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485023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题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1.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2.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气者,理之依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3.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

2、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4.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5. 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B.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D. 意识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 “雾霾”天气6. “人工增雨”技术是指,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强热上升气流作用

4、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微粒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朵,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体现了( ) 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 人们能够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人们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 B. C. D. 7.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8.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

5、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A. B. C. D. 9.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

6、体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 10. 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11. 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 自

7、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12.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 21 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13. 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

8、,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A. - - B. - - C. - - D. -14. 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 0919 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突破。0919 大型客机从 2008年 7 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攻克了 100 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由此可见( )实践具有

9、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A. B. C. D. 15. 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 )A.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 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 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D. 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16. 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

10、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 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A. 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18. 下列选项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蕴含哲学道理一致的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

11、华名,不兴伪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A. B. C. D. 19. 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寓与普遍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A. B. C. D. 20. 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

12、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C. 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 D. 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21.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亩的研究进展,称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亩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做包括文滋病、SARS 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几乎任意致命性病毒的疫亩和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疫亩研发的理念,实现了活病毒疫亩的重犬突破。这一重大突破( )告诉我们探素事物真相是科

13、学实验活动的目的说明病毒和疫亩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推翻了已有认识创造性地揭示了活性疫亩的本质启示我们对现存事物只能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A. B. C. D. 22. 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A. B. C. D. 23.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富言故事、成语俗语、诗词中都蕴含着深刻的

14、哲理。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不同学派的哲学思考。下列能体现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纸上谈兵 士别三日 庄周梦蝶 刻舟求剑A. B. C. D. 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第一部慈善法于 2016 年 3 月 16 日获得通过,该法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唯物史观看,该法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A. B. C. D. 25. 2016 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火爆了起来。随着收入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而如今,在健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

15、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价值判断因时而异,以价值选择为基础新出现的事物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 26. 中国自古就有“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的说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 B. C. D. 27. 好人用榜样的力量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断审视自己,净化自

16、己的心炅,追求美好,就能献出爱心,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渚、更文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A. B. C. D. 28. 如果一个孩子,总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一名员工总被老板说你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们便极有可能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而失去自信,最终真的变成“笨孩子”、“差员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这说明( )一定程度上,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

17、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A. B. C. D. 29. 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B. 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C.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D.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30.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在研制核潜艇期间,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人们评价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 表。黄旭华的高尚品质在于( )坚持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践行集体主义不谋

18、求任何个人利益 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A. B. C. D.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0 分)31.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截止 2016 年,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 15.6%,空巢独居老人近一个亿,高龄、失能老年人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国家“未富先老”,养老金缺口严重;此外,社会“未备先老”,养老机构短缺、作用有限。养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的变化,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养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中国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企

19、业和基层行政;2015 年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让所有老百姓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8 分)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道理?2018 年 11 月 11 日,天猫“双 11”日交易额达 1682 亿元,再创新高。材料一 在现代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已然成为引领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头。在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在我国率先打造“网购王国”,历经种种艰辛,从一个草根企业一步步发展。2017 年 10 月 10 日,阿里市值突破 470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变。

20、材料二 随着淘宝、京东、海外仓储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交易以其便利性等优势,已然成为人们购物新选择,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但是,部分商家仿货盛行、虚假交易(刷单)、不规范交易等行为所导致的高退货率等问题也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1)结合材料一,说明阿里巴巴的成功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 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认识。(10 分)32. 2017 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材料、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 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

21、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 47 条增加到 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12 分)大庆十中高二年级政治期末

22、考试试题副标题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33.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答案】A【解析】A 正确,“形与神” 、“心与物”、“理与气”,其中“形、物、气”指代的是物质,“神、心、理”指代的是意识,物质和意识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故入选; B 不符合题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

23、学的一个命题,故排除; C 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不是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故排除; D 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不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故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此类试题属于简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

24、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区分基本概念,并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34.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气者,理之依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答案】B【解析】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根据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可以作出如下排序: 故答案为 B。本题考查: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本题属于推导类试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确定。即在传导过程中,

25、前后必须要有因果关系,否则就是错误表达,后面基本就不用看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要非常熟悉。35.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答案】B【解析】“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

26、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心灵手巧”是说心思灵敏、手艺巧妙,两者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都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故选:B。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1、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

27、神的外化和表现。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成语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成语的准确解读。36.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

28、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答案】C【解析】朱认为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这理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绝对的高高在上的,它决定着万事万物的有无存废,理生万物,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陆有句名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既是吾心,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心里,都是有我的心决定的,离开了我的心一切都是虚无,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

29、唯心主义的分歧,C 正确。A 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题中没有唯物主义的信息,故 B、D 与题干无关。 故选:C。此题考察的是客观、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此题中考生容易把朱的观点混同与唯物主义,应注意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37. 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B.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D.

30、意识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 “雾霾”天气【答案】B【解析】A 不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不能违背规律,而不是强调自然界的起源和发展史;B 符合题意,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说明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C 表述错误,如果人类继续破坏自然,则雾霾不会“烟消云散”,会更加严重; D 表述错误,意识是主观的 故本题选 B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规律

31、,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38. “人工增雨”技术是指,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强热上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微粒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朵,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体现了( ) 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 人们能够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人们

32、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A. B. C. D. 【答案】D【解析】错误,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错误,摆脱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正确,“人工增雨”体现人们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正确,“人工增雨”是建立新的联系的具体表现 故本题选 D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内涵: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

33、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方法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39.

34、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答案】D【解析】A 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 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 符合题意,“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表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故选:D。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

35、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二是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40.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

36、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A. B. C. D. 【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符合题意,“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说法错误,事物能否发展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有关,但不

37、“取决于”; 符合题意,某省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等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故选:C。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

38、,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4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

39、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 【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表述错误,立足该地实际,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表述错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故选:B。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1规律的客观性

40、与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把握材料的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与题意无关的选项。42. 对于“人不能两次

41、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答案】A【解析】A 符合题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是说河水是不停地流动的,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则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 不合题意,“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的观点,没有正确揭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不合题意,前者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运

42、动的绝对性; D 不合题意,前者并没有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夸大了了运动的绝对性。 故选:A。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解答引言型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

43、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43. 2016 年 10 月 17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答案】B【解析】A 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符合题意,“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说明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44、 C 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不能改变规律;D 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故本题选 B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的活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44.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 21 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

45、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选世界,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了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表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暗物质从以前没有被观测到到后来被观测到,表明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符合题意。故选

46、B。45. 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A. - - B. - C. - - D. -【答案】D【解析】“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强调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强调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两者的统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体现

47、发展的前进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因此,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故选 D 本题考查:部分影响整体、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前进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部分影响整体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