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医院保洁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意义的再认识近年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日益受到是各级医院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识到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可大大降低手上的细菌量尤其是致病菌数量,最终达到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各个医院的保洁工作模式不太一样,不少单位是委托保洁公司来完成的,由于这些人员流动性较大、知识层次普遍不高1,2,所以更应该加强对着部分人群的手卫生知识的培训。笔者单位虽然每年都对保洁员进行过培训,但此次对 136 名在各病区内从事保洁工作的人员手部带菌情况及培训后的洗手效果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保洁员的培训仍需要加强,现报告如下。1 对
2、象与方法11 对象:2010 年 5 月在我院各病区内从事保洁工作的保洁员 136 名(回收问卷130 份) ,年龄 19-52 岁,平均 35.5 岁;高中学历 6 人,初中 53 人,小学 71 人;从事保洁工作时间最长为 8 年,最短 14 天。12 方法:(1)进行培训前采用问卷调查得到保洁员日常洗手习惯和对正确洗手方法的知晓情况。(2)培训前后现场考核保洁员正确洗手方法,并对手部采样进行细菌培养。121 调查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参照手卫生规范中“洗手指征”的要求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年龄、学历、从业时间、接受培训情况、洗手时间及正确洗手步骤等。发放问卷 136 份
3、,回收 134 份,完整有效 130 份。122 采样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要求进行。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 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 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含相应中和剂的 10ml 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3。123 检测方法:细菌计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 (2002 版)方法进行。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 20s 或用力振打 80 次,用无菌吸管吸取 10ml 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 2 个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 45-48的营养琼脂 1518ml,边倾
4、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 48h,然后计数3。13 结果判定:依据GB15982-1995标准进行判定,统一判定洗手后手部细菌菌落总数10cfum2 为合格。21 问卷调查情况:130 名保洁员相关手卫生知识了解情况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保洁人员(99.23%)知道吃东西前要洗手,大多数人知道下班前(72.31%)和处理污物后(68.46%)要洗手。2.2 接受培训情况:130 名保洁员中,参加正确洗手相关培训的有 109 人;未参加过培训的有 21 人。130 人中选对正确洗手步骤的 99 人(76.15%) ,自认知晓正确洗手方法者有 27 名(20.77)。23 培训效果考
5、核:抽取 34 人(占 25%)分别于培训前(模拟) 、后(实际流动水)洗手步骤和方法进行考核,结果见表-3。被随机确定的 34 人中有 29 人曾接受过培训,培训前仅有 2 人洗手方法基本正确,有 23 人方法不正确(差步骤) ,有 9 人完全不会洗(不知道步骤) ;经过培训后有 30 人基本正确,仅有 2 人漏洗指腹和指尖,2 人漏洗拇指。 24 培训前后手部细菌学监测结果比较。培训前 34 名保洁员手部菌落数均不合格,培训后 28 例(82.35)合格,表明大多数人学会了正确洗手方法。3 讨论3.1 医院的环境卫生工作由保洁公司承担,是医院后勤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其保洁、消毒等工作也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院每年会组织一次对保洁员进行医疗废物处置、洁具消毒、洗手等相关院感知识的培训。通过此次调查也提醒我们应该增加培训频次,有必要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3.2 医院感染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及时与保洁公司沟通,经常性对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深入浅出地讲解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严格按照正确洗手技术洗手。因此,加强对保洁员工的管理、培训、督导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和教育好他们也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得力措施。只要我们广泛宣传,加大管理、控制、监测的力度,改进和完善洗手设施,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