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中考作文解读,金牌中考总复习,第三部分 写作,金牌中考总复习,第一章 中考作文解读,考情分析,.,1,备考策略,2,3,必备知识,考情分析,考纲要求 1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 3. 命题形式:近几年,广东中考连续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命题形式为导语式命题,即“提示语文题要求”的命题形式。 4命题内容:所命题目均有展现自我、展现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写作范围多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以“我”
2、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读书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为侧重点。 5分值设置:作文分值为50分。,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备考策略 一、中考作文的特征及启示 1. 写作范围的限定性。中考作文不能随意随着作者(考生)的喜好而写,而是有一定的内容和范围限制。为避免作文题的“陌生感”,我们就应做到:扩大感知范围,审清题目含义。 2所用材料的记忆性。考生进入考场,是不能带任何资料的,只能从以前的记忆中去搜索,如果记不太清楚材料,那就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如果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材料储备,就只能坐失良“时”。因此平时就应做到:广泛收集材料,并准确记忆。,备考策略,3写作过程的
3、短时性。中考作文从审题到写作完毕,大约用40到60分钟,时间相对紧张。这就要求平时习作时做到:构思迅捷、书写麻利。 4写作者的学生性和评价者的成人性。中考作文的写作者是在校的初中生,有初中年龄阶段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语言特点。但中考作文的评判者是成人,是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成人的知识、经历、思维、语言等自然有成人的特征。要想获得成人评价者的好感,中考作文就需做到:摒弃学生腔,写作要大气。,备考策略,二、中考作文阅卷过程及启示中考阅卷有别于平时的阅卷,区别在于:阅卷量大、速度快、耗时长。 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三看一感”的阅卷法。 1. 看整体卷面。考场作文,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是书写、
4、卷面、布局。若字体潦草、蝇头小楷、字大出格,或者到处涂抹勾画、墨色深浅不一,或者布局头大尾小、肥瘦不均(头大尾长身子小),肯定好不到哪里。 2看审题立意。主要看文章的审题是否准确,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立意是否鲜明。如审题错误、角度失当、立意不明等,即平时所说的“跑题”,文章也就被判“死刑”,即使再有文采,再丰富新颖,也是“回天无力”。,备考策略,3看选材用料。主要看材料是否切题、新颖、丰富。若选材不能说明观点,则属牵强附会;若材料陈旧、平庸,则俗不可耐;若材料单一,则空洞无力。即使语言优美华丽,也只能是“骷髅穿锦衣不成形”。 4感语言品位。语言是否流畅、严谨、生动、优美,是否有表现力。在浏览作
5、文的过程中即已感知,也就是对语言已经有了基本的评价。所以,作文语言是不能含糊的。从中考作文的阅卷特点来看,中考作文要取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字写清楚。要写规范而不潦草,大小适中,方便阅卷者看清楚。 (2)分清段落。中考作文的段落最好控制在610段,注意段落的均衡,疏密适当,大小适配,文段犹如身段,均衡、协调才美观。开头段和结尾段要照应。,备考策略,(3)铺排好结构。审题、立意,是由文章的结构来表现的,因而结构至关重要。 作文结构上应注意:写好关键句。关键句就是构思时的提纲,它可以让阅卷者迅速了解你文章的结构框架或行文脉络(这是必须的),是阅卷者扫描的重点。关键句的位置,可以在段首、段
6、中、段尾,也可以独立成段(即过渡句)。关键句一定是段中内容或上下段内容的概括。建议将关键句放在段首或独立段。 拟好(补充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拒绝:不写题目;以中性词为题目,如“选择”“感情”等。主张:以判断句式或陈述句式为标题,可化用切题的诗句、歌名、电影名,如“一生情,一辈子”“童年的纸飞机”等。,备考策略, 必要时拟好小标题。在文段内容较含蓄,中心不易快速看出或情节不易划分时,建议大家使用小标题。小标题的形式可以是:序数词、一个词组、一句话、对偶句等。特别注意:几个小标题格式要一致,一定要能涵盖文段的内容。 写活题记。题记是把双刃剑,用活了,如同美人痣;用死了,就成了鼻头上的痘痘。
7、题记可以起到暗示或揭示主旨的作用,在形式上可以引用或摹写诗句、哲理句。写好首尾段。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者重点扫描的区域,它展示着作文立意的高下,体现着作者对命题的理解。常用的形式有:直入式、排比式、写景式等。,备考策略,(4)选好、用好材料。为了避免阅卷者对常用材料多次使用造成的厌倦感,要注意: 避开他人常用的材料,以独特取胜; 发现常用材料中为人所不熟悉的细节,以新颖取胜;把常用的材料诗意化,以文采取胜; 把常用的材料高度概括,以丰富取胜。切忌:自编事例。自编事例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也不用开口闭口幼儿园、小学如何如何,易让人觉得 学生腔太浓,很幼稚;写心理感觉。心理感受写多了,易陷入“隐晦”,误
8、让人认为“跑题”,建议大家该叙事时叙事,该描写时描写,该抒情时抒情,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必备知识,必备知识 一、2017年广东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4550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 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二类卷(4044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必备知识,三类卷(30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四类卷(1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
9、多。五类卷(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必备知识,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必备知识,二、中考满分作文。 1. 2017年广东中考满分作文。 原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窗内
10、,纸墨飘香,茶香萦绕;窗外,细雨濛濛。翻开一卷旧书,扫开心灵的尘埃与躁乱,细细品味,忽然发现:原来,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曾经以为,风景总在远方,风景应当永远是新奇的,曾经以为一本书,看过一遍就算“修成正果”,可是,在百无聊赖之际当我重新回眸过去的书籍时,却重新收获了一份惊喜。小时候十分喜欢诸子百家的著作。经过千秋万代的几度灰劫,春秋战国的风起云涌,捧读它们,就像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促膝欢谈。但我却不甚喜欢老子,一部洋洋洒洒五千余言的道德经都在讲“道可道,非常道”的大道,确又笼统而不具体,“恍兮,其中有象;惚兮,其中有物”,实在是恍恍惚惚,说不清,道不明。于是,我硬着头皮将它读完,随即将,必备知
11、识,其束之高阁,一任时间把他尘封。那时,我只把它视作熟悉国学的一小部分。但上了初中之后,面对考试失利等一系列挫折,当我再次捧读这部道德经时,却意外地觉得它真是一部医治心灵的良药。“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何谓贵大患若身?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告诉了我在生活中淡然面对挫折;那个昔日始终在精神伊甸园前徘徊,却不得其门而入的我突然有了方向。新的收获让我将道德经一读再读,虽然这古老的东方智慧我仍只能窥之于门缝,但已经发现其字字珠玑,一步一莲花,短短一段便有风景。庄子曰:“史实所是,猝而非之。”过去已然熟视无睹的景观,现在却重新珍视。同样一处景物,过去只能欣赏枝叶,现在却要观其全景。曾经的我是古典诗词歌赋的忠实爱好者,诗经全唐,必备知识,诗宋词自是我熟悉的。但是,以前我只关注其著名的只言片语,和让人朗朗上口的音韵、平仄。然而,如今再一次翻读诗词,却发现,读诗,应当读人的情感与思想。花鸟虫蛇固然是天然趣,礼仪人智立的是忠义魂。“长太息以掩涕泪,哀民生之多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至死以苍生为念的情怀才是力透古今的真实原因!诗中的悲欢离合正是作者一字一血要呈现的风景。熟悉之处亦有风景,恰如有回家千遍忽觉此处灯光分外迷人!,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