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483577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基础习练(8)一、选择题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 14N、 13C、 18O 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D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解析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这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分子数相同,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同,故质量不同,A 项错误;分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B 项错误;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C 项错误;分子数相同,又14N18O 和 13C18O 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同,且 1 个 14

2、N18O、1 个 13C18O 分子的中子数都为 17,D 项正确。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微粒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C )解析 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无关。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B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 Fe3 溶液中的少量 Al3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DAl(OH) 3中混有少量 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后过滤解析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均不能溶于弱碱(氨水)中。4、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错误

3、的是( C )A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存放于低温避光的地方B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液封的棕色试剂瓶中C碘易升华,盛放在有水的棕色广口试剂瓶中D浓盐酸易挥发,盛装在无色密封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解析 碘单质应盛放在广口瓶中,但瓶中不能加水。5、(2018武汉平原中学高三月考)核内中子数为 N 的 R2 离子,质量数为 A,则 n g它的氧化物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A (A N8) mol B (A N10) molnA 16 nA 16C( A N2) mol D (A N6) molnA解析 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RO,则 n g 它的氧化物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N8) nA 16

4、mol。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已知冰的熔化热为 6.0 kJ/mol,冰中氢键键能为 20.0 kJ/mol,假设 1 mol 冰中含有 2 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 15%的氢键B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电离度为 , Ka 。 c 2c 1 若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则 CH3COOHCH 3COO H 向左移动, 减小, Ka变小C实验测得环己烷(l)、环己烯(l)和苯(l)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3 916 kJ/mol、3 747 kJ/mol 和3 265 kJ/mol,可以证明在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D已知:Fe

5、2O3(s)3C(石墨,s)= =2Fe(s)3CO(g) H1489.0 kJ/mol,CO(g) O2(g)=CO2(g) H2283.0 kJ/mol,C(石墨,s)O 2(g)=CO2(g)12 H3393.5 kJ/mol。则 4Fe(s)3O 2(g)=2Fe2O3(s) H1 641.0 kJ/mol解析 A 项,已知 1 mol 冰中含有 2 mol 氢键,冰的熔化热为 6.0 kJ/mol,而冰中氢键键能为 20.0 kJ/mol,假设冰融化时,冰的熔化热全部用于打破冰的氢键,由计算可知,其熔化热至多只能打破冰中全部氢键的 15%6.0(20.02)100%15%,正确;B

6、项,电离常数 Ka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错误;C 项,若苯分子中有独立的碳碳双键,则苯应是环己三烯。环己烯(l)与环己烷(l)相比,形成一个碳碳双键,能量降低 169 kJ/mol,而苯(l)与环己烷(l)相比,形成三个碳碳双键,则能量应降低 169 kJ/mol3507 kJ/mol,而实际测得苯的燃烧热仅为 3 265 kJ/mol,能量降低了 3 916 kJ/mol3 265 kJ/mol651 kJ/mol,远大于 507 kJ/mol,故说明苯分子不是环己三烯的结构,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双键,正确;D 项,根据盖斯定律,由()62 可得 4Fe(s)3O 2(g)=2Fe2O3(s

7、) H1 641.0 kJ/mol,正确。7、为了探究温度、不活泼金属杂质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编号 m(Zn)/ 0.1 molL1 温度/ m(CuSO4)/gg V(H2SO4)/mL 1.0 10.0 25 0 1.0 10.0 t 0 1.0 10.0 40 0.2 1.0 10.0 40 2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C )A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大小可能是B选择和实验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 t25C根据该方案,可以探究温度、固体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速率越大解析 实验和是为了探究温度对反应

8、速率的影响,此时 t40;实验和是为了探究不活泼金属杂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和是为了探究不活泼金属的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由分析可知,A、B、D 三项均错误。8、已知室温时,0.1 molL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溶液的 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107D由 HA 电离出的 c(H )约为水电离出的 c(H )的 106倍解析 根据 HA 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 c(H )0.1 molL1 0.1%10 4 molL1 ,pH4,A 项正确;升高温度,HA 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c(H )

9、增大,pH 减小,B 项错误;平衡常数K 110 7 ,C 项正确; c(H )酸电离 10 4 c H c A c HA 10 410 40.1 10 4molL1 ,所以 c(H )水电离 c(OH )10 10 molL1 ,前者是后者的 106倍,D 项正确。9、分子式为 C4H2Cl8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B )A10 种 B9 种C8 种 D7 种解析 分子式为 C4H2Cl8的有机物可以看作 C4H10中的 2 个 Cl 原子被 2 个 H 原子取代,C 4H10结构中,属于直链正丁烷的结构中,2 个氢原子有 6 个位置;属于支链异丁烷的结构中,2个氢原子有 3

10、个位置,因此该分子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9 种,B 项正确。10、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一定要插到液面以下的是( C )制备 Fe(OH)2时,将 NaOH 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向 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用的胶头滴管A BC D解析 Fe(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制备时,要将盛装 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FeSO4溶液中,再挤出 NaOH 溶液;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为防止生成的 H2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要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稀酸中;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蒸馏烧瓶

11、的支管口处;用乙醇制备乙烯时,要在 170 时进行反应,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混合液中;向 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胶头滴管不能插到液面以下。11、对三联苯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工业上合成对三联苯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对三联苯分子中至少有 16 个原子共平面C对三联苯的一氯取代物有 4 种D0.2 mol 对三联苯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 5.1 mol O2解析 A 项,该反应可看作是中间的苯环上对位的 2 个 H 原子被苯环取代,正确;B 项,对三联苯分子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子有 8 个( ),再加上其中一个苯环上的另外 8 个原子,所以至少有

12、16 个原子共面,正确;C 项,对三联苯分子中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 H 原子,故其一氯取代物有 4 种,正确;D 项,对三联苯的分子式为 C18H14,则0.2 mol 对三联苯完全燃烧消耗 O2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4.3 mol,错误。(18144)二、非选择题(2018广东信宜中学高三月考).工业上可用 CO 或 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温度/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500 8002H 2(g)CO(g)CH 3OH(g) K1 2.5 0.15H 2(g)CO 2(g)H 2O(g)CO(g) K2 1.0 2.503H 2(g)CO 2(g)CH 3OH(g)H 2O(g) K3(1)根据反应与可推导出 K1、 K2与 K3之间的关系,则 K3_ K1K2_(用 K1、 K2表示)。500 时测得反应在某时刻,H 2(g)、CO 2(g)、CH 3OH(g)、H 2O(g)的浓度(molL 1 )分别为 0.8、0.1、0.3、0.15,则此时 v 正 _v 逆 (填“” “” “” “v 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