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项目的 BIM 技术应用报告从 3 月到 10 月,不知不觉间半年已过,可是 BIM 技术在项目上的运用情况并不乐观。随着越来越对 BIM 技术的深入了解,BIM 技术不单单只是建模和模型运用,更像是个庞大的体系。简单来说 BIM 技术就是工程实体建造前的虚拟预演,但想要做得好又要产生价值,其复杂程度于工程实体建造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BIM 技术是大势所趋,未来 5-10 年内更是项目的门槛,这点我们在如东文体中心项目的投标上可见一斑。一、BIM 技术单点应用能产生的价值并不多(碰撞检查除外)有些运用价值在丰富的工程经验面前会脸红。三维场地布置,这项功能很好很实用,所有的塔吊、升降机、钢
2、筋加工棚等一目了然,但我们的技术总工一张 CAD 总平面图看的也很清楚。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建立模型,然而不如一张 CAD 总平面图快捷实用。然而在国外,他们将三维场地布置和 GPS 定位追踪结合,在工人的门禁卡内设置追踪定位系统,这样危险源的规避得到了很好地实时监控,安全监管得以有效保障。所以有些BIM 技术的单点运用确实能大放异彩,但未曾透露这背后的代价。二、BIM 技术运用条件苛刻不是你想干啥就干啥。“明天,我 3 区要打混凝土了。什么?模板还没立啊?”我们在项目上运用 BIM 技术时碰到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有些 BIM 技术的运用是一环扣一环,有些 BIM 技术运用则是要同时进行。举个
3、例子:碰撞检查。我们在自学过水电安装建模的一段时间后,开始建立部分水电模型然后放到土建模型中做碰撞检查。一检查,爆炸了!一个小区域内就有 256 处的碰撞。后来发现,一些碰撞是因为甲方改了图纸,一些碰撞是因为自己的建模缺陷,更有大部分的碰撞是因为模型没对准!每多一个步骤,我们就要进行一次检查和校核。 那么问题又来了,非专业出身的我们自己建模到底能查出多少真正的水电图纸错误?每一次甲方的调整我们都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都浪费在了陪甲方“过家家”。三、BIM 技术对人员要求素质过高我只想安静地建个模,你却还要我做视频。借鉴中建的 BIM 技术部门的模式,BIM 部门分为技术组和商务组。技术组:成熟
4、性 BIM 应用人才至少需要 2-3 年的施工经验以及 1-2 年的软件使用经验,这类人是市场上最缺乏的,也是项目上最需要的。我们缺乏应有的时间成长。商务组:在懂得相关工程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会传媒广告等专业的软件技术,如专业的 PS、3DMAX、AE、MAYA 等软件。据市场价调研,招投标 BIM 应用视频价格具体在 150RMB 到 200RMB 区间每秒,单纯做视频都能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润。我们部门没有分组一边做技术一边做商务,什么都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四、BIM 技术现场推动困难高度透明化,明显内在需求不足。我们曾在现场推行过一段时间的 BIM5D 手机端,可后来渐渐无人问津。软件略微
5、繁杂的操作着实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部分功能也与原有微信管理群有所冲突。但最主要还是一些管理问题的高度透明化,让一些使用者很不开心。人都是要面子的,明明可以私下解决的小事,却要被硬生生被搬到台面上。久而久之也就没人用了。五、BIM 技术运用阶梯式发展想要一步登天不是不可能,但摔下来就是死。大大小小的 BIM 论坛和会议,我们也参加了不少,理论水平已不输某些吹牛的专家,但不能一蹴而就着实是所有专家的共识。不是谁都能一上来就能创造奇迹的,能创造奇迹的都是幸运儿。即便是幸运儿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创造奇迹,按照通常领导们的一贯尿性,于是乎创造奇迹便成了常态,不能创造时,就只能等死。史玉柱的巨人大厦就是个
6、很好的证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IM 技术运用的发展也逃脱不了硅谷技术成熟度曲线规律,早期的投入没有产值是正常现象,事实也证明没有那个同行的建筑企业能在人员匮乏、前无基础后无指导、单靠自学的情况下,完成新技术的产值转化。总结:恕我直言,我们公司还没达到 BIM 技术部门是行政管理部门的水准,当前阶段还是要以技术应用为主,并扩充人员储备。部门领导毫无技术应用经验可言,部门人数劣势也造成应有的职责分工得不到有效监管,纵然三头六臂也难面对如此庞大的城市综合体。(甲方机电合作单位阿科达机电顾问有限公司 9 个人的机电团队 1 个月左右才初步完成地下部分的管线综合调整)。现阶段相关政策和标准还未能出台,BIM 技术中心人员匮乏且素质有待提升,不适合整体开展 BIM 技术应用。希望高层领导可以多多关心,主动地去了解BIM 技术,确定适合我们集团公司的 BIM 发展路线,以达到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要求。解决办法参考如何降低企业 BIM 推广的前期资金投入一文。编写人:陈东亮2016 年 10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