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4840299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房地产金融与未来发展,易宪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轨迹,1998年住房改革的货币化是契机 金融产品创新,住房按揭发展之动力(2002年) 2003年沙斯出现后的一起一伏 2004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开始 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全面开展 2006年政府房地产市场新的理解,二,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后所表现的特征,房地产宏观调控,稳定房价 房地产东部增长有所减缓,但中部、西部上升 房地产市场投机减弱但出现区域性转移 高挡房是房地产企业追求热点、房地产结构调整缓慢 拟购房者开始理性,已购房者面对利率风险压力加大,银行正在推出不同的利率,以降低这些风险 房价增长有所回缓 房

2、地产成了社会问题焦点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有新认识,三,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现状浅析,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尽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比上一年有所放缓,如由2004年增长28.1%,下降到2005年增长19.8%,但是这种增长放缓表现为一个十分特别的现象,即国内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如2005年国内房地产投资东部增长为14%,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则增长加快两者分别32.5%和33.4%。 2006年1-2月全国增长19.7%,与2005年基本持平,而东、中、西部分别为19.4% 、26.4%、 15.7%,即东部的房地产投资又开始快速增长,四,宏观调控:房地产局部过热,我们的研究表明,1991

3、-2004年平均每年泡沫度40.6%,1999-2003年房地产泡沫度10%左右,(国际警戒线为5%),2004年上升到13.9%,2005年将上升到14.9%。 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或以现在的这种态势发展),2006年国内房地产泡沫度为26%,2007年为40.9%,2008年为59.4%。 如果考察基本价值、泡沫与泡沫的修正值,2005年国内房地产泡沫度为22.1%,2006年为32.8%,2007年为48.5%,2008年将达到68%。,五,宏观调控:房价运行状况潜析,2005年房价增长有所放缓。2005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一季度同比上涨9.8% (2004年为7.7%,下同)

4、,二季度上涨6.8% ( 10.4% ) ,三季度上涨6.1% ( 9.9% ) ,四季度上涨6.5% ( 10.8% ),但表现为年初上涨快,中间两季度回落,年底又回升 。2006年1-2月70个大城市上涨5.5% 房价统计上的问题,政府可操控价格,如北京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基础上,2004年是5.7%, 2005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一季度同比上涨6.5% ,二季度上涨6.8% ,三季度上涨6.3% ,四季度上涨7.4% ,2005年全年6.8%.又数据表明,2005年1-11月份房价上涨24.9%,全年19.2%,2006年1-2月上涨17.3%。,六,房价高低如何来判断,房价收入比,2004

5、年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如果以户均75平方米计算为8.2倍(一般国际标准为3-6倍),以户均100平方米计算为10.9倍,而上海及北京这样大城市收入房价比在12倍以上,有些城市甚至超过20倍以上 居民按揭贷款与月可收入比,一般28-35%,超过35%就过高 居民家庭负债率,即家庭应负债余额与可支配收入比,最为不超过50% 如果大于这三个标准房价就高,各地情况不同,不可用一地的房价与另一地方的房价比较,七,国内房地产市场分析,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要素非市场,产品市场化 土地、资金、建筑规划、劳动力及其产品具有一定垄断性 住房本身的特性,不动性、唯一性、垄断性、生活必需性、耐用性、昂贵性、土地国有性、

6、规划控制性等 利用银行金融杆杠容易把房价炒高 银行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 国内房地产价格决定因素,八,2006年房价到底如何走,房价大涨是开发商、银行与地方政府之希望 如何化解民众对房价上涨存在的顾虑. 全国平均房价涨跌意义不是太大,不同产品如何看涨跌,二手房价格才是房价涨跌参考 目前国内房价计算给市场提供的信息有限,也造成市场上的很多困惑 2006年房价变化如何与政府政策分析,九,房市出现区域性转移,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 在上海、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有所减缓 部分市场向深圳、广州转移 市场部分也蔓延到二线、三线城市,但不是十分明显 宏观调控重心 北京、广东可能是今年房地产调控重点,十,宏

7、观调控,政府在调控与不调控之间的选择. 拟购房者开始理性,已购房者面对利率风险压力加大 银行正在推出不同的利率品种,以吸引客户与降低风险,银监会对资本金与不良贷款率约束 房价成了社会问题焦点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有新认识,但在误区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何走,完全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在于房价成为社会问题之后各当事人之间如何博弈,这种博弈力量对比十分重要,十一,2006年是否成为住房消费年,何为住房消费?住房是投资还是消费? 如果住房是消费为何房价不反映在CPI中 民众会不会进入现行房屋市场? 2005年个人住房消费信贷,4-12月减少1700亿;增长下降15.8% 住房消费的部分障碍 政府住房政策宗旨是什么 大陆与香港房地产发展模式比较,十二,如何来理解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国内房地产市场真的是复归了 如何来看待最近房价上涨 如何来判断房市的信息 目前国内民众对房地产投资的几个误区,十三,房地产未来发展,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认识有深化:遏制过热和房价快速上涨仍然是重点、调整住房结构(倾向中低档产品,减少高档产品)、住房保障体系、环保建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如何在过热与健康发展求平衡 2006年政府可能会推出什么宏观政策 房地产市场要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谢 谢 大 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