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84324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粤教版 高三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知识梳理 必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阿房宫赋,1古今异义,(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遮断,遮蔽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行走,(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精巧指人各用 心机,互相排挤,(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怜悯,值得怜悯,2一词多义 【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齐王使使者见赵威后,(动词,让) (连词,假使) (名词,使者) (动词,派),【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喜爱) (连词,爱护),3词类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2、,阿房出,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向北,向西) (像绸带一样) (像蜂房,像水涡) (乘辇车) (把鼎、把玉、把金、把珠),(2)名词作状语,(1)数词作动词,(统一),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出现虹) (出现龙) (唱歌,弹琴) (化为焦土) (当作铛、石、块、砾),(3)名词作动词,(4)动词作名词,(收藏的东西,指金玉珠宝之物),(5) 动词意动用法,(以为鉴),二、文言虚词 【焉】

3、(1)盘盘焉,囷囷焉 (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而】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句末语气词。,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其】 杳不知其所之也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使六国各爱其人,【于】 (1)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代词,指宫车) (代词,代六国) (代词,代秦国)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介词,到。 介词,表比较。,【之】 (1) 辘辘远听,杳不知

4、其所之也 (2)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奈何取之尽锱铢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动词,往,去。 助词,的。 (代词,代财物) (代词,代秦人),三、文言句式(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秦人不暇自哀,1判断句,(“也”,表判断),(“也”,表判断),(“者也”,表判断),(于南亩之农夫多,介宾短语后置),(哀自,宾语前置),2倒装句,(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摽掠(于)其人(省介词“于”)

5、 (4)谁得而族灭(秦国)也(省宾语“秦国”),4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3.省略句,(“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赤壁赋 一、 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缪: 3.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属“通“嘱“,劝酒,“缪“通“缭“,萦绕,二、 古今异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徘徊于斗牛之间:望美人兮天一方:,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 希望、渴望,指明月停留 / 多指人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指他内心所思慕的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 美貌的女子,纵一苇之所如: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徘徊于斗牛之间:,往,去 / 如同、像,代词,这 / 判断词,星宿名 / 一

6、种体育活动或游戏,三、 一词多义1而: 虽一毫而莫取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客喜而笑,2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江陵,名词,下面 动词,攻占,表转折 表承接 表修饰,3然: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拟声词词尾,的样子 代词,这样,四、 词类活用1.羽化而登仙: 2.桂棹兮兰桨: 3.乌鹊南飞: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一样 名作状,用桂树,用木兰 名作状,向南 名作状,向西,向东,规律: 1、名词放在动词前,不能认为做主语的,即名词代表的人或物不是谓语动作的发出者,则为状语。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3、动词前的时

7、间、方位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1.扣舷而歌之: 2.下江陵: 3.顺流而东也: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唱歌 名作动,占领、攻下 名作动,向东进发 名作动,打鱼砍柴,规律: 1、代词“之”“其”“汝”“我”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2、方位名词后面如果没有动词,则一般用作动词。,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侣鱼虾而友糜鹿:哀吾生之须臾:,使动,使起舞使哭泣 名词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为动,为悲哀,规律: 1、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 2、名词用作意动,对后面那个名词含有“认为(感到)它怎

8、么样”或者“把它当成(看做)什么”的意义。,肴核既尽: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吃尽 形作动,显出白色,五、 特殊句式1.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3.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5.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6.而今安在哉 7.何为其然也 8.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而又羡何乎,宾语前置) (而今在安哉?宾语前置) (为何其然也,宾语前置),(予怀兮渺渺,谓语前置)(凌茫然之万顷,定语后置),倒装句,10.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月出于东山之上,

9、徘徊于斗牛之间1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4.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5.相与枕藉乎舟中,于赤壁之下游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于江渚之上渔樵 于天地寄蜉蝣于悲风托遗响乎舟中相与枕藉,状语后置,六、 重点翻译句: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洞箫乐声)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译:从变化的方面看,天地万物每一瞬间都在变化; 从不变的方面看,

10、万物和我都是长存的。,译:江水日夜东流,但大江仍在; 月亮阴晴圆缺,但最后没有增减。,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打鱼砍柴, 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7、名句集锦,(1)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2)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 。戍卒叫,函谷举, , 。 (3)秦人不暇自哀, ; , 。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不敢言而敢怒 日益骄固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5)其声呜呜然, , ,不绝如缕。 (6)寄蜉蝣于天地, , 哀吾生之须臾, 。 (7)唯江上之清风,

11、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一、常见词义积累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南北为一 室仅方丈 凡再变矣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久不见若影 日过午已昏 或凭几学书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比去,以手阖门 亦遂增胜 吾妻来归 始为篱,已为墙 三五之夜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且何谓阁子也 余自束发,(旧,原来的) (一,整体) (方丈,一丈见方) (凡,总共;再,两次) (案,桌子) ( 若,你) (昏,暗) (几,书桌;书,写字) (杂,交错) (比,等到) (胜,

12、佳景,引申为光彩)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已,后来、不久) (三五,即十五) (竟,整) (且,那么) (束发,表示成年),项脊轩志,始 : 室始洞然 始为篱,已为墙 过 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曰 置: 顾视无可置者 内外多置小门 为 : 始为篱,已为墙 轩东故尝为厨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二、一词多义,1、(才,连词)(起初、先,副词) 2、(超过,动词) (来访,动词) 3、(放置,动词) ( 设置,动词)4、(是,动词)(作,动词) ( 成为,动词) (替,介词),谓 :且何谓阁子也 妪每谓余曰 以: 以当南日 以手阖门 能以足音辨人 执此以朝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13、先大母婢也,(叫作,动词) (告诉,动词)(连词,表目的) (用,介词)( 凭借、根据,介词) (连词,表修饰) (以前,名词) (去世的,形容词),三、词类活用 1、垣墙周庭 2、乳二世 3、客逾庖而宴 4、 执此以朝 5、吾家读书久不效,(垣墙,筑墙) (乳,乳养) (宴,用饭) (朝,上朝) (效,取得效果),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 2、又北向 3、东犬西吠 4、前辟四窗 5、内外多置小门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下,朝下) (北,朝北) (西,朝西) (前,在前方) (内外,在内,在外) (手,亲手),五、文言句式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1

14、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3) 室西连于中闺 4) 鸡栖于厅 5) 其制稍异于前,(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在这里居住) (与中闺相连) (在厅里栖息) (跟以前不同),介词结构后置,3省略句 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1)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2) ( )借书满架 3) 吾儿,( )久不见若影 4) 使( )不上漏 5) 明月( )半墙 6) 余自束发读书( )轩中 7) 垣墙( )周庭,得不焚,(省主语“余”) (省主语“余”) (省主语“吾”) (省兼语“之”) (省谓语“照”) (省介词“于”) (省介词“于”),

15、4被动句,与妻书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特殊用法,请指出。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1、竟:终了,完毕 2、又恐汝不察吾衷 2、衷:内心 3、吾至爱汝 3、至:极,最 4、使吾勇于就死也 4、就:靠近,趋向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6、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6、所以:的原因 7、虽不谓吾言为是 7、是:正确的,合理,对 8、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8、禁:经受,承受 9、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9、适:副词,恰好 10、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10、第:但。仅,二、一词多义 以:1、且以汝之有身也以: 1、介词

16、,因为 2、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2、介词,用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3、连词,用法相当于“而”4、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4、介词,根据 5、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5、介词,把,其: 1、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人称代词,他们 2、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人称代词,他 3、吾亦望其言是实 指示代词,这 4、汝其勿悲 句中语气词,表期望,可,逍遥游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特殊用法,请指出。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去以六月息者也 4、枪榆枋而止 5、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6、绝云气,负青天 7、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怒:奋力;若:像 是:指示代词,这 去:离开 枪:碰

17、,撞 适:到去 绝:穿越,超越 非:责难,二、一词多义 之: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之: 2、之二虫又何知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以:1、去以六月息者也 2、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这,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去,介词,凭借,介词,把,介词,因为,三、指出下列句子所属的句式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去以六月息者也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6、之二虫又何知 7、奚以知其然也 8、彼且奚适也 9、彼且恶乎待哉 10、翱翔蓬蒿之间,判断句 判断句 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省略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