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刊文献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 066000徐文玉 苏玉萍 刘新【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60 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接受针刺治疗;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 4 周后,两组饮水试验结果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能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摄食功能。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针刺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约有 7080
2、的幸存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1。国外有报道称 5773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 2,吞咽障碍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疾病预后。我们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07 年 3 月2008 年 12 月我院卒中后吞咽障碍住院患者 60 例,均经头颅 CT 或 MRI 证实并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符合 1995 年全国第 4 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3。排除病情危重、昏迷、心脏或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带有心脏起搏器或其它植入电极、肿瘤、出血倾向、不能配合治疗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男性 21 例,女性
3、9 例;年龄 5275 岁,平均 62.23 岁;脑出血 6 例,脑梗死 24 例;假性延髓麻痹 19 例,真性延髓麻痹 11 例。对照 30 例,男 18 例,女性 12 例;年龄5481 岁,平均 65.07 岁;脑出血 10 例,脑梗死 20 例;假性延髓麻痹 l6 例,真性延髓麻痹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进行理疗仪或针刺治疗,均予脑血管病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理疗仪,每日 2 次,每次 30min。同时进行针刺,头颈颌面部的穴位选上廉泉、金津、玉液、风池、人迎、水沟、天突等,远端穴位
4、选合谷、太冲、列缺、照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等,临床根据辨证选穴及施用手法,每 1 次,每 30 min,疗程 4 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仅采用针刺治疗,选穴及施用手法同治疗组,疗程 4 周。1.3 疗效标准 选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疗效 4 。吞咽功能评价分级:级(5 分)为一饮而尽,无呛咳;级(4 分)为两次以上饮毕,无呛咳;级(3 分)为一饮而尽,有呛咳; 级(2 分)为两次以上饮毕,有呛咳;级(1 分)为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饮毕。正常为 I 级,5 s 之内;可疑为 I 级,5 s 以上或级;异常为级、级、V 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试验结果比较均由同一康复医生或治疗师进行评定。
5、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 均s )表示,采用 t 检验。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 1。结果示治疗组治疗后吞咽能力显著提高(P 0.0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 ) 。 期刊文献表 1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氏吞咽能力比较(分,x 均s)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2.130.63 4.131.01*对照组 30 2.030.67 3.070.8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 .0 5 2.2 不良反应 在观察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发生喉肌痉挛、反射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脑卒
6、中后引起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为延髓麻痹,其中假性延髓麻痹病变在双侧皮质或皮质延髓束,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多见于基底节区出血或梗死;真性延髓麻痹为疑核、舌下神经核及、V、脑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域,多见于脑干出血或梗死,二者均可表现为吞咽障碍。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医学“中风” 、“喉痹” 、 “音靡”等范畴,病位在脑,病证在咽,多为本虚标实。 素有真阴不足,外感、情绪、劳累等诱因导致气机逆乱,内风旋动,风痰瘀血闭阻,导致舌咽气机不通,咽喉开闭失司,舌本失濡而发为本证。患者因吞咽障碍、饮食水返呛等因素导致呼吸道感染、营养缺乏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等
7、严重的并发症 5,使该类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升高、医疗费用过高。目前,临床尚无系统规范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方案 7,所以研究吞咽障碍治疗手段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卒中吞咽障碍,其原理是通过电刺激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来激活肌肉,强化无力肌肉,帮助恢复运动控制,使吞咽肌肉力量、耐力和协调性得以改善。现代研究认为廉泉、金津、玉液、风池等穴位周围分布与吞咽功能有关的神经及血管网,针刺这些穴位,不仅可直接刺激局部神经肌肉,而且还可以使针刺产生的兴奋冲动(针感)通过神经传导通路兴奋病变吞咽肌,使之发生反应,从而使吞咽功能改善。由于
8、电刺激对较小肌肉应用更具有特异性及针对性,故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时配合针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更好,二者联合无疑是一种优化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1 何静杰. 脑卒中偏瘫的社区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8(2):6768 2 Han TR,Paik NJ,Park JWQuantifying swallowing function after stroke: A functonal dysphagia scale based on video fluoroscopic studiesJ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82:677-682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4 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患者摄食一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 :141-142 5 王乐,韩伏莅,林建勋,等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 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2): 136-138 6 朱镛连神经康复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552-553 7 史长青,刘永明,常天长重症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与治疗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4):238-239期刊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