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课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认识盐的组成。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重点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本节知识点1、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2、中和反应 3、盐的组成 4、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 5、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6、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 7、调节溶液的酸碱性相关知识 复分解反
2、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溶液 p的测定方法:pH 用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测量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得出溶液的 pH。方法技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H 2O,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不是中和反应的方法: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注意在实际中的应用,将中和反应的原理应用于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思维误区中和反应的判断往往忽略了反应物,认为有水生成的反应即为中和反应。对中和反应的实质理解不深,中和反应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在改变过程中往
3、往引起溶液密度的改变,这是易错点。考点分析1、中和反应的判断以及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中考命题的考点,主要考查对中和反应的理解,常见题型为选择题。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医疗方面的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通常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环保进行考查,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简答题。学优中考网 课 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课 型 新 授第 1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利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2、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提出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4、但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 +和 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重 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判断方法。难 点 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的判断关 键 点 正确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H +OH-=H2O教学媒体 仪器和药品:试管、玻璃棒、pH 计、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石蕊、酚酞、石灰水等。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归纳结论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HCl+NaOH=N
5、aCl+H2O2HCl+Ca(OH)2=CaCl2+2H2O盐:例: NaCl、K 2SO4、Ca(NO 3)2、NH 4NO3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的实质: H+OH-=H2O学优中考网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提纲 学生活动 课堂随笔创设问题:当你被蚊虫叮咬时,你通常采取什么措施来减轻皮肤的痒痛?为什么?积极回答,多种答案演示实验:用滴管向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吗?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能否设计一个实
6、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提示活动顺序:猜想各自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规范操作)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根据实验结果,说说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若不正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反思评价:同学们对本实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你们认为哪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最合理,最简便,最有说服力?仔细阅读相关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将方案写在课本方框里。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可行且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自由发言,客观评价活动天地: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仔细分析课本 P124 表中数据,并绘出烧杯中溶液的 pH 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7、(指导学生运用所提供的数据绘制曲线、分析结果)。由此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课堂展示一、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提出问题:为什么之后溶液呈中性呢?H +和 OH-哪里去了?多媒体展示: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的微观过程。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盐酸中的 H+和氢氧化钠中的 OH-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观看动画,分析反应实质,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组展示,把相关知识写在黑板上。学优中考网 导学提纲 学生活动 课堂随 笔归纳总结:既然 Na+和 Cl-不是反应发生的原始动力,反应的关键是:H+OH-结合生成了水,那么,其他的酸和碱之间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吗?这些
8、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呢? 猜 想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现象是: 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与上一个反应的共同点:1、_;2、_;3、_。 结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_。 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与自己的猜想进行对照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反应共同点。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问题:什么叫盐?点拨盐的组成特点: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拓展:比较上述两个反应的生成物,得出盐的概念说明:NH 4+是原子团,它不是金属离子,但可把它看作金属离子。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A、Na 2O B、Mg(OH) 2 C、H 2SO4 D、NH 4Cl E、Na 2CO3
9、根据盐的定义正确理解并判断小结: 1、我的收获2、我的困惑据各自学习情况如实进行总结练习:化学助学相关题目学优中考网 课 题 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课 型 新 授第 2 课时 第 周 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和反应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正确判断一些中和反应,但对于中和反应的应用认识不多,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应定位在中和反应的应用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把中和反应应用于实践中去。重 点 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难 点 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去解决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
10、实际问题。关 键 点 关于中和反应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材料收集。教学媒体 相关课件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组内交流、合作探究相关内容板 书 设 计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1、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3、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三、酸和碱对生命活动的意义学优中考网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第二课时)导学提纲 学生活动 课堂随笔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H 2SO4+NaOH=HNO 3+Ca(OH)2=MgO+HCl=HCl+AgNO 3=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它与复分解反应的关系是_。认真书写小组互改创设问题:你能帮帮他们吗?1
11、、酸性土壤不适宜种植,农民发了愁。2、化工厂排放碱性污水,鱼儿遭殃。3、小红不小心将稀盐酸溅入眼中。思考讨论相互交流展示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课件)仔细观看,知道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中和反应的应用1、 中和反应应用于医药卫生说明:人体体液必须维持正常的 pH 才能保证人的正常待生理机能。人体体液的 pH 超出范围,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需通过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调节人体体液的 pH 例: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食物消化。若盐酸过多,人会感到胃不舒服。有下列几种物质:NaOH Ca(OH) 2 Al(OH) 3 NaHCO 3 你认为可以用途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
12、物有( )A. B. C. D. 了解中和反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2、利用中和反应改良土壤的酸碱性说明:植物的生长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酸性太强(pH8)作物难以生长,因此需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例题: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了解中和反应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完成例题学优中考网 3、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工业废水工业废水酸性或碱性超过环保标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需加入酸或碱性物质,调节废水的 pH 在标准范围内。例题:某化学试剂厂 A、B、C、D 四个车间排放的
13、污水中,分别含有污联系生产实际,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染物 CuCl2、HCl、Na 2CO3、NaOH 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将 A 的污水与 B 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将C 的污水与 D 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试推断各车间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A_,B_,C_ ,D_。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_。写出各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一反应池_;第二反应池_;第三反应池。_。讨论完成相关题目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OH-H 2O 反应后 H 和 OH-结合生成中性的水,溶液的酸碱性也伴随改变。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中和反应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或 pH 大小。例:经测定某种溶液的 pH=4,要使溶液的 pH=6,需加入下列哪种溶液( )A、pH=2 的溶液 B、 pH=7 的溶液 C、 pH=10 的溶液 D pH=4 的溶液学会溶液酸碱性的调节挑战自我:完成课后练习,检查一下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独立完成,小组互改,班内交流回顾与反思:回忆一下,探索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反馈练习:化学助学相关内容学优中考网 学 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