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检索与利用说课,图书档案管理 张瑞贤,说课提纲,一、课程设置,二、课程内容,三、课程设计,四、特色与进一步改革,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图书档案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较强的信息搜集与加工、信息服务与利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信息检索与利用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与利用的能力。职业面向定位:与信息相关的咨询岗位。,一、课程设置,2.课程性质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是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学习的基础领域。信息检索是图书馆学、计算机同各专业相结合的一个交叉性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方法课与工具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
2、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理念。,一、课程设置,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中文编目,西文编目,信息服务与用户,电子文件管理,前导课程,后续课程,3.课程位置,一、课程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本岗位 所需要的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具 备工作方法能力、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一、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一、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以支撑项目的教学训练为教学重点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5课程设计思路,二、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原则 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专业适用、结合现实、动态发展”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二、
3、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优点:高职高专的通用教材 内容编排清晰,结构合理缺点:有些浅显,二、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以基于信息检索工作任务设置并以职业行动过程取向的。以信息检索的项目化为载体,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模块:,针对升学和科研,数据库,针对就业,社会实践调查,针对平时学习,实用网站、工具书,三、教学设计,促进课堂 民主化、协作化,教学情境 的创建,“任务” 的 目标性,课堂节奏 的把握,教师角色 转变,三、教学设计,2教学手段 综合应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演示、视频教学等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建立信息化、虚拟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让
4、学生分小组研究相关课题,寓教于乐,在做中学。 充分利用校内电子阅览室,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检索的乐趣,并掌握各项技能。,3.教学过程设计,归纳,建构,导入,三、教学设计,动手,动眼,动脑,解决问题,学 法 分 析,设 疑?,启发引导,呈现任务,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搜索引擎的分类: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代表性的有搜狐、新浪、网易等。全文搜索引擎 代表性的有Google、百度,也称为“关键词查询”。,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因特网查找相关内容?,http:/,http:/ -恐怖片(注意:减号前必须有一个空格)知识点:设计意图:逻辑命令(+、|、-)的使用 这是本节的难点,先启迪学生思考,再讲解并演示
5、“+、|、-”的用法(结合数学上集合的关系);,通过欣赏、设 疑、实践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感受新知识,接受新知识。使课堂民主化、协作化 ,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归纳总结,通过学生归纳、教师归纳总结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提出要求,可调动学生进一步去发现和探究。,4.考核方法 在考核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操方法相结合,理论采用笔试,主要考核学生掌握信息的一些基本知识,信息源的掌握情况;信息检索操作部分采用上机操作的方法,教师给学生一个题目或者项目,让学生分组完成,撰写检索实习报告。,四、课程特色与改革,知识在实践中 得到延续,学生合作意 识得到提高,民主化课堂 得到形成,学生课堂参与 度得到加强,传统的课堂行 为得到改变,学生思维得 到展开,效 果,四、课程特色与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上,采用动态方式,灵活组织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通过网上提交作业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撰写实习周记,了解学生掌握的技巧情况。,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