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6093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全程复习课件:阶段质量评估(4)(语文版·常德专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 (120分钟 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3分)常德新闻网8月25日讯 8月24日,从北京传来消息,土家族民间幽默机智故事集白话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少数民族文化大花园又增添了一朵绚( )丽多彩的奇葩( )。土家族人主要聚居于湘鄂渝川黔毗( )连的武陵山地区,向以崇文尚武而著称,非常喜爱说故事、赛唱书、比口才,千百年来,诞生和培养了一代代能说会道的“白话佬”。 答案:xun p p,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精致 倔强 袅娜 消声匿迹 B.宽恕 咫尺 恭维 鹤立鸡群 C.狼藉 鞠躬 陶冶 妙手回春 D.骄奢 澎湃 苛刻 心旷

2、神怡 【解析】选A。“消声匿迹”的“消”应为“销”。,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教师楷模汪金权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2010年“中国常德杯”世界围棋名人争霸赛于7月24日在湖南省常德市风景迷人的柳叶湖畔举办。 D温总理二到舟曲灾区的消息迅速传开,安置点里的群众都围拢了过来。 【解析】选C。C项“争霸赛”和“举办”搭配不当,应把“举办”改为“举行”。,4.说说你对下面这则材料的理解。(3分)2010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一个惊人消息:2008年一批含三聚氰胺的乳制品

3、并没有被销毁,而是流入市场。2009年以来,多起乳制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 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 恶劣。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日 前表示,将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遗留 下的问题奶粉。(2010年2月1日来源:新华网),这告诉我们:_答案:示例:食品行业人命关天,“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 年遗留下的问题奶粉”不是终极目标,更要将食品安全的 “安检”制度“补牢”。如果没有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即便 2008年遗留下的问题奶粉销毁了,也不排除新的问题奶粉 “诞生”。,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诗

4、经蒹葭) (2)_,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3)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2010年世博会,四海友人齐聚上海,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将离开。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表达对四海友人的惜别之情:“_,_ _。” (6)今年,玉树大地震毁坏了许多房屋,导致大批灾民无房可居。面对受灾的玉树人民,杜甫的诗句“_ _,_”最能表达出我们的心愿。,答案:(1)宛在水中央 (2)松间沙路净无泥 (3)燕然未勒归无计 (4)必先苦其心志 (5)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6)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

5、士俱欢颜,6(2010贵阳中考)名著阅读。(3分)“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是英国作家_的作品。 这段节选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答:_,答案: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7.(2010株洲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某学校医务室于1985年、1995年、2005年,对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中学生(俗称70后、80后、90后)开展了“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

6、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绘制了下表:,(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答:_ (2)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答:_答案:(1)9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增加,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降低。 (2)是条件优越,营养好;是缺少锻炼。,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1题。(14分)秦岭横亘于中国中东部,西起甘肃临潭县白石山, 东经天水麦积山,穿越陕西,直至河南,全长约1600公 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气势磅礴。巍峨的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关中盆地“四塞以 为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关中“四塞”之 东、南、西三塞均由秦岭山脉所成,东边华山、王

7、顺山、骊 山,东延为肴山,横亘于黄河与洛水之间;南边太白山、终 南山等,雄峙于关中平原的南部;西边岐山、陈仓山等,阻 隔于关中西部。另外再加上尧山、黄龙山等逶迤连绵的北部,山系,一起组成了关中四面环山的地形地势。在四周绵延起 伏、层峦叠嶂的山脉之间,藏有许多雄关险隘。举其要者则 有四处:东为潼关或函谷关,南为武关,西为散关,北为萧 关。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南依秦岭,北有渭洛 并黄河之要,西有华山之屏,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险 厄峻极;函谷关则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 来咽喉;武关是关中的南方门户,建在秦岭南麓陕南商山的 谷涧,悬崖深壑,号称“三秦要塞”;散关则西扼关中交

8、通 要道,南依秦岭山脉,乃蜀秦往来之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北方的萧关居六盘山东麓,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因恃秦岭,关中进可攻、退可守,形成了“制内御外”的绝佳态势。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北翼塑造了 两条大河泾水和渭水,秦岭北麓又发源了六条河流 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泾水与灞水等六条 河流最后一并汇入渭水。八百里秦川即为八水的冲积平原, 土质疏松肥沃,地势舒展平坦。早在尚书禹贡中,关 中之地即被列为最上等的土地。加上历代所修渠道,如秦国 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等水利工程, 以及汉唐诸

9、运河的开通,关中平原的灌溉条件获得扩展,为 农耕生产提供了优良条件。张良称关中“沃野千里,南有巴 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乃“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史记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 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货殖列 传)。至隋唐时代,关中仍有“天府”美称。,秦岭的山林以及河流、湖泊不仅为关中提供了充足的 水源,还改善了关中环境,使得关中气候清爽,山水相间, 风景如画。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 地,关中山水也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雅兴,仅一本全唐 诗就留下诗篇百余首。,由于秦岭与关中的战略地理优势与富庶,关中成为 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先后有

10、周、秦、汉、唐等 13个王朝在此建都。长安政治中心地位前后长达一千一百 多年,成为我国建都时代最早、建都王朝最多、定都时间最 久、都城规模最大、历史文化遗址最丰富的中华古代首要政 治中心。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历史中都极其罕见。以致古 人称秦岭为“龙脉”,称关中为“中原的龙首”。,8.秦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找出至段中写秦岭重要作用的句子作答。 答案:秦岭造就了关中的雄胜;秦岭形成了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富饶;秦岭改善了关中的环境;秦岭使关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首选之地。,9.第段结尾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有什么作用?(3分) 答:_

11、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文字的作用。引用史记中的文字,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引用史记中的文字,说明了八百里秦川肥沃富饶,增加了说明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0.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占据关中,就意味着掌握了天下“要领”、扼制了九州“咽喉”。(“要领”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有何作用?) 答:_ (2)秦岭自古以来就是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的首选之地。(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 答案:(1)要领有要点,关键的意思。说明占据关中对掌控天下的重要性。 (2)不能。“自古以来”从时间上限定,说明秦岭作为皇

12、家园林和离宫别馆首选之地由来已久。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这一点。,11.下列描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2分)( ) A.关中东面有华山、骊山等,南边有太白山、终南山、王 顺山等,西面有岐山、陈仓山等,北部有尧山等。 B.潼关是东部进入关中的天然防线,武关是关中要道,散 关是关中南方门户,萧关则是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 C.八百里秦川为八水的冲击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霸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洛水。 D.秦国的郑国渠,汉代的漕渠、龙首渠、六辅、白渠及汉 唐的诸运河等工程,为关中平原上的农耕提供了优良条件。,【解析】选D。A项关中东边华山、王顺山、骊山,东延为肴山,南边太白山、终南山等,西边岐山

13、、陈仓山等,北部有尧山、黄龙山等。B项武关是关中的南方门户,散关则西扼关中交通要道,萧关居六盘山东麓,控扼塞北通向关中之要道。C项八百里秦川即为八水的冲积平原,其中八水指泾水、渭水、灞水、浐水、沣水、滈水、潏水和涝水。,(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4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 -30的严寒。清晨,迎接我的是一夜的寒流、冷月和凝结 在玻璃窗上的霜

14、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 霜花不似往日的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_的,很有 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 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 是银白色的,(A)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 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来。初升的太阳先 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 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

15、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 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 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 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 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_ _的,而是_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 草芽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B) 出 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 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花开了,背阴山坡 也绿意盈盈了,残雪

16、也就没脸再赖着了。(C)山前山后,山 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 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 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 打起蝴蝶结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_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一如春天

17、的天空明媚绚烂呢!(作者迟子建,文章有改动),12文章为什么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解答此题应首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抓住议论抒情语句思考作者抒发的情感,结合题目特点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因为文章写的是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是靠自身的顽强拼争,摆脱冰雪的桎梏,苦熬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北国春天的赞美。文章以此为题用语形象,富有诗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3将下面的叠词分别填入文章的空格处,顺序依次是:_、_、_、_。(只填序号)(2分) A.闪闪烁烁 B.团团簇簇 C.轰轰烈烈 D.曲曲折折 答案:B

18、C A D,14.文章描写北国的春天,却在开篇先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 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对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应 从描写南方春天与北方春天的特点入手,结合对比的常见作 用分析作答。 答案(示例):文章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以表 现南方春天来得急促、迅猛,与下文描写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沉稳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北国春天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和心无旁骛精神的由衷赞美。,15.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句子和词语作批注。 (4分) (A)从内容、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A)句:_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

19、定的词语作批注。 绣:_,【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从修辞角 度入手解答。 答案(示例):A处: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的美妙神 奇的光辉,表达了作者在看到北国春天特有的景致美丽 霜花时内心的欣喜愉悦之情。 B处:“绣”,刺绣。这个动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春天初临时,萌发的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装 扮山坡的情状。,16.文中第段(C)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一般性描写,请从“树、花、鸟”中任选一种,展开你的想象,进行描写。 要求:能描写出所选景物的特征,但不得套用教材中描写所选景物的成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60字以内。(4分) 答:_,答案:示例一:山坡上的树愈发地青翠了,树叶挨着挤着,混着潮湿的泥土的芬芳,透出淡绿色迷人的清香。 示例二:红的、粉的、白的花儿笑成了一片。她们在阳光下精心装扮,在微风里翩翩起舞、争奇斗艳。 示例三:蹦蹦跳跳的鸟儿,一会儿振翅飞起,停在枝头,啄啄嫩绿的树叶儿;一会儿落下,悠然地在花草间漫步。,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 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 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 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 颁犒,均

21、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 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 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立斩以徇 徇:_ (2)课将士注坡跳壕 课:_ (3)猝遇敌不动 猝:_ (4)故所向克捷 克捷:_答案:(1)示众 (2)督促 (3)突然 (4)获胜,18.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课/将士注坡跳壕 B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C飞妻/问劳其家 D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解析】选C。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课将士/注坡跳壕”;B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卒有取

22、民麻一缕/以束刍者”;D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张俊/尝问/用兵之术”。,19.根据内容填空。(2分) (1)“飞妻问劳其家”中的“其”是指:_ (2)“张俊尝问用兵之术”中的“之”是指:_ 答案:(1)他们 (2)的,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译文:_ 答案:(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21.选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可从岳飞的言行上分析。 答案:从治军有方(仁、信、智、勇、严)、爱民如子两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四、写作(50分) 22.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

23、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1)以“成长的烦恼”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位登山爱好者,在一次攀登雪峰的过程中,突然刮起 了十级大风,雪花漫天飞舞,能见度仅一米左右。此时登山 爱好者不慎失去重心,摔落悬崖,幸好他一把抓住了安全绳 子,仅存一线生机的他死死抓住绳索,暗自哭喊着:“上 帝,你救救我吧!”“可以,不过你要相信我所说的一 切。”上帝怜悯道。“好!好!你说吧。”他惊喜万分。,上帝顿了顿说:“你放下绳索,就可得救。”好不容易抓住这根救命绳索的登山者,哪肯放下呢?第二天早晨,暴风雪停了。营救队发现了离地面仅两米的冻僵了的尸体。这个故事引发了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以“放弃”

24、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作提示】(1)这道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很广。其实成 长的烦恼的类型很多,这烦恼来自生活、学习,来自与同学 的交往总之,只要是烦恼,对人、对事的任何感悟,任 何思考均可纳入写作的范围。作文时应注意选材力求新颖, 抓住自己心灵深处感受最深的情感来写。在文体的选择上, 若见解独到,可选议论文来展示才华;若自己头脑中感悟较 多,可以选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散文写作;若自己有切身经 历,而且自以为比较感人,又长于记叙、描写,可选记叙文 写作。,(2)放弃是一种生活智慧。放弃并不是“投降”,而是暂时 的“退却”,是为长远的成功而“退却”。但大多数人不能 做出“放弃”,也许是受某一种观念的制约。做出“放弃” 就必须先有自知之明,要刻意去寻找自知之明,然后形成自 我意识,再做出“放弃”,就是一种成功。在物欲横流和浮 躁的社会中,没有放弃的心态,很难赢得心灵上的宁静和超 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放弃的过程。有时,放弃也是 一种美。,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