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优中考网 25.有的人教学目标:1深入思考诗歌的深刻内涵;2体会诗歌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3诵读作品体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理性思考。教学重点: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2体会诗歌中多重对比的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建议:有的人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不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在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中,阐扬了某种人生哲理。诗歌融情于理,并采用了多重对比的方法,颇具意味。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诗歌的特点加以点拨,并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指导:1阅读巴金的作品:忆鲁迅先生(19491979 散文特写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2熟读臧克家的诗
2、有的人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他早在 30 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 ,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他曾以不可遏制的激情,投身于抗日战争,他的作品像火焰一样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解放战争时期,他创作了大量政治讽刺诗,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 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 13 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二、导读1 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学优中考网 2 教师配乐朗诵全诗(要求学生标出诗中对比句) 。3 明确诗歌对比手法的运
3、用,全体学生齐读诗歌。三、导学1这首诗的小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请大家快速默读全诗,看一看诗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2同桌互相交流、相互补充。3有感情朗读。 (注意爱憎情感的表达)4讨论以下问题: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诗句中两个“死”字、两个“活”字的含义有何不同?点拨:前一个“活”是指“肉体的生存” ,后一个“活”是指“精神的永存” ;前一个“死”是指“精神死亡” ,后一个“死”是指“生命结束” 。2)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使你联想到了什么?点拨:“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 ,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想起他“我好象一
4、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的话,感受到鲁迅对人民的爱的执着。3)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点拨:“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能唤起我们读鲁迅野草题辞时的激动。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会使我们联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境。5上面提到的那些诗句已经写出了对鲁迅的纪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吗?诗中为何要给我们刻画另一类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6这首诗是从哪几方面将两种人进行对比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7分组朗读(一组同学读每节诗的前两行,另一组同学读每节诗的后两行) ,再
5、次体会对比的作用。8讨论:把这首诗的题目改为鲁迅赞或纪念鲁迅好不好?为什么?点拨:以有的人为题更含蓄,更为重要的是以有的人为题,大大扩大的诗歌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四、小结学优中考网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的人永生,压迫人民的人速朽。这种人生观念在诗人心底是深刻的,早在 1936 年鲁迅逝世时,他就写过这样的诗句:“死的是肉体/你的精神已向大众心底去投生!” (喇叭的喉咙吊鲁迅先生 )五、布置作业:背诵全诗并自制录音带,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臧克家的诗是酝于抒情之中的诗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
6、过一个精辟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 。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观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结论。 有的人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这首诗把人生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诗文又是那么潇潇洒洒,句句都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人生真谛。二、导读1学生自由诵读,形成整体印象。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朗诵的节奏和爱憎情感。3同桌互读,要求学生对同桌的朗读进行简单的评价。三、导学1请同学注意这首诗的副标题,从诗中找到与其相照应的语句,并联系鲁迅的创作说明根据。1)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
7、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2)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学优中考网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一切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题辞 )小结:朱自清对臧克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知道节省文字,运用比喻,以暗示代替说明。
8、 ”在有的人中这一特色有相当的显示。2 有的人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不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在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中,阐发了某种人生哲理。诗歌中的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点拨:诗歌的对比着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两种人迥然不同的表现,另一个是人民对这两种人截然相反的态度。3自由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4阅读诗歌领会作者的用意是十分重要的,但这并不是我们学习诗歌的全部。阅读诗歌,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对作品有更为深刻的体会。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读,并从中找出你比较喜欢的语句,最好能说一说你欣赏它的理由。(学生默读后讨论、交流,教师点拨)1)问题预想 1:“有的人活着,他已
9、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点拨:死生乃是自然规律,不可逾越,也无法逃避。古往今来,多少哲人和诗人对此惆怅过,悲叹过,思考过,议论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生死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一种生死观, “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生死观。而诗人则彻底抛开生死的自然状态,把它幻化为意识形态。生死的界限变做道德的、审美的判断。于是,有的人生即死,有的人死即生。这在科学上是不可思议的,在艺术上确是真实可信的;这里情感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2)问题预想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点拨:诗句生动再现了某些人的丑恶嘴脸,在噪与静的对比中使人物的精神跃然纸上
10、。3)问题预想 3:“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点拨:诗句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有的人”的险恶而可笑的用心,极具讽刺意味。4)问题预想 4:“后三节”学优中考网 点拨:“后三节”诗酣畅淋漓,在对比中体现人民的爱憎,这也是对人生价值最客观的评价,阅读这些诗句无异于一次灵魂的净化。小结:臧克家对他的诗歌的风格,作了十分精炼、准确的概括,即“严谨质朴,凝炼含蓄,沉郁顿挫。 ”对这个诗风的形成,克家十分珍视闻一多的影响,他说:“他(闻一多)的死水中的那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和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的极富感染力的诗篇是学习的榜样。 ” “在他(闻一多)的指导下,我学习着怎样想象,怎样造句,怎样去安放一
11、个字。我不甘心于艺术上的平庸” ,臧克家在诗歌创作中常常为了一个字的推敲,一个人踱尽一个黄昏。5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及语言。四、导练阅读臧克家的诗三代 ,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1942 年简析:臧克家的抒情短诗向来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这首作于抗战期间的小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全诗由三个排比句组成,共有二十一个字,没有任何的修饰与形容。然而,诗人紧紧扣住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个独特的角度,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今天“在土里洗澡”的“孩子” ,到了明天,就改“在土里流汗”了,而那时,“爸爸”也早已年劳力衰,榨尽了身上的血汗,
12、又将“在土里葬埋”了。诗人感慨无限而又深藏不露,下笔简洁质朴而又内涵深厚。五、小结阅读臧克家的诗,往往被它的质朴、深刻、真诚,以及火一样的激情所打动。正如有人在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您的为人和您的诗一样,像清澈见底的涓涓流水那样清纯,像春天和煦的阳光那样明快,像林中美丽候鸟那样爽朗,像一团火那样灼热、那样别有风韵,像一幅古朴的油画那样质朴、真诚。 ”学优中考网 五、臧克家经典作品推荐:老马 、 罪恶的黑手第三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可以引导学生朗读鲁迅先生的自嘲一诗,引人对鲁迅先生高尚人格和光辉精神的评价,带人新课时的学习。 二、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1
13、听朗读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的体裁是怎样的? 明确:这是一首抒情性的自由诗。 3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4请学生用图示法将各个诗节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明确:图示的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把握主要内容即可。 注意,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 ,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两种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诗节分别与上面三个诗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两种不同结局。 四、品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 2品读诗歌内容,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如
14、果将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直接点出,在表达效果上会有什么变化? (3)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诗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但每一次对比的角度是不相同的。请大家细读课文,讨论各诗节对比的角度各是什么。 明确:第 1 诗节:两种生死观的对比。 第 24 诗节:两种人对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 57 诗节:两种人不同结局的对比。 3品读诗歌语言,要求学生体会以下语句的修改的妙处。 这首诗在选人语文教材时,曾经臧克家修改,请大家看下面几例: (1)原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学优中考网 改句:有的人把名字刻人石头,想“不朽” 。 明确:这样改不仅笔墨
15、精练了,更重要的是改后愈加准确、形象、深刻。试想, “刻在”和“刻人” ,深度不同, “刻入石头” ,形象地表现了这些人妄图“不朽”的痴心梦想。 “不朽” 加引号,更显讽刺意味。修改后的“石头”之后,以逗号点开,句末的“头”(t6u)与 “朽”(xu) 押韵,使语句具有音乐美。 (2)原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从民把他摔倒。 改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从民把他摔垮。明确:“倒”和“垮” ,两个动词在程度上有差别:“倒”者未必垮;“垮”者必倒。 “垮”比“倒”在程度上更进一层,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满腔愤恨之情。此外,这样一改, “垮”(ku)与下句的“人民永远纪住他”中的“他”(t)
16、字也同韵。 (3)原句: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民永远纪念他 改句: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民永远记住他。 明确:“当”与“作” ,属同义词。这里之所以修改,主要可能是从平仄角度考虑的。原句中的“当”(dng)属平声, “当”字前后的“民”(mn)、 “牛”(ni)字皆平声,转用一 仄声字“作 ”(zu),可使诗的语言更富抑扬顿挫之感。 “纪念他”改作“记住他” ,在感情深度上也有显著的不同。 4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诗歌,对诗歌当中其他语言运用精妙的地方加以品味。 五、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的具体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能够读出各节的真实感情。 朗读示例:有的人
17、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 / 还活着。 3在教学时注意,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来朗读,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感情。对于其他诗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朗读,教师指名部分学生朗读,以检查效果。 六、学习迁移 学优中考网 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文后的题目。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发出了贩通电报,荟萃了一夜的行李,第十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 日上午 10 时船靠 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青年男女将要破裂似的心肺与紧握的拳
18、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这篇散文怀鲁迅是郁达夫的一篇纪念鲁迅的散文,题材与有的人相似,表达的感情也基本一致。年年它哪些是记叙,哪些是议论,它的议论与本诗的议论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三段和最后一段是记叙,其余三段是议论。诗中的议论具体、生动、形象,而本文中的议论相比之下就显得抽象。学优中考网 学 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