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Mendel,1822-1884),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自然状态下, 永远是纯种,具有易区分的性状,性状能稳定遗传,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形状、颜色;生理特征如植物的抗病性、耐寒耐旱性等。性状的形成的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和它的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 2、无耳垂,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 : :F1: 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P,F1,高,F2,高,3 : 1,矮,高,矮,787 277,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用其他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4页表1-1
3、,这可见绝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实验结果:,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2.F2出现了性状分离,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现象的思考,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同一种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隐性
4、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DD,dd,纯合子:,杂合子:,F1高茎豌豆:,Dd,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DD,dd,高茎,矮茎,P,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 2 : 1,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 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为高茎:矮茎
5、3:1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 比例为DD:Dd:dd 1:2: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Dd,dd,D,d,配子,高茎,矮茎,测交,测交后代,1 : 1,请 预 测 实 验 结 果 ?,分离定律的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分离 定律,选择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杂交实验,理论解释(假说),测交验证,分离定律内容,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具有多个 易于区分的性状,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31,DDDddd =121,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高茎矮茎 = 11,Dddd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