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指导,第五章 设计靓丽电子刊物,一、编写思路,本章以制作民俗风情电子刊物为活动主线,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PowerPoint 2003为制作工具。通过制作民俗风情电子刊物,使学生了解电子刊物的基本要素和电子刊物的制作流程;学会规划设计电子刊物;能较熟练地使用电子刊物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体验电子刊物的制作全过程。,二、知识结构,电子刊物细策划,电子刊物简介,电子刊物的总体规划,电子刊物的封面、目录设计和版面布局,制作刊物显神通,刊物素材大收集,制作封面和目录页
2、,制作刊物内容页,团结协作创新刊,电子刊物大展评,电子刊物的合成,电子刊物的链接,打包与发布,展示与交流,2课时,2课时,6课时,2课时,3课时,三、三维教学目标,l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子刊物的概念、电子刊物的基本要素和制作流程。 (2)了解素材收集的途径和方法、常用文件(素材)的种类和格式,会收集和管理信息资源。 (3)较熟练地使用电子刊物制作软件的各种基本操作。( Power Point 2003 ) (4)会使用电子刊物进行信息的展示、表达和交流。,2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任务的需求,进行电子刊物的规划和设计。 (2)能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素材的收集,并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和管理。
3、 (3)能使用电子刊物制作软件的各种功能,进行电子刊物的制作、发布。 (4)通过制作电子刊物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能运用电子刊物制作软件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三维教学目标,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2)通过制作电子刊物的活动,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我国民俗风情的了解和介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审美情趣。 (3)通过作品的制作、展示、交流使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欣赏他人及作品的良好习惯。,三、三维教学
4、目标,四、学习要点,(1)了解电子刊物制作软件的窗口组成、幻灯片的版式、设计模板、动画模式、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等概念知识。 (2)页面、幻灯片切换等基本设置,幻灯片母板设计制作、模板和版式的应用,图片、图形、文本、音视频、超链接、自定义动画等对象的插入和设置以及对象的组合。,五、教学建议, 本章教材是非零起点教材,因此有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在教材没有涉及,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做适当补充。教材在设计时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因此,教学时建议学生以3-4人为一组进行活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按照教材仿制民俗风情电子刊物,从而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5、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建议自选主题,进行电子刊物的创作。 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进行单元备课。,民情风俗欣赏,教学建议,第一节 电子刊物细策划,2课时,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电子刊物的概念,电子刊物的基本要素等有关知识。了解创作电子刊物的一般步骤,确定主题规划刊物收集素材制作刊物合成链接展示评价。体会软件工程开发思想。,教学建议,建议:本节第一课时教学时,先演示教学光盘中的民俗风情实例或其他学生作品,使学生对电子刊物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教材及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第二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自己确定主题(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参考主题),尝试
6、着规划和设计自己的电子刊物。教师可展示一些较好的学生设计作品,以促进和开发学生的思路,体会电子刊物的设计过程。,教学建议,第二节 刊物素材大收集,2课时,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素材的种类和文件格式,了解素材收集的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素材收集和对素材进行初步加工和管理。,教学建议,本节是对前几章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能够合理、准确、科学、有效地收集素材以及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难点是对素材的加工处理。教师可参考知识园中的“视频素材的加工”,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些素材加工处理的方法。有条件上网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资料的收集,实现课上、课下收集相结合。要求学生按一定的
7、管理方式对收集的素材进行管理,并填写电子刊物素材索引表。,收集素材时,可直接选用教学光盘中提供的学习支持资源和学习辅助资源中的资料。,教学建议,第三节 制作刊物显神通,6课时,5.3.1制作封面和目录页2课时。第一课时制作民俗风情电子刊物的封面,本课的重点是页面设置、模板和版式的应用,可通过讲解和阅读“知识园”让学生了解模板和版式;难点是文本框的设置和对象的组合。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图片、艺术字、文本、自选图形等对象的插入方法,在小学和第四章中已学过,这里应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加以引导。,教学建议,第二课时制作民俗风情电子刊物的目录,本课的
8、重点是“背景”的设置、音乐的插入和设置,教材中以图片为例设置填充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背景”对话框中其它选项的应用;本课的难点是“表格格式”对话框的设置,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表格格式”对话框的设置,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也可让学生探究其它对象“格式对话框”的设置。,教学建议,5.3.2制作刊物内容页4课时。第一课时为民俗风情电子刊物中“面食翻出新意”栏目设计制作幻灯片母版和制作 “面食翻出新意”栏目中“面塑欣赏”页面。本课的重点是制作幻灯片母版、对象的“对齐与分布”的设置,难点是自定义动画设置的灵活运用。第二课时为制作“巧手扮靓生活”栏目中“民间剪纸”页面。本课的重点是用直线工具制作
9、窗格以及图片工具栏的应用,难点是运用图片工具栏中的工具对图片恰当地进行编辑修饰。,教学建议,第三课时为制作“鼓乐敲出祥和”栏目中“威风锣鼓”页面。本课的重点是影片的插入和三维设置,难点是恰当地进行三维设置。第四课时其它刊物页面的制作和完善。本部分教学课时和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时可采取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生生互助等方式。,教学建议,第四节 团结协作创新刊,2课时,本节教学内容为电子刊物的合成和电子刊物的链接,是完成电子刊物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由于电子刊物中各个页面的制作是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制作来完成的,形成了多个独立的文件,因此需将各自独立的文件进行合成。教材中是通过菜单“插入”|
10、“幻灯片(从文件)”的方式实现刊物的合成,并利用“幻灯片浏览视图”调整刊物中各页面的顺序。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其它的方法合成电子刊物。,教学建议,教材主要以设置动作按钮和在文字上制作超链接为例,实现幻灯片之间的任意切换,同时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来提高整个作品的表现力。本节的难点是让学生体验设置自定义“动作按钮”和插入“超链接”是实现交互功能的有效方法;理解链接的“载体”和“目标”关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练习任务突破难点,如不同“载体”链接同一目标。,教学建议,第五节 电子刊物大展评,3课时,本节教学内容为电子刊物的打包与发布,电子刊物的展示与交流。教材中介绍了利用文件菜单“打包成C
11、D”和“另存为网页”将刊物打包和发布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打包是为了在没有PowerPoint环境的计算机上正常浏览电子刊物,而发布是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观看欣赏作品。,教学建议,电子刊物的展示与评价建议以班级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展示与交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是为了给学生们创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通过这种活动,学生可阐述自己作品的设计思想、栏目规划、版面设计、素材选用、页面制作等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实现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作品、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或建议,达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学建议,评价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每位学生应对自己在本小组作品中承担的任务做出客观的自评,教师引导学生对其它小组作品做客观公正的评价。教材中提供了作品评价表和展示要求,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展示和评价同时进行。也可将学生作品发布到网上,进行展示和评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