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山谜窟致欢迎词 孔老夫子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很荣幸能为各位嘉宾服务,我就是大家两日游的导游员,我的名字叫王平,大家叫我小王也可以,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大巴,车牌号12345,劳烦大家一定要记住了,在我身后的就是我们劳苦功高的司机李*师傅,他是拥有多年的驾车经验的老司机,李师傅不仅人长的帅,开车技术也是一流,坐他的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在接下来得几天就由我和司机师傅陪伴大家一起度过实在我一上车看到大家的时候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我现在不能一一的记住大家的名字,但着不要紧,在稍候的几天的旅途中呐,我会逐渐的了解大家,大家现在只要记住这小王这
2、张并不出众的脸哈,那我们的车就是我们流动的家,请大家也保持我们家的卫生,在这里小王也提醒大家,在旅游景点一定要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有事您说话,小王一定全力为大家服务,同时小王也希望各位多多配合我的工作,预祝我们的旅程顺利圆满。好了,小王在这里也废话不多说,接下来我们就要去著名的花山谜窟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花山谜窟的概况。花山谜窟坐落在屯溪与歙县交界处,整体面积为 81 平方千米。景区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整个形状呈哑铃状。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景区以石窟
3、为特色品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 36 处,初步开发的有 5 个,2000 年花山谜窟对外开放。经专家的初不考证,石窟的年代至少有 1700 年的历史。石窟分布之密集、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特色之鲜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华一绝。“花山谜窟”这四个字,就是 2001 年 5 月江泽民总书记参观时亲笔提名。 花山谜窟地理位置处在北纬 293934“和 29477“之间,是北纬三十度神秘线上唯一一处石窟群奇观。同在这条神秘线上的还有:北大西洋百慕大三角海域、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亚特兰蒂斯大陆、诺亚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珠穆朗玛峰、钱塘江潮、神农架野人之谜、黄山奇观等。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座
4、不起眼的高不过一、二百米的小山腹内,竟然藏着一个大大的谜团,一处令人叹为观止的洞窟群。洞,静悄悄藏了不知多少岁月。 石窟群呈线性分布在新安江畔连绵的花山山麓中,全长约五公里。现已探明的石窟有 36 座。说到石窟的发现,很具传奇色彩。2000 年的某天,当地老农上山打柴时,无意中踏松脚下的沙土,土块纷纷滑落,露出石壁上深不可测的洞穴。当地政府听说此事后,马上组织人力勘查,结果使这组庞大的石窟群得以重见天日。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发掘工作,石窟群已初显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座座格局怪异,内部空间巨大的洞窟。其中有的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林立,有的空谷幽潭,而且石壁上没有任何壁画和佛像,也没有文字,特别
5、是有两个洞口开在新安江水中,更为其增添了神秘感。2001 年 5 月 20 日下午,江泽民主席视察时感叹道:“真是太绝了!是个谜,真是个千古之谜!这真是个宝啊!要是宣传到国外去真了不得!”并将此地命名为“花山谜窟”。 目前石窟群中可供参观的只有 2 号窟和 35 号窟。 各位游客! 这里就是 2 号窟。2 号石窟原称环溪石窟,面积 4800 平方米,洞深 146 米,窟内的温度宜人,长年恒温 15C,较之外面气温,明显感觉到和暖,2 号窟呈狭长走势,又有地下走廊之称。洞中陈列有一些文物,都是当时石窟清淤时发现的:有中生代恐龙脚印化石、1 亿 5 千万年前的树木化石,还有晋代的彩陶和铁钎、铁钻、
6、铁凿、陶钵、陶罐、瓷器等采石工具和器皿。2 号窟中有两个看点,即在石壁上天然形成的秋色图和窟顶的大斜面。秋色图中整个画面布满黄棕色的秋叶,山林、高峰、民居为黑色。其中民居还可明显看出徽派建筑的风格,前面有一条白色的小溪穿过,毫无疑问,这便是山脚下的新安江了。 大斜面是在清淤完毕后被发现的。最先工人们挖到此处时认为已到了石窟的尽头,但随着淤泥的清除,却发现石壁呈斜面状向前延伸,又可看到另一个洞口。斜面的坡度约为 45 度,宽 15 米,长 30 米,与外面的山坡坡度一致。斜面的石壁上可看到一行行细密的直线型凿痕,线条笔直且连贯,给人的整体感觉很是压抑。这个大斜面的出现提出了一个新的谜团:在科学技
7、术相对落后的古代,匠人们是如何准确判断出斜面的坡度并使之与山体走势吻合呢? 各位游客! 我们来到的是 35 号窟,这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人工石窟,有地下宫殿、清凉宫之称。石窟深 170 米,最高处 18 米,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石窟内结构复杂奇、蜿蜒曲折,有 36 间石房环绕大殿,巧夺天工,有地下宫殿的美称。内部有 26 根石柱呈品字形排列,起到支撑作用,可见古代的工匠们已深谙三点固定一平面的几何原理。窟内有许多石房、石床、石桥、石楼、石槽、石塘点缀其间。 提醒大家,这里有几个最令人吃惊之处: 一是有一处碧水潭。这个碧水潭深不可测,抽水机抽了三个月,仍然没能把水抽干; 二是那些石柱,合
8、围大约有十几米长,成品字形,形成了支撑洞顶的合理力结构,显示出先人理论力学的应用十分精到; 三是偌大的洞子,在里面说话却却没有回声,十分奇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洞口处的通海桥,桥下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哗哗作响,很可能在此存在活的水源。 我们朔流而下,就到了洞内最低的地方,其顶上的石壁清晰可见精雕细刻的花纹。虽然这里已经位于新安江水面以下 2 米,上下落差有 25 米,但是洞内的通风状况良好,所以人在洞底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另外,洞窟的怪异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因而无论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内都听不到一丝回音。石窟的魅力正是应在了一连串的 “谜”上。它们是如何建成的?为什么要建造这些石窟?
9、挖出的数以百万方石料去了何处?当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石窟内有少量开采好的石块,为什么没有被运出去?洞内有多处厚 10 厘米的石壁为什么不凿开而听任其挡在石厅中间?洞内石柱上的方型和圆型盲孔是做什么用途的?如此庞大规模的石窟群,为什么至今没有见到史籍上的记载?专家们为此做出种种推测和分析,但仍是未能找到统一的确定答案。 据考证,石窟群距今至少有 1700 年的历史。关于它的来历和作用,目前共有十五种说法,分别为:石窟屯兵说;徽商屯盐说;史前文明说;山丘说;采石场说;皇陵说;道家褔地说;功能转化说;花石纲说;方腊洞说;临安造殿说;徽州府、渔梁坝说;杀人坞说;巨型石文化建筑说。 其中占主流的说法主
10、要有两种:一种认为这里曾做屯兵时的驻地和弹药库之用。新安志上记载:“东汉时期,孙权为削平黟、歙等地,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水域为“屯溪”。这既解释了“屯溪”地名的由来,也为石窟群提供了一种答案。这种说法可由窟内遗留的矛、斧、大量未使用过的石块,以及某些岩壁上留有烟熏的痕迹等为佐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石窟是徽商为储盐而建。古代的徽州地理位置封闭,通往外界的捷径只有新安江。因而这里成为物资集散地,徽州盐商们便在此开凿石窟建成盐库。这种说法可以很好地解释石窟群中的石窟规模不同、样式各异的原因,因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盐商所有。 花山谜窟留给后世的是无尽的遐思,它激起了人们猎奇的心
11、理,使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络绎不绝。如果有朝一日这些谜团被一一阐释,那么谜窟还会象现在一样充满诱惑吗? 就就是花山谜窟的魅力所在,它会给您留下悬念,会让你产生无穷的联想,回味无穷呀! 花山谜窟的介绍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定会永远记住谜一样的“花山谜窟”呀!人生就是谜呀!致欢送词 我们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小王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四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度” 和大家的共处就是“百年休的同车行“ !接下来这个字是原谅的原,在这几天中,小王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抱歉。再一个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圆满的结束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小王说声谢谢了!最后一个字还是源,财源的源,祝大家的财源犹如新安江水连绵不绝,也祝大家身体好,工作好,心情好,今天好,明天好,好上加好,给点掌声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