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nsportation Planning,第六章 交通规划,为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必须对交通发展制定出详细的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是区域或城市综合运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区域或城市道路交通投资、建设和交通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Generalization,第一节 交通规划的定义、类型与程序,交通规划定义,广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规划、生产经营规划等。 狭义:根据历史和现状的交通供需状况与地区的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对地区未来不同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情形下,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未来交通运输
2、设施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等方案,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推荐方案,同时提出建设实施方案的一个完整过程。,交通规划分类,交通规划分类,交通规划分类,交通规划程序,第二节 交通规划调查,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社会经济系统、运输服务系统和交通活动系统是运输系统分析的的三个基本要素。交通规划的任务归根结底是建立三者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求得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社会经济调查,(1)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管辖范围、影响区域等; (2)人口(总数、分布、构成、增长等); (3)土地利用(土地特征、建筑开发、客货发生等); (4)国民经济
3、发展(国民收入、基建投资等); (5)产业(产业结构、布局、资源、运量等); (6)客货运量(运输量、周转量、各种方式所占比重) (7)资金来源(国家投资、银行贷款、社会集资等); (8)社会价值(时间价值、美学价值等),交通设施调查,(1)道路网总体状况统计数据(总长度、总面积、密度、面积率、各级道路比重、质量); (2)路段状况统计(长度、面积、线形、等级,车道划分、分隔设施、路面质量,侧向、竖向净空等); (3)交叉口设施状况统计(几何方式、控制方式、分隔渠化措施); (4)公交线网设施状况统计(线路长度、经过区域、设站情况、车辆情况、服务人员等); (5)交通管制设施状况(交通标志、信
4、号、标线、公安交警等)。,交通实况调查,(1)起讫点调查; (2)货物源流调查; (3)公交运营调查; (4)对外交通调查; (5)路网交通流调查。,交通实况调查,起讫点调查:又称OD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所研究区域的内人和货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居民出行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调查,机动车出行调查等。统称起讫点(OD)调查,交通实况调查,起点 终点 出行 境内出行 过境出行 小区形心 OD表 期望线 查核线,基 本 概 念,交通实况调查,交通实况调查,调查方法,(1)家访调查; (2)发表调查; (3)路边询问调查; (4)公交月票调查。,交通实况调查,交通实况调查,交通实况调查,交通实况调查,市域交
5、通以“两网”建设为重点,加快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完善中心城道路网络;加强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建设客运换乘枢纽和停车场,充分发挥交通系统的综合效率;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客运交通基本政策,形成以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密切衔接、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市域范围内规划了“一枢纽十干线一专线七支线”的铁路网。“一枢纽”为重庆铁路枢纽;“十干线”为成渝、遂渝、兰渝、襄渝、渝怀、渝黔、涪利、万宜、达万、安常等铁路线;一专线为连接西南与华东地区快速客运专线渝沪、渝蓉铁路线路。,以市域高速公路网为基础,在主城区范围内,规划了“两环九射”总长455公里的高速公
6、路网,包括内环高速公路、外环高速公路、重庆至成都、重庆至合川、重庆至长寿、重庆至贵阳、重庆至邻水、重庆至长沙、重庆至遂宁、重庆至泸州、重庆沿长江以南至涪陵的高速公路江南通道。,重庆港为重庆市域内的主枢纽港之一,规划建成旅游客运中心和以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为主的主枢纽港区。重点开发建设寸滩、九龙坡、佛耳岩、新港、果园、郭家沱、茶园等货运作业区。,规划轨道基本线网354千米,呈“一环六线”布局形态。规划远景轨道线网522千米,呈“一环九线”布局形态,内环线以内区域轨道线网密度为0.84千米/平方千米,内环线以外区域线网密度为0.56千米/平方千米。,规划在小什字、两路口、西永、西彭等20个地
7、区布置一级换乘枢纽。 在大学城、九宫庙、建胜、李家沱、唐家沱等23个地区布置二级交通换乘枢纽。,第三节 交通规划预测,Prediction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从哪里来或到哪里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乘坐哪种交通工具?,走哪条路?,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发生预测:建立分区产生的交通量与分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分区所产生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回归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交通发生预测,回归分析法 一元回归方程:,回归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得:,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根据现状OD分布量及各区经
8、济增长、土地开发而形成的交通量增长,来推算未来各区之间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 增长率法:利用现状的OD表来推算将来的OD表; 重力模型法:从现在的OD表选出一个重力模型,用这个重力模型来推算将来的OD表。,交通分布预测,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方程:,式中: i区与j区之间的阻抗系数,是运行费用、时间和距离的表达式;常数,一般,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建立交通方式划分模型的依据是观测到的交通方式划分、居民出行特征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营特性。 根据各模型在预测过程中的阶段不同可划分为4类。预测方法:转移曲线法和函数模型法,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预测:把前面预测
9、的各区之间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量分配到具体的道路上。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1)交通方式 (2)行程时间 (3)路段上的速度和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预测方法: (1)全有全无分配法 (2)容量限制分配法 (3)多路径概率分配法,第四节 交通网络规划,Transportation Net Planning,制定规划方案的原则,1.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要的前提要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性质、社会经济特征、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或城市的总体规划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2. 要有全局的观点和发展眼光将区域内外的交通运输、各种交通方式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3. 要有工程经济的观点在不影响交
10、通规划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认真考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4. 要有群众观点所制定的交通规划方案和对策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审议和批评。,制定规划方案的程序,1. 输入数据 (1)区域内的人口、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预测资料 (2)交通预测资料 (3)初始道路网络 2. 方案准备根据输入的数据资料提出规划年区域内道路网络改建、新建、调整和补充等一系列方案。 3. 交通分配将不同的规划方案输入计算机,把规划年的交通量分配到这些网络上。 4. 交通质量评价 5. 可行方案的效益分析和综合评价,路网规划的基本内容,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1)远景战略规划 (2)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 (3)
11、近期治理规划 2. 公路网规划 (1)全国公路网规划 (2)地区公路网规划,第五节 交通规划的评估与效益分析,Evaluation and Benefit-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交通规划方案的要求,1. 充分性尽可能提出充分的合理方案可供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人和物输送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交通规划要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适应和协调。 3. 与环境的一致性交通规划方案必须与环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4. 可接受性规划方案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及可能反对的人们所接受。 5. 财政可行性方案投资必须在国家
12、、地区和城市财力所允许的限度之内。,交通规划的总体评价,1. 规划的整体合理性评价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合理、规划机构和组织计划是否匹配、规划范围是否适当、规划年限是否正确、规划过程是否连续。 2. 规划的适应性评价与区域或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总体规划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 3. 规划的协调性评价交通用地的协调性、路网功能的协调性、配套设施的协调性。 4. 规划的效果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后的服务效果、安全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规划的技术经济指标,1. 相对规模指标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积等。 2. 等级结构指标公路网中各级公路的相对比重、城市道路中各级道路
13、所占比重、公交系统中各种方式所占比重等。 3. 布局形态指标公交线网的非直线系数、公路网中位点的吻合度、道路网的连接度等。 4. 投资费用指标不同规划方案的投资费用大小,分为工程直接费用和征地拆迁费用等。,附录: 武汉市交通规划 (2001年),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交通现状及其分析评价 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预测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近期交通发展方案及测试评价 交通规划方案投资,规划的技术路线,通过对现状交通问题的分析和诊断,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未来的预测交通需求,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和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未来可能的交通发展方案,通过财政分析、经济、交通、环境评价进行方案比
14、选,进而优化方案,使之满足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基本情况,武汉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汉水汇合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市现辖11个城区,2个郊区,市域总面积8467平方公里,主城建成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2001年武汉市全市常住人口831万,主城区户籍人口37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3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万元(约2200美元。),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1、道路网现状2001年底,主城区车行道宽度在5米以上的道路总里程为1310公里,总面积为 2548 万平方米,路网密度5.2
15、4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8.45%,人均道路面积 6.0平方米/人,道路平均车速 为 22.7公里/小时。道路网呈现环线 + 放射的格局,城市内环线、中环线和外环线的西南环均已形成, 10 多个主要放射线构成主城与外部的交通联系。2、交通需求现状2001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 44.7 万辆,近二十年来,车辆年均增长率达到 11%,与此同时,道路里程、道路面积年均增长率仅为1.5%、3.7%,远远滞后于车辆增长 。,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交通现状分析,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3、过江交通问题跨长江机动车交通量约18万辆/日,较1995年翻了一番,且过江交通流量分布很不均衡。长
16、江一、二桥的流量占跨长江总量的90%以上,交通负荷较大,而长江三桥的交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跨汉江桥梁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4、中心城区交通问题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交通流量过分集中于主要交通干道。以内环线为例,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1万辆的路口达到5个,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5000辆的路段占总长的80%以上。,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交通现状分析,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情况,武汉市现状道路流量分布,武汉市人口分布,交通需求预测,1、机动车发展趋势根据预测,在适度控制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特别是小汽车、摩托车等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前提下,2020年,
17、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85万辆左右(全市约163万辆左右),2007年城区机动车将达38万辆(全市约61万辆)。拥有量预测见下表。,近期主城车种构成(单位:万辆),交通需求预测,2、交通出行预测2007年,预测区域内常住人口(6岁以上)420万,流动人口120万,总人口540万;人员出行总量达1276万人次/日,其中常住人口为966万人次/日,流动人口为310万人次/日。2007年,预测区域内车辆出行总量达184万车次/日。预测数据见下表。,不同车种的日出行量(单位:万车次/日),交通需求预测,3、过江交通量预测跨江交通一直是武汉市城市交通的首要问题。据交通分配预测2007年跨江车流量可达30
18、万辆次(标准车,包括公交车辆,下同)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跨江交通需求,近期需要3-4条过江通道(21条车道数),远期需要6-7条过江通道(36条车道数),方可缓解过江交通矛盾。,交通规划方案,1、基本情形方案按照传统的做法,将现有的交通政策和管理措施、目前在建项目和已经批准立项的项目,迭加到现状路网上,形成近期交通战略的“基本情形”。,交通规划方案,2、以道路改善为主的方案 1、改善过江交通问题,建设中心区的青岛路隧道、外围天兴洲长江大桥; 2、新建中环线北段、东段(包括天兴洲长江大桥)形成主城外围快速路系统; 3、打通次干道、支路,形成中心区良好的行人自行车系统。,交通规划方案,3、以公交改善为
19、主的方案构筑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常规公交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多模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规划方案评价,1、财政分析 2、交通分析,道路运行指标对比,交通规划方案评价,1、财政分析 2、交通分析,公交运行指标对比,交通规划方案评价,3、经济分析,经济指标对比表,交通规划方案选择,优选战略目标,1 方案投资在财政允许的范围内; 2 方案的经济效益满足要求; 3 适应机动化适度发展的需要(道路骨架、外围及新区道路建设); 4 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需要,提高公共交通方式份额。,交通规划方案选择,优选战略方案构成,道路网络:以完善城市路网的主骨架为重点,通过外围快速系统的完善解决城市过境问题
20、和解决三镇长距离的交通,通过完善的道路主干道与城市新区有良好的衔接并形成新区的路网系统,中心区内路网的完善以支持公共交通和交通管理为重点。 公交网络: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建设以主干道网络系统为支撑的公交快线系统和以次干道网络系统为支撑的公交主干线网络,实现快线与对外客运枢纽站、干线的良好换乘。包括轨道一号线二期工程和公交专用道,增加发展大道和十升路等公交专用道,优化公交优先系统,加强与一号线的联系;增加青年路-常青路公交专用道,强化放射线的公交服务,降低道路交通压力;改善汉口中心区的交通条件等。,交通规划方案选择,优选战略方案构成,交通管理:交通管理重点放在支持骨架路网运行和公交网络运行,在城市核心区实施交通需求管理。 非机动车和行人网络:改善重点放在非机动车和行人密度比较高的区域-核心区,建立非机动车和行人系统。 过江交通:青岛路隧道的建设可缓解解决核心区机动车过江和武昌、汉口的公交车过江问题,由于政府财力限制,建议实施过江交通需求管理。 对外交通:建设中环线和放射线,完善对外交通系统,二环线以内实行禁止大型货车白天运行的管理政策。 交通政策:建立多方式的交通结构,对不同方式实行不同的政策。,交通规划方案选择,优选战略方案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