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届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三 11月模块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2017.11)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注意事项:1.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第 8、14 题的答案请直接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
2、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
3、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zh)、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
4、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 “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尽管对竹的“高节” “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显
5、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 “性直” “心空” “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刚” “柔” “忠” “义” “谦” “贤” “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此外, “亲慈子孝”“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竹)。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1. 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
6、的化身,是因为它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贤人的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B.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C. 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诞生的竹谱专著。D.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 “清风瘦骨” “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B. 王
7、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因为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C. 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D. 白居易的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的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也因为竹子的一些特点符合君子的理想人格。B.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
8、、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C. 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D. 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 “亲慈子孝” “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就确立了牢固的地位。【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C 项, “发展到鼎盛时期 ”错,原文只说“蔚成风气” 。故选 C。【2
9、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原因表述错误,由第三段可知,原因主要是南方秀丽的山水可以使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故选 B。【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 “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错,应源于竹子的特点与“历史上某些产生深刻的影响” 。故选 A。【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
10、念等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聂耽聂鑫森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
11、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湘潭曲曲巷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 ,一个子儿都不留。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
12、、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愣愣地矗着,一动也不动。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院门是紧关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声一路撒落,滴溜溜转。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们说话,不会没有斩获。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
13、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是上午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游柳堤,看水中游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秋风飒飒。聂耽的耳廓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得很痛苦。 ”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呜叫着。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
14、聂耽,又说又笑。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刘聪抱歉地对大家笑了笑,弯腰拾起硬币,然后转身走了。他知道,聂耽只听见他想听见的声音,想听见的声音就一定能听见!(选自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光明日报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聂耽在纺织厂当保全工的身份,又介绍他的
15、工作性质,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B. 小说特意安排了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比赛的情节,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 出了聂耽独特的技能。C.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比赛,这对于湘潭曲曲巷而言自然是大事,小说用“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方式告知巷子里的人,十分自然。D. 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去雨湖公园,通过看游鱼、嗅菊香、看雁字、听秋风等活动,显示了他的本领,同时对年轻人也起到了良好教育作用。5. 小说中聂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塑造聂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对比手法及作用。【答案】4. D 5. 为人内敛,好静,敬业。他读书时好静,工作时哪儿有故障立
16、刻到哪里去。做事专注。比赛时的动作行为凸显了这一特点。谦逊低调。获奖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不为利益所惑。将获奖的奖金全捐出去,对金钱的声音没什么反应。 6. 文章在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是聂耽在大赛中蒙眼可听出几十台开动的织布机中某台的毛病,而获奖后对人们当面背后的议论却充耳不闻二是带着青年逛公园时,他可以听到草丛中被石头压住腿的蝈蝈叫声;而听不到耳科医生硬币落地的声音通过这两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说主人公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的优秀品质(聂耽与其他人的对比也可)【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D 项,说对年轻人有良好教育作用牵强。【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
17、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获奖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等情节中概括出其“谦逊低调”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和文章的主旨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为人内敛,好静,敬业”“做事专注”“ 谦逊低调”“不为利益所惑”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
18、题详解】试题分析:注意答出对比的对象“听出织布机中某台的毛病,却听不见大家的议论” “听到蝈蝈叫声却听不见医生硬币落地的声音” ,再分析艺术效果“小说主人公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的优秀品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研制的“治霾”科技新成果陶瓷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 “发动机医生” ,目前已在全国 17 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成为“治霾”利器。这个龙江人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已成功抢占润滑油产业技术制高点,并远销国外市场。“发动机医生”主攻方向是发动机节能减排。黑龙江
19、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存德介绍:“简单地说,汽车发动机缸体经过长时间活塞运动会出现磨损,导致出现发动机漏油、串气、冒黑烟、烧机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等现象,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DFR 材料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的工业味精 ,它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碳,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选自科技日报 ,有删改)材料二:1955 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 ;1963 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这部法案 成
20、为了美国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1967 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直到 1970 年,在美国民众的努力下, 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它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它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赋予了其实在的管理权力。针对雾霾污染,加州政府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洁
21、净空气法 。这些法案在美国后来的空气污染防治 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颁布虽然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下,空气质量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对此,美国环保署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多次修订清洁空气法 ,每次修订都对空气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各州实行要求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条例。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推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RECLAIM) ,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SCAQMD)对纳入交易机制的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
22、监测,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这一机制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选自合作经济与科技 ,有删改)材料三:一场抗击雾霾的“战争”正悄然展开。由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设计的名为“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已于 9 月底进京,目前正在朝阳 798 艺术区内进行调试和测试,将择期与公众见面。该塔高 7 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可被压缩做成黑色宝石。雾霾净化塔似乎只是一件艺术品,只有艺术没有环保。据报道,在全国像“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这样的治霾“神器”并不少,如 2016 年 5 月 12 日,西安市除
23、霾塔项目如期封顶。有人预测,随着“减霾 在行动”越来越迫切,与雾霾净化塔类似的装置将会在一些地方大增。事实上,与其争相建设雾霾净化塔,不如在雾霾产生的源头上多下功夫治理,如下大力气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抓好工地扬沙和渣土车洒漏的整治。(选自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发动机医生”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润滑油产业技术的排头兵,是“治霾”的利器。B.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法案,法律基本内容与各州政府差异较大。C. 美国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方
24、法,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进行有效监管。D. 荷兰艺术家设计的空气净化塔为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可将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压缩为黑色宝石。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 “发动机医生”有为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功效,加入 DFR材料,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B.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多项治理空气的法案,对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质名单都有详细的说明,也规定了燃料的生产。C. 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对排污情况在线实时监测,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与水的污染物排放。D. 中国目前治理雾霾的方法更多为科技消霾,而美国政府更多从法律和市场等两个
25、方面进行治理,为“治霾”提供根本保障。E. 制造治理雾霾的科技产品不如从源头治理雾霾,可在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上多下功夫,抓好扬沙和洒漏的治理。9. 有人认为需要体制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雾霾;也有人说运用高科技治理雾霾,切实有效。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B 8. BC 9. 观点一:需要体制保障。可以出台有关治霾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法律保障。有效加强对空气污染的有效制管,引起全民的重视。引入市场机制,实时有效地监管排污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其排放额度进行明确规定。观点二:用高科技治霾。利用“发动机医生”和雾霾净化塔等高科技产品,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大力净化空气。推广涉及空气
26、污染控制技术,有效监管机动车尾气排放,将高科技产品进行全民推广。 (综合观点一、二,言之有理即可)【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原文“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 ,B.“法律内容与各州政府差异较大”错误,差异的不仅是标准还有法律的实行。【8 题详解】试题分析:B 项的内容应为 清洁空气法 ;并且污染防治法是加州政府制定的。C.“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与水污染排放”错误,污染排放更多的指空气。【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作答。只要能自圆其说,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体悟,言之成理即可。点
27、睛:解答此类题目,有三个要求,一是正确解读文本内容并能够加以分析,二是要联系社会现实,做出自己的评价,三是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规范阐述,必须对这些认识进行综合提炼整合,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观点必须正确,之后,必须援引文本里的事实、细节对传主与传者的立场态度进行有条理的解读,然后再把这些解读的结论与自己所能联系的事实结合起来分析即可。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以父师德任淮南转运副使。山阳令郑昉赃累巨万,亲戚多要人,景宪首案治,流之岭外,贪吏望风引去。徙京西、东转运使。王逵居郓州,专持官吏短长,求请贿谢
28、如其所欲,景宪上其恶,编置宿州。熙宁初,为户部副使。韩绛筑抚宁、罗兀两城,帝命景宪往视。始受诏,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到而后知也。未几,抚宁陷。至延安,景宪言:“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今朝廷令边郡召羌族,与之金帛、官爵,恐黠羌多诈,危急时或为内应,宜亟止之。 ”陕西转运司议,欲限半岁令民悉纳钱于官,而易以交子。景宪言:“此法可行于蜀耳,若施之陕西,民将无以为命。 ”其后卒不行。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议者欲分河东为两路,景宪言:“本路地肥硗相杂,州县贫富亦异,正宜有无相通,分之不便。 ”议遂寝。改知瀛州,上书言:“比岁多
29、不登,民债逋欠。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愿以宽假。 ”帝从之,仍下其事。元丰初年,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边吏扰之耳。且其巢穴险阻,若动兵远征,万一馈饷不继,则我师坐困矣。 ”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 ”明年,徙同州,以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景宪在仁宗朝为部使者,时吏治尚宽,而多举刺;及熙宁以来,吏治峻急,景宪反济以宽。方新法之行,不劾一人。居官不畏强御,非公事不及执政之门。自负所守,于人少许可,母卒,一夕须发尽白,世以此称之。(节选自宋史张景宪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
30、/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B.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C.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D. 罗兀邈然孤城凿井/无水/将何以守/臣在道/所见师劳民困之状非一/愿罢徒劳之役/废无用之城/严饬边将为守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户部”指隋唐到清末尚书省下辖的官署,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正长官为户部侍郎。B. “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
31、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 ,相当于现代的“省” 。C. “蛮”是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后泛指对我们古代南部民族的称呼,字面上有贬义。D. “仁宗”为庙号。庙号源于商朝,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景宪为官正直,不畏权贵。郑昉贪赃数额巨大,虽然他亲戚多为显要之人,但张景宪依然揭发立案查办,把郑昉流放到岭外之地,震慑了其他贪官。B. 张景宪实事求是,关心百姓。陕西转运司建议限半年让百姓向官府交钱,而用纸币交子兑换。张景宪为百姓着想,认为此举可行于四川,不可行于陕西。C. 张景宪稳重周密,遇事谨慎。朝
32、廷讨伐西南蛮,张景宪进言,如调动军队远征险阻之地,若粮饷不能接继,军队就要受困。张景宪就此事与皇帝有争执,遭到皇帝批评。D. 张景宪信念坚定,甚有孝道。不是公事,张景宪不到执政者的家中,能对自己保持信念。母亲逝世,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人们以此称道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始受诏,即言城不可守,固不待到而后知也。(2)今方小稔,而官督使并偿,道路流言,其祸乃甚于凶岁。【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他刚接受诏书,就说城不能守,本来不必等到到那里然后知道。(2)今年刚有小丰收,但官吏督促一并偿还,道路上流言纷纷,这祸殃竟然比荒年更严重。【解析】
33、【10 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凿井”的结果是“无水”不要断开;“非一”意思是“不止一次” ,补充“师劳民困之状” ,不能断开;故选 C。【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 “户部”长官为户部尚书
34、。故选 A。【12 题详解】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C 项, “张景宪此事与皇帝有争执,遭到批评”错误,原文为: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 ”皇帝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朝廷有不得已的地方。 ”故选C。【13 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
35、、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始:刚;即:就;固:本来;方:刚;稔:丰收;而:但;乃:竟然;甚:严重。【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张景宪,字正国,河南人,因为父亲张师德的恩荫被任命为淮南转运副使。山阳县令郑昉贪赃数额极大,他的亲戚又多为显要人物。张景宪揭发并立案查办,把他流放到岭外。贪污的官吏都望风引退。张景宪移任京西、京东转运使。王逵
36、在郓州,专门抓住官员的短处,随意按照他的要求索取贿赂,张景宪上奏他的罪恶,将他编管在宿州。熙宁初年,张景宪任户部副使。韩绛修筑抚宁、罗兀两座城,皇帝命令张景宪去视察。他刚接受诏书,就说城不能守,本来不必等到那里然后知道。不久,抚宁陷落。张景宪到延安,上奏说:“罗兀是遥远的孤城,凿井不见水,将凭借什么防御?臣在路上,所见士兵劳苦百姓困乏的情状不止一次,请求罢去这种徒劳的工役,废弃无用的城,严厉戒饬边关将领作守备之计。朝廷叫边州招降羌族人,给他们金帛、官爵,恐怕狡猾的羌人多诈,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能成为敌人的内应,应当赶快停止这件事。 ”陕西转运司建议,想限定半年为期让百姓向官府交钱,而用纸币交子兑
37、换。张景宪说:“这办法能在四川实行,如果实行在陕西,百姓将无法生活。 ”其后朝廷最终没有实施。加官为集贤殿修撰,担任河东都转运使。议论的人想把河东分为东西两路,张景宪说:“本路的土地肥沃的和贫瘠的相混杂,州县的贫富也不同,正应该有无相通,分立两路不利。 ”议论就停息了。改为瀛州知州,上奏说:“近几年多收成不好,百姓累年拖欠租税。今年刚有小丰收,而官吏督促百姓一并偿还,道路上流言纷纷,这祸殃竟然比荒年更严重。请朝廷加以宽缓年限。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便向下传递这意思。元丰初年,知河阳。当时朝廷正讨伐西南蛮,张景宪入朝辞别皇帝赴任,因此进言说:“小丑跳梁,大抵是边境官吏烦扰他们的缘故。而且他们的
38、巢穴在地形险阻的地方,如果调动军队远征,万一粮饷接继不上,那么我军就要受困了。 ”皇帝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朝廷有不得已的地方。 ”第二年,改为同州知州,以太中大夫去世,年七十七。张景宪在仁宗时任部使者,当时吏治还比较宽,他却多次揭发指摘他人的罪行;等到熙宁以来,官吏用法严急,张景宪反而用宽大的措施来补救。当新法实行时,不弹劾一人。他为官不怕权贵,不是公事不到宰相门上。对自己保持信念,对人很少称赞。他母亲死了,他一夜之间须发尽白,世人以此称道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秋 尽 杜甫秋尽东行且未回 ,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
39、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注: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 “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B. 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 “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C. 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D. 用
40、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E. 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15.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D 15. 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 、 “寄” 、“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对亲友的怀念。 “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只身漂泊
41、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 。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B 项, “淡
42、泊洒脱的品格”错误, “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 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 “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D 项, “全诗没有直接抒怀 ”错误,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1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
43、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两句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特别是“未回” 、 “寄”形象别致突出这种内心的郁闷与愁苦。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两句运用袁绍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和人生苦闷的态度。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两句则是突出一种读亲友的无限怀念。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句,直抒胸臆,彰显出自己长期漂流在外的苦闷与无奈。点睛:解答诗歌情
44、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8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45、_,_,_。 ” (3) 琵琶行中, “_,_”两句通过写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独自酌酒,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苦闷。(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谣诼谓余以善淫 。【答案】 (1). (1)于嗟鸠兮 (2). 无食桑葚 (3). (2)剑阁峥嵘而崔嵬 (4). 一夫当关 (5). 万夫莫开 (6). (3) 春江花朝秋月夜 (7). 往往取酒还独倾 (8). (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
46、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嗟”“葚”“崔嵬”“蛾眉”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目前,蔡英文与民进党的策略很清楚,在台湾内部没有形成集体意志前必须与大陆虚与委蛇,目的是争取战略时间来完成民进党所谓的“台独” 。入冬后的北京,雾霾如影随形,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普通人没有办法在“要命的空气中”独善其身。窑洞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冬温夏清,住着舒适,节能。传统的空间又渗透着与自然的和谐,相互的外观在建筑美学上别具匠心。昆明是冯至一生中最怀念的地方。在那里,以冯至为纽带的的文化沙龙为风雨如晦的抗战年代点亮一盏明灯。正与东食
47、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马河声初学楷书,秀美湿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名鹊起。后来又习画,悟性颇高,其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真迹难解难分。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独善其身:指修身养性,保全已身,不管世事。现指只顾自身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此句将词语片面的理解为“保全”的意思;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太子孝顺,不是冬暖夏凉;风雨如晦: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愀然作色: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难解难分
48、: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用在此处不恰当。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在现代作家群中,张爱玲被认为是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由于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她成为研究热点,她的作品也不断被搬上银屏。B. 创建研究性大学必须建立更加开放的办学方向,深化与世界各国的著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加强各种类型合作平台的建设。C. 随着“齐鲁顺风车大联盟”活动不断进行,最近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从 2月 15日到 18日,短短 4天时间已经陆续有近 200多名新成员加入。D. 财政部加大对重大财税
49、政策执行的监督力度,从公务消费人手,坚决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省下来的钱用在为民谋利的“刀刃”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 项,成分残缺,删去由于;B 项, “建立方向”搭配不当,“建立模式” ;C 项,不合逻辑,删去“近” “多”其中一字。1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教。B. 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好。C. 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有激情、有智慧,凡事都会一马当先,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奖。D. 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