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4 页)2010 年推荐生选拔测试语文试题第一卷(18 分)一、语言基础知识(9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洗涮(shun) 亵(xi)渎 应(yng)运而生B摘(zhi)要 创伤(chung) 卓(zhu)尔不群 C札(zh)记 星宿(xi) 苦心孤诣(y)D剖(po)析 手拎(lng) 恬(tin)不知耻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山青水秀 老生常谈 纷至沓来B.墨守成规 计日程功 顾名思义C.委曲求全 绵里藏针 貌和神离D.仗义执言 一张一驰 焕然一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
2、项是( )A.一位铁路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铁路公检法体制改革最难的就是公安改革,涉及的人数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B.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C.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D.近年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高。我们从来没有去招惹任何人,但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却甚嚣尘上。二、文言文阅读(9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膑生阿鄄之间,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
3、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4、“夫解杂乱纷纪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矣。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4 页)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
5、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驰逐,用马车竞赛;重射,设重金赌注。 及临质,此指比赛即将开始。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君
6、弟:您只管B. 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率领C. 士卒亡者过半矣 亡:死亡D.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白:告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田忌欲引兵之赵B. 坐为计谋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C.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 乃弃其步军D. 请救于齐 与齐战于桂陵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田忌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膑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用上等马与对方的中等马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比,结果一负两胜,赢了齐王千金。B庞涓曾与孙膑同学兵法,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因忌恨孙膑,设计断其双足。在马陵之战中,庞涓在消灭齐军
7、士卒过半的情况下,终因过于自信,兵败自刭。C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认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结局,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第二卷(32 分)7、将上面文言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荒于嬉;行成于思, 。 (韩愈进学解 )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4 页)敏而好学,
8、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公冶长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身无彩凤双飞翼, 。 (李商隐无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任选 4 个,4 分)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卫灵公当: 让: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论语 卫灵公 善: 利: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泰伯 弘: 已: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9、。 ” (论语 学而弟: 鲜: 10、亲爱的同学,现在的你正坐在考场内,今天是检验你的学习成果的考试日,请你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以之明志。 (4 分)上联:学海泛轻舟才思奔涌笔底下联: 1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4 分)春 之 怀 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
10、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合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
11、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 “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4 页)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
12、?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1) 、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描绘了从冬末冰雪消融到春天春光明媚的整个过程。 B.本文用桃花攻陷山村水廓,柳树控制皇室御沟民间江头,说明春天的到来出 人意料又势不可挡。 C.本文用小羊感到多汗,孩子感觉到风筝飞腾,患风痛的腿感到舒活,千千万万素手感到水的血脉,说明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快乐。D.为了思路的清晰,作者特意在每一段都设置了一个领起句,使得全文一气呵成。(2) 、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作者用诗一般的笔触,多角度、多色彩、多层面地描绘
13、了春天的妩媚与温情。B. 第 4 段关于春天名字由来的描写,作者更是构想独特,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和冲击。C .“冷脸” “荒村” “枯梗”等残败的意象选择与文章欢快、明媚的风格不太协调。D. 文章先扬后抑,到最后才真正表露出其写作意图,随即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3) 、张晓风写春,用语巧妙,请简析以下两句话的妙处。 (4 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2 分)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2 分)(4) 、文章以“春之怀古”为题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4 分)答案1、选 C(A 应yng 运而生
14、;B 创伤(chung)D 手拎ln)2、选 B(A 山清水秀 C 貌合神离 D 一张一弛)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4 页)3、选 D (A 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此处使用对象不当,且不能与素质搭配。B 项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C 项耸人听闻,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事,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4、选 A(B 项,将,使孙膑为将;C 项亡,逃亡;D 项白,露出白色木质部分)5、选 C(A 代词,他/动词,到;B 介词,替/动词,修筑 D 向/在)6、选 B“消灭齐军士卒过半”是庞涓的推断,并非事实。7、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兵
15、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8、默写:业精于勤 毁于随不耻下问留取丹心照汗青非宁静无以致远长使英雄泪满襟心有灵犀一点通9、面对 谦让使好 使锋利宏大抱负 停止顺从兄长 很少10、示例:考场竞风流创意蕴藏心中(注意给定上联的词性和结构,字数相同)11、 (1) 、B A 没有写全过程。C 通过这些表明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D 没有在每一段 (2) 、C “不太协调”错,用这些意象就是要与其它意象对比,以突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巧用比喻,既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如虹的气势(1 分) ,又表现了春天因人们的虔诚企盼与祝祷而显得更加美
16、丽(1 分) 。巧用比喻和拟人(1 分) ,突出表现了春天里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1 分) 。(4) 、首先涵盖全文,提醒读者作者描绘和怀念的是已经远离我们的古时美丽的春天(1 分) ;同时又委婉含蓄地表示了对现在春天的不满(1 分) ,引导大家探讨其根源:环境的污染使得春天已不再美丽(2 分) 。附参考译文: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
17、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 ”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
18、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兵。齐威王要让孙膑担任统帅,孙膑推辞说:“遭受重刑的人难当重任。 ”齐王于是让田忌担任统帅,而让孙膑担任军师,坐在有篷盖车中,为齐军出谋划策。田忌要率领齐军直奔赵国,孙膑说:“理乱丝只能用手徐徐解开,不可紧握拳头使劲;排解斗殴2010 年推荐生测试语文试题(第 6 页 共 4 页)也只能好好的劝解,不可插手帮打。现在魏赵两国交战,魏国的精兵必定全部用在国外,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您不如率兵快速直奔大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的真正空虚之地,魏国就一定会舍弃赵国而前来自救,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下子解除赵国被围的局面,同时消弱魏国的力量。 ”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魏军果然撤离
19、了赵国都城邯郸,与齐军在桂陵打了一仗,结果田忌大败了魏军。又过了十三年,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 ”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 ”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