ 答案: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对木兰的赞颂。,12.选文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3分) 答:_ 答案:动作描写。通过“开、坐、脱、著、理、帖”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看到故物的亲切感觉。,13.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4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比喻修辞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明确以兔喻什么喻木兰;然后,通过用心分析这段附文对兔的描述,抓住“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联系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分析木兰的性格特点。 答案: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生活的谨慎
9、和机敏。,14“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内涵的理解能力。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可怜的人”是对韩麦尔先生的“评价”。然后,从小弗郎士的角度理解老师的处境就要丧失国土、被迫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要理解当时的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态度。 答案:韩麦尔先生因失去国土而痛苦万分,令人同情。,15.请分析下列句子的含意。(2分)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可从分析句子的比喻意义入手,结合故事背景来
10、理解。 答案:“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意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16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2分) 答:_ 答案:韩麦尔先生这样做用心良苦,他是想用这种形式告诉孩子们,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侵犯,想以此唤醒孩子们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情感。,17选文用“_” 具体写出“个个都那么专心”,用“_” 具体写出“教室里那么安静”,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为了渲染_。(3分) 答案: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
11、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专注的神情,18“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是对小弗郎士的什么描写?表现人物的什么感情?(3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心理描写及其表现的人物情感的把握能力。从原文中找到题干中的句子是解题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据该句前的“我心里想”把握描写方法。第三步,结合文章主旨及故事背景体会人物的感情。 答案:这是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样想,是他爱国情感的升华,是对敌人的讥讽,蕴涵着憎恨的情感,反抗的情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19为了要把迪龙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
12、试?阅读第段依次简要概括。(2分) 答:(1)_ (2)_ (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 答案:(1)推介古典文学作品。 (2)搬出当代流行作品。,20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加点的两个“憋”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表现人物心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尤其要联系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或行为,进入特定的人物角色,设身处地体会“憋”字背后隐含的心理活动。,答案:第一处:他郁闷不平,不希望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当牛做马,累死累活地过一辈子。(或:他郁闷不平,不甘于受命运的安排。) 第二处:“我”屡次尝试后受挫的生气与不快,
13、以及不信说服不了迪龙的心理。,21阅读第 段,结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他的作品”,喻体是“新生的婴儿”“死亡”,联系生活经验,体会了喻体的特点,也就把握住了“他的作品”的特点。其次要从迪龙的思想方面和给读者的感受方面分析。 答案:他的作品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话,充满生命力;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迪龙的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令人感到无比沉重。,22.有人评价这是一篇师生之间彼此唤醒心灵的小说,请结合作品谈谈理由。(4分) 答:_ 答案:迪龙在老师的
14、理解与关爱下挣脱了命运的安排,并在其耐心的指导和激励下投身文学创作;老师从迪龙的身上获得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年轻人的敢作敢为足以移山填海,改变命运,改变世界。,三、写作(4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你的心灵,谁的声音刻骨铭心?,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信息。,【写作提示】写作此文,要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有”表示客观存在的;“这样”是强调,是特指;“一种”强调了数量;“声音”是文章描写、叙述、议论的主体,既可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也可指生活中的声音,如车声、音乐声、人的话语声;还可指没有声响的心声。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