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花果山导游词.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85117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果山导游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果山导游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果山导游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果山导游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果山导游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花果山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 能和大家在这个风景怡人的花果山和大家相 识,很高 兴认识大家。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是你们今天花果山游览的导游,希望大家能在花果山玩得开心,过一个愉快的日子。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游览 , 大家不比拘束,大家可以在游玩过程问我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 够积极配合。 我想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云台山,也许你们会问为什么要介绍云台山而不是花果山呢?因为花果山只是云台山其中的一座山罢了,打了比方就如同介绍一位科学家 或文学家, 总要先介绍其家庭一样,我先介绍 云台山,可以 让大家对花果山有一 个更深刻的了解。云台山,也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是江 苏的两大山脉之一,也

2、是最高山,所以我们现在等于是在江苏省海拔最高的山脉上,大家应该 有“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过这只能在江苏省使用! 首先我会向大家讲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海战便发生在花果 山,大家一定很奇怪:海战是在海上进行的,花果山怎么能 进行海 战呢?因为在 17 世纪以前,花果山,当然还有云台山,都是在海中的,所以当时连云港是个岛 上的城市,花果山也是海中仙山,所以才能孕育出那么多钟秀的风景,如果大家 有机会去 连云港码头的话,就会看到海中的一个岛东西连岛,它就是云台 山的一部分, 连云港的名字也因 为介于东西连岛和云台山之间才得到的。 下面我开始向大家介绍一下花果山。花果山

3、旧称青峰顶, 苍 梧山,是云台山诸峰之一。它的主峰玉女峰,海拔 625 米,是江苏省最高山峰,唐宋明清各代先后在这 里筑塔建庙,大家从这里能看到的那座塔,便是雄 伟的阿育王塔, 这座塔里还保 存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花果山曲洞幽深,花果飘香,有东海胜境之誉,山上有 著名的郁林观石林,其中有很多唐宋的石刻,此外在花果山中部,有一片 36 座单 位建筑的三元宫,已有 1300 年历史,是我国著名古刹之一。 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可能看过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吴承恩创作的原型,许多名胜都和西游记中的故事紧密连接,如 孙悟空降生的女娲造石,栖息 之地水帘洞,天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参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

4、一线天,小 蟠龙,九龙桥,南天 门,各有特色,神奇迷人,当年吴承恩游云台山时,正是因 为看到了这座海上仙山的奇 观异石,灵泉湖天所启发,才有了灵感,才创造出一 系列故事,要是吴承恩没有此 伤,我想大家也没有机会欣赏这风景了。 下面我们到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去,水帘洞洞水宛如堂奥,清泉纷挂, 难分天上人间,洞口涯缝滴水点点坠落,恰似水晶玉珠,串以成帘,而且甘甜可口,大家过一会,可以品 尝一下,保证会有一番感觉,大家可以向前看,会看到很多石刻,如水帘洞,灵泉等题刻,大家再往上看,“ 神泉普 润“,“高山流水“ 二块石勒,是明代著名工匠根据曹显手书而刻,气 势雄深豪放,西侧还有一道御碑,这上面的 “印

5、心石屋“四个字是道光帝 为两江总督陶澍亲笔题写。 不过可惜的是,18 世纪时,云台山由海上诸岛变成了陆上群山,真可谓沧海便桑 田,不过这个变故,使得年那个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也看不到了,更可惜的是 ,原来那块“ 的石碣也找不到了。虽然如此,但慕名而来的中外客人仍然 络绎不绝,失去了水色的古老花果山,仍然能以自己独特的奇石怪台来迎接来宾,足可 见花果山的魅力。 2一、花果山概况花果山古称羽山、郁洲山、郁郁山、郁林山、东海山、苍梧山、云台山等,一直被人们视为古代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观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禹贡 上,就有关于这里人类活动的记载,五千

6、多年前少昊氏族的遗迹也很多。花果山下的大圣湖底,就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大村遗址。隋唐以来的古遗址、古建筑以及历 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石曼卿、李清照、吴承恩、吴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则徐的游踪手迹更是遍布山中。花果山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 “海内四大灵山”的美誉。明嘉靖年间道教复兴,又被誉为“七十一福地”。万历三十年(1602 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宫为“天下名山寺院”。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皇帝为它亲题 “遥镇洪流”匾额,以表示对花果山神灵的敬意。昔日的花果山孤悬海上,迷蒙飘渺,海市蜃楼屡屡出现,所以被视为海中的仙山。到了康熙五十年( 1711年)后,海涨沙淤,游

7、人才能“骑马上云台”了。 花果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山里林木葱 茏、 涧水潺潺、花果飘香、猕猴嘻闹、奇峰异石、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丽。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种类 1700 余种,其中中草药就占了 1190 余种,众多的金镶玉竹、千年银杏,又是国内罕见的古树名木,因此成为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 许多高校、科研 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名著为仙山扬名,仙山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 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 故事而家喻户晓,名 闻海内外。现实生活中的花果山与西游记里的花果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景

8、观风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与 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水帘洞、 娲遗石、南天门、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点,都会给人带来无限遐想。浓郁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历史文化,奇异的山水特色与多彩的神话传说,使花果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附:大村 遗址花果山下的大村,是座具有七千年历史的古老山庄,从原始先民的部落到商代奴隶主的大墓,从西汉的“ 宣梁里”到今天的花果山乡,在 这块依山傍水的土地上,古迹处处,沧桑历尽。大圣湖(原名大村水库)里,是一 处原始社会部落村庄的遗 址,主要分布着大汶口文化和 龙山文化两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也称之 为黑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

9、,相当于夏代之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大汶口文化比龙山文化还早, 约在五千年以上。一九五八年,在大村水库工程中发现了薄如蛋壳但十分坚硬的陶杯, 这就是 龙山文化典型的器物。而后,又相继出土了烧煮食物的陶鼎,砍 砸用的石斧、石 锛以及盛放食物的陶盆、陶碗等,这些都属于大汶口文化遗存。除了原始社会的 遗存,大村 遗址还曾出土 过西周的奴隶主贵族墓葬,虽为残墓,但却有两件大鼎、两件小鼎和三件铜瓶。大鼎高达 55 厘米,口径 48 厘米,是迄今江 苏省境内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鼎的 饰纹比较疏简,除鼎 颈上有一周雷 带纹,颈上有二道弦纹外,器表其余部分皆朴素无纹 。它与商代 铜器制作精工、花纹繁丽的作风不同,

10、有着比较明显的西周晚期铜器的特征。可 见,青 铜时代的遗存在这里蕴 藏得也十分丰富。二、吴承恩与海州云台山西游记一开篇就描述了神奇而令人向往的花果山。 “东胜 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 现实生活中,真有这么一座花果山吗?3应该说,连云港市的云台山对吴承恩关于花果山的构思,是一个非常重要、深刻的启发,是非常丰富的取材地。云台山自古是海中岛屿,直到康熙五十年( 1771 年)后,才逐渐与大陆相连。花果山是云台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明代隆庆三年(1569 年)海州知州 杨本骏登清风顶一诗这样曾这样描述:“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

11、奇观在此间,乘 兴时来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尘寰。 ”宋代的苏东坡在次韵陈海州书怀里也曾这样歌唱它: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世寰。在那个年代, “满山芳草神仙药”的神话传说已经是流传很久的“旧闻”了。西游记在描述花果山的一篇赋中还明确指出了山的位置: “势镇汪洋, 威宁瑶海东海之处耸崇巅”,云台山俯海雄峙的形势,一望可知,清帝康熙就曾为云台山三元宫亲题“遥镇洪流” 四字。东海在哪里呢?从唐开元七年的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记到明代高登龙的云台山图序,都说 明了云台山在东海境内。那么,吴承恩为什么会独独对海州(今连云港)云台山投去注目的眼光呢?正如全国首届西游记讨论会的总

12、结发言所说的那样:“吴承恩和海州的关系应当说是很密切的射阳先生存稿,吴承恩的 遗著是在海州发现的,而不是在淮安发现的” 。吴承恩自号“淮海浪士” 、“淮海竖儒”,就 说明了他的海州情 结。在明代,海州隶属于淮安府的一个行政管辖范围,而 陆路交通与水上舟楫,更为这种密切关联提供了方便。据史料记载,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的云台山三元宫庙会,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都不是一般的庙会所能比 拟。明代三元 宫的香火已达两万家,来自淮安、涟水一带的香客占了半数以上,他们虔诚 地乘船沿烧香河北上,直达云台山下。现今花果山灵官殿内的功德碑上,那些助银修庙的善男信女的籍 贯几乎全部是淮安一 带,无不 显示了淮安与海州

13、之间的密切关联。在写西游记之前,吴承恩对海州的风物掌故已十分熟悉,和海州人士的交往也很密切:他是淮安知府、 隆庆海州志主 编陈文烛家里的常客;他与 隆庆海州志校对裴天佑是挚友;海州沭阳县人胡琏是吴承恩的老师和舅辈;海州沭阳县人吴万山与吴承恩在淮安并称为“二吴高士”,情深 笃厚吴承恩和陈文烛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各抒己见, 进行思想上、诗文上的交流。万 历十八年(1590 年),陈文烛为吴承恩的 遗著射阳先生存稿作序,人去诗稿尚存,他不由回忆起当年一起开怀畅饮的情景,他说:“吴公谈论诗文独辟的见解, 实 在令人感佩不已啊!”,并把他与北宋大诗人张耒相提并论,认为 他们是“ 各领风骚五百年”。隆庆海州

14、志的校对裴天佑,和吴承恩常有诗文互赠。他在赠裴天佑的诗里写道:“投君海上三山赋,报我花间五色袍 ”、“海上仙人清风裘,翩然 驾鹤来瀛洲” ,如果不是身 临其境,恐怕写不出这样寓情于景的诗文。吴承恩的老师胡琏世居海州,官至刑部侍郎。他字南津, 海州志有胡琏及其子孙的详细传记。吴承恩与胡家的关系非同 寻常,胡 琏儿媳妇、孙媳妇寿辰的寿词,都是由吴承恩执笔撰写,并载入史料。吴承恩死后,他的遗著几近绝迹。可是,淮安人吴 进却在海州发现吴承恩诗文集的稿本。在吴进的哥哥吴用晦“世守之”的云台山吴氏园林里,发现了吴氏家谱中的谱系:“世、金、承、凤、让”。吴承恩的父亲叫吴锐,儿子叫 凤毛,这难道仅是巧合? 在

15、吴家园林附近的长春庵,今尚有 “天下第七十一福地”的古代石刻。这里隐居的秀才邱楚基,他和吴承恩是相处甚厚的文友。邱楚基写信 给吴承恩说:“朵云飞来,知近有再临云山之愿若得知音共处,横琴相 对, 乐何如也”。吴承恩来过云台山,并有再临的意愿,邱楚基也是殷勤相约,且要知音共 处。可 见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真挚的。正是因为吴承恩与海州的种种关联,所以他 选择了海州云台山,作为西游记里花果山的背4景。附:云台山三十六景(明代顾乾作):城市晨烟(南城)灵山香会(三元宫)仙境朝参(从山脚下到清风顶)神泉普润(水帘洞) 松溪听月(三元宫西) 竹涧迎凉(南天门南孔雀沟)社林春游(中云诸吴村)半山野眺(后关

16、村)水村获稼(前关村)海浦观鱼(水流村) 山楼望日(后顶) 沙渚听潮(凌洲南于公 疃)凌洲春柳(凌洲)东磊朱樱(东磊)石桥流水(山东庄)孤村茅店(诸麻)祗林银杏(隔村)梅岭香云(黄泥岭)枫叶霜寒(牛王庙)金湖潮信(万金湖)荒祠春会(新县孝妇祠)山寺晨钟(宿城法起寺) 万树参天(诸韩村)三潭汲浪(渔湾村)古观祥云(巨平村)炉峰霁雪(虎窝香炉峰)平野春耕(平山村) 石城秋牧(墟沟)梵宫竹径(当路村)石涧桃花(小村)钓台夜月(孙家山庙岭)西石晚霞(西石墅原名西石村) 石壁洞天(花果山一线天)仙宫碑篆(飞泉石刻)石塔穿云(大村)长桥飞瀑(九龙桥)云台山二十四景(清代黄申瑾作):盐池汇宝(板浦) 沙堤接

17、引(板浦至山东庄) 云村钟瑞(大村)塔影团圆(大村塔)云护天门(南天门) 九涧争流(九龙桥)龙桥喷雪(九龙桥) 云台铺海(三元宫) 红涛浴日(玉女峰)后顶观潮(后顶)屏竹松风(屏竹禅院) 天通一线(一线天)石枕流泉(一线天上)别峰桃雾(一线天上)万岭飞雪(一线天上)东磊奇石(东磊) 平台水月(延福观前)潮吞双岛(大岛山、小岛山)斗阁邻天(延福观上)丹洞花光(东磊紫丹洞)龙潭风雨(渔湾)屏山叠翠(东磊围屏山) 仙桥霁雪(仙人桥)风磬云钟(宿城法起寺)明 王时扬游云台山序 云台山,本名郁洲山,载山海经。形似苍梧,故又名 苍梧。在东海中,称最大。先是 为古德道场,近有淮人谢淳创三官庙 其上。三官者,

18、世所传陈子春三子;而子春者名姓见干宝搜神记,为东海人。事已近奇,又以谢愿力,故数年之 间,檀信辐辏,辇金十余万。今其庙瑰玮如王者居,燕、赵、齐、鲁及四方之人以 为福地,奔走无虚日,山间殆市朝矣。丁巳余来二海,海人为余言如此。烟霞本余痼疾,闻之顿有褰裳濡足意,固不论蚩蚩之氓祈福者也。朔雪初霁,冲寒出州门,十里许至至恬风 渡,入海而 飓 大作,不可航。余谓我辈意亦岂可败也!强榜人行。时海艘皆泊岸避风,独扁舟破巨浪,欹仄洞 间,心胆俱堕,舆从色变。斜阳抵岸,幸 尔无事。舍筏戴星过南城,宿大村。旦日,肩 舆行冻 中。至南天门,望海上群峰蹲伏,才如箕弓。昨所渡海,仅一衣带水,不足当浩 内蹄涔也。路至是益

19、 ,且朝冻初解,泞甚,舁夫欲颠。遂下舆杖策,既流连光景,又行复视地,令人应接不暇。由九龙口而茶庵,而接佛院,而三官殿,皆如登天。皂役数辈,前后拥负,仅乃得之。其上壮丽如人言。因憩息僧房。少顷,有僧语余,上为清风顶,盖以三元经有 “乘九气清风,飞升于云台山上 ”而得名。昔有金、牛两师夏腊于此,又名金牛。其颠可望日出,每春夏间,鸡未鸣时, 轮出海底,大于车盖,晃曜四射,海中细大无不了了。秋冬晴爽,亦间可观其光怪,虽铺锦列绣无以状也。余亟欲昏黑上头以觊一遇,而雨雪交下,跬步无所容足。欲幽寻在近,僧寮竹石,且不可得。即其旁有宋孝子徐积所 古松,纷 如蚪,第从墙牖间遥对而已。云卧凡数日,俟雪之霁如河之清

20、,既已无可奈何,且恐更雪,则山径尽封不能复下,乃割爱决去。回视向来绀宇红楼,尽成瑶瑟;而下瞩海底变幻,其气象又复万千矣。此身殆若天际真人, 虽堕指裂肤无所复恨。余漫游半生,浏览不乏。至于且大且险且奇,则兹游为最,于是乎有纪。 云台草木皆仙 药5云台山自古就盛产药材,是一座“ 百里青山聚灵气,千种仙草藏奇峰”的天然药园。计有药用植物 1190 余种,既有灵芝、茯苓、黄精、玉竹、何首乌、太子参、山茱萸、枸杞子等药中上品,亦有紫草、北沙参、单叶蔓荆、黄苓、云台南星、云台侧金盏花、滨海前胡等省内的特有种类,还有白英、丹参、农吉利、瞿麦等 94 种抗癌药物。云台山地处暖温带南缘,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气候温

21、和,土壤肥沃,四季云雾缭绕, 终年泉水不绝,为孕育和保存中草药的多 样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 境,故而形成了南北 药用植物齐艳共荣的自然景观:南方的苦木、 红楠、化香、紫金牛、山胡椒;北方的酸枣、赤松、紫草、东北延胡索等,在这里均有野生分布。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学者慕名来云台山实地考察,收集标本,征求验方。因而当地特有的一些药物被推崇为道地药材如酸枣、桔梗等,有许多还直接冠以“海州”二字来命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就有 13 种之多,其中海州常山、海州骨碎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三、 西游记的成书背景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 年),僧人玄奘为求佛经真义,不顾禁令,偷越国境,去天

22、竺(今印度)取经,历时十七年,行程 5 万余公里,途经数十国, 备受艰难困苦,取得大小乘佛教经律 论 657 部,堪称 历史伟人。梁启超称他为“佛学第一人”,鲁迅赞扬他为“民族的脊梁” 。后来,其弟子辩机根据其口述西行见闻,整理成大唐西域记,记叙了取经途中的艰难困苦和异域风情。稍后,另两位弟子慧立、颜棕又写成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描述了山河险阻、气候严酷、野兽威胁、强人袭击,以及种种奇特的异国风貌和自然现象。由于取经事件本身就极富传奇色彩,加上佛门弟子的着意渲染,所以唐代时取经故事已在民 间广泛流传。现存敦煌榆林窟的玄奘取经壁画, 约作于北宋时期,画中已出现有持棒的猴行者。元明之际,又有了一部

23、西游记评话 ,故事内容已 远离了历 史上的取经事件,不仅孙悟空取代唐僧成了男一号,沙和尚、猪八戒也纷纷加入了取经队伍。正是在这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文人和艺人创作的丰厚基础上,吴承恩以其生花妙笔,再创作而成西游记。这本书 不再像先前的故事那样,先叙取经的原由,在猴行者加入取经行列之时,仅仅对其来历做一番情 节性的交代,而是把 孙悟空 摆在了小说的开头部分,用了七回的篇幅,详细地写了他的出身和取 经前的作为。特 别是在第一回中便 给孙悟空赋予了一个“美猴王”的爱称,不久又把他封作“齐天大圣”。自此以后,大圣长,大圣短,一直使用到 书终的第一百回。像这样一往情深的描写 为前人所未有, 这不能不 给

24、我们形成这样一个看法:孙行者取代唐僧成为头号男主角,是作者最 钟爱的人物,而且小说内在意识也发生了变化。历史上的唐僧那种永不向环境低头的性格,在 西游记中,已不能发现了。唐僧所保留的,只是对财色诱惑的坚决抵拒,不忍 杀生的仁慈之心, 对种种磨 难的逆来顺受,同时更多的表现是怯懦、妄信谗言和不明是非。全书中提到唐僧“纷纷落泪 ”不知有多少,七十六回写猪八戒报错消息,说悟空被妖怪吃了,唐僧更是睡在地下打 滚痛哭,可以说是尽显窝囊本色。胡适在其西游记考证中,曾指出: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一个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 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把那神仙人化过了”。鲁

25、 迅当时 也同意这一论断,他说:“这种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 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正在这里。 ”吴承恩正是从“玩世不恭”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把神 话世界与现实世界有机地融为一体,去掉他们头上“神圣” 、“庄严” 的光圈,将神佛从天上拉向了人间,还给他们世俗人的性情、品格,给他们涂上一层人间现实 生活的色彩,写他 们像世间人一 样的俗气,一样的计较得失,甚至庸俗卑劣。使人们对现实 有更清醒的认识,更 厌恶人间 的丑恶和虚伪,对现存的秩序产生怀疑,这就是西游记的思想内 蕴之所在。6西游记中布局了两大神统和一个妖系:两大神统之一,是以玉皇大帝为中心,一个高下尊卑等级森严的系统,实际上就是反映明

26、王朝现实背景的政治系统。在 这个系统中, 统治者高高在上,过着特权优裕的生活,其身份地位是终身制和世袭制,与法官的儿子 还是法官, 强盗的儿子 还是强盗的逻辑相类似。两大神统之二,是以释迦牟尼如来 为中心的西方佛教系统,其政治制度则相对比较宽松些。西游记设计的散妖系列,是 对当时社会自由人系列的反映,其中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有的是犯了一点小 错就被贬到下界,如天蓬元帅、卷帘大将,有的是擅自离岗走下凡尘的,如老君青牛和月 宫玉兔等;二类是基本群众和良民型的,如孙悟空、花果山上的各洞妖王、荆棘岭上的四棵老松精等;三 类纯粹是社会上的坏人,如白骨精、蜘蛛精、琵琶精之类,这部分坏人最

27、终都在 孙悟空的金箍棒下被无情地消 灭了。 这一系列的设计,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映了吴承恩善恶分明循环报应的 观念。西游记中,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镇服不了孙悟空,就搞阴谋,请来了西天如来,与外国势力勾结共同镇压这场革命斗争。所 谓的西方净土也极为 不净,佛 经也不是白传。取经人到了如来佛的雷音寺里,就遇到了索取人事的麻烦。唐僧 师徒 远道跋涉没有准备,得到的是数卷“并无半点字迹” 的白纸。如来佛竟还公然替他们开脱, 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 还说从前曾为人诵经,保他全家平安,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是“忒卖贱了”。原来在佛徒们所向往的极乐世界里,跋涉万里的取 经事业竟变成了这样

28、一幕世俗的闹剧。道教祖 师太上老君,心狠手辣,为报私仇竟要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活活烧死;地府中的十代冥王,欺软怕硬,当面慑于孙悟空的威力,唯唯 诺诺,背后 则奏闻上天,要玉帝捉拿严加惩处;阴司也循私情,收贿赂,靠私人关系偷改生死薄;西游路上的国王也大多沉溺酒色,或迷信妖魔,使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比丘国国王竟然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心肝作药,以求延年益寿;佛门僧侣为谋取唐僧的袈裟,竟然 图财害命;至于那些妖魔鬼怪,更是千方百计阻挠唐僧去西天取经。不知您发现没有,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些妖魔鬼怪,往往都是“有根儿”的,与神佛菩萨有着种种的关系。平 顶山的金角、 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

29、金炉银炉的童子;小雷音寺的黄眉大王,是弥勒佛司磬的黄眉童子;比丘国的国丈,是南极寿星所骑的白鹿;狮陀山的三怪,老怪和二怪是文殊、普贤骑的青狮和白象,三怪大鹏金翅雕是如来佛的亲戚;麒麟山的赛太岁是观音的坐骑金毛吼;陷空山无底洞的老鼠精,是托塔李天王的干女儿。每当妖魔精怪被孙悟空打败或即将毙命于金箍棒下时,他 们的主子通常就会及 时赶到,本一己私利,以“百灵下凡,步步生 难”为借口,打起保 护伞,把他 们“收服”走了。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尽管光怪陆离,却基本上都是以社会生活 为依据而进行艺术构思的。著名古籍评注家何满 子说:“ 人不能,任何 艺术家也不能凭空虚构出一个世界,必须以人间现象,以现实

30、,包括历史生活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 ”应该说,吴承恩对当时明代社会的黑暗腐败,世风的卑劣污浊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指出现实是“奸诈之风日竞” 、“笑语相媚,妒异党同”、 “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他希望施王道,行德政,振儒风。吴承恩也正是借如来之口对“东土”(明王朝)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如来说:“你那东土乃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讹,多欺多诈不忠不孝,不义不仁,害命杀生,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 ”他在书中将批判的锋芒直指皇帝的昏庸(愚昧不明)和官僚阶层的腐败(放纵无忌)。我们看看当时的朝廷荒唐腐败至极:修前门楼子,底下花了 3000 两白银,

31、 报 上去一下子变成了 13 万两。吴承恩,自号淮海浪士,江 苏淮安人。其父吴 锐,祖父吴贞,曾祖父吴铭,曾经做过的都只是负责教化和训诲童生秀才的小学官,是 为人所不愿做的两袖清 风的冷官,是九品之外未入流的官,正相当于孙悟空那“ 弼马温”一样的卑微。吴锐少年时代就入赘于开绒线铺的徐老板家,做了一个倒插门的女婿。但他“自六经百7家,莫不浏览” ,“与人谈说史传 ,上下数千 载,能竟日不休”。这样一个虽系没落,但却有着相当文化、教育修养的家庭,使吴承恩从小就受到较好的文化熏陶。 “承恩”这个名字就是吴锐起的,是希望他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吴承恩“性敏多慧,博极群书”,所以一入学就出人头地,可谓少年

32、得志。早在六岁的时 候,就 对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的千古名句大不以为然,乡邻的长者 让他就一首儿歌画一只鹅,而他拒绝画笨拙的家鹅,却画了一只仰首的天鹅,以显示他凌云的 鸿鹄壮志,一 时间淮安城传为 美谈,许多知名人士也对他刮目相看。尽管如此,在那“ 不愿文章高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的时代,吴承恩终究是一位无辜的科场失意者。每次都是祈求满怀 地去京,沮 丧一身的返淮,大约在四十七岁的时候,他还是一名“蓝衫已破”的老秀才。最后按照明代科举的常例,老秀才凡屡试不中举人的,依次排 队等候选送,于是吴承恩便成了一名 岁贡生。但朝廷没有让他做官,而是让他去南京国子监继续读书。直到六

33、十七岁时,吴承恩在北京又候选了几年,才得到一个浙江 长兴副县丞的八品小官, 这 和孙大圣被骗上天庭做“ 弼马温”没有两样。于是他在西游记 里借孙悟空的口说:“ 活活的羞杀人!那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什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监中玩耍。及今日问我同寮,始知是这等卑贱。老孙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因此走下来了。 ”吴承恩的副县丞做得很不顺心,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会攀缘附丽, “一意独行”,又完不成上司规定的征赋指标,最后被拘捕 锒铛入狱。后来 虽然又以 “事出有因, 查无实据”将他释放,并依八品职衔补给他一个 类似给皇亲大户做家庭教师

34、 的官职,但他已看透了官 场的险恶,于是拂袖弃官而归, “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 ”。怀才不遇,宦途艰险,戴过赃官的帽子,坐 过监禁的班房,使吴承恩对现实世界心灰意冷,只有“店里提壶陌上眠” 地去“放浪诗酒”才是安慰。但是吴承恩的禀性素质,最终还是唤起了他对世态炎凉的清醒认识,对 封建腐败的愤懑揭露。吴承恩到老仍壮心不已,他在 送我入门来一词中写道:“吟啸海风,未许壮心灰”, “狗有三分糠分,马有三分龙性,况丈夫哉。富贵无心,只恐转相催。虽贫杜甫还诗伯,纵老廉颇是将才” 。他高举批判的大旗,开始创作西游记,毫锋所向,径指封建王朝摧折民意的苛政。通过孙悟空这位勇于反抗天庭的英雄形象,表达出人民蔑视封建传统,敢于抗争邪 恶的决心与勇气,呼喊出“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的彻底斗争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致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