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木 兰 诗,1.文学常识乐府诗:乐府是汉朝的音乐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2.背景介绍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与北魏和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经常骚扰北魏。木兰的出征路线是离家渡过黄河后,经过黑山、燕山等地,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接着,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3.图
2、解课文,1.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 ”通“ ” 答案:帖 贴,2.一词多义 (1)帖 (2)市 (3)愿 答案:(1)通“贴”,贴上/文告 (2)买/集市 (3)愿意/希望,对镜帖花黄( ) 昨夜见军帖( ),愿为市鞍马( ) 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 愿驰千里足( ),3.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 古义: 今义:祖父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 今义:但是 (3)出郭相扶将 古义: 今义: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答案:(1)父亲 (2)只是 (3)外城,(4)双兔傍地走 古义: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策勋十二转 古义: 今义: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答案:(
3、4)跑 (5)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6)赏赐百千强 古义: 今义:力量大;势力大(跟“弱”相对) (7)木兰不用尚书郎 古义: 今义:表示事实上没有必要 答案:(6)有余 (7)不愿做,4.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 (名词用作动词, ) (2)策勋十二转 (名词用作动词, )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动词用作名词, ) 答案:(1)买 (2)记下 (3)战马,5.文言句式 (1)问女何所思。(倒装句,“何所思”应为“所思何”) 译文:_ (2)昨夜见军帖。(省略句,省略主语“木兰”) 译文:_ 答案:(1)问你想什么。 (2)(木兰)昨天夜里见了军中的文告。,6.名句默写 (1)唧唧复唧
4、唧, 。不闻机杼声, 。 (2)旦辞爷娘去, ,不闻爷娘唤女声, 。 (3)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4)可汗问所欲, ; ,送儿还故乡。 (5) ,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 答案:(1)木兰当户织 惟闻女叹息 (2)暮宿黄河边 但闻黄 河流水鸣溅溅 (3)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 (4)木兰不用尚书 郎 愿驰千里足 (5)出门看火伴 不知木兰是女郎,7.走进文本 (1)请根据提示用四字短语概括各段大意。 停机叹息 奔赴战场 还朝辞官 隐喻作结 答案:从军缘由 十年征战 亲人团聚 (2)这首叙事诗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详写了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略写了十年征战。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安排详略,对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进行了详写。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3)诗歌中的木兰是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