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杜甫诗三首知识与技能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轨迹和“诗史”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望岳: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春望:感受诗人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情感。3 石壕吏: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难点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1杜甫的画像。2 “安史之乱”的资料。2 课时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由于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因而被称为“诗史” 。同学们曾经读过一些这位大诗人的作
2、品,本课我们将学习他的三首诗,看看他的诗在写作上有哪些变化。杜甫(712770 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35 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攻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严武再任西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战乱,因而能够体会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
3、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 。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采。1开元二十四年(736 年),24 岁的诗人开始了一种“裘马轻狂 ”的漫游生活。 望岳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时期,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2公元 755 年 11 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 发动兵变 ,次年
4、 6 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 7 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 即位(庙号肃宗) ,立即从漉州( 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到沦陷的长安,直到 757 年 4 月才逃脱,到达时在风翔(今陕西凤翔) 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 、 哀王孙 、 悲陈陶 、 悲青坂 、塞芦子 、 哀江头 、 对雪和春望等名篇。 春望写于 757 年 1 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 “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3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了战乱
5、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 ,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起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哀妇怨声载道。著名的“三吏” 、 “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4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每句字数不等,但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也有杂言的。古体诗押韵较宽,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古体诗不讲对仗,而且不求工整,不避重字。律诗的格律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有如下规定:(1)限字句。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定韵脚。双句必须押韵,通
6、常押平声韵,只许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也不能用相同的字押韵。(3)对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规定,一般按照对仗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处理,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讲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首尾两联则可对可不对。绝句每首四句,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和押韵规则上和律诗完全一样,但在对仗上比律诗灵活,可以整首对仗,也可通篇不对仗。(一)望岳1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 736 年,是杜甫 25 岁时初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2课文分析。(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首两句写泰山高峻雄伟。泰山如此雄伟,青翠的
7、山色望不到边际。诗句先写对泰山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这是对泰山的远望。(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成黄昏与白昼。中间这两句写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 “割”字尽现其锐。这是近望。(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这两句为遥望,写泰山给诗人的感受空阔可括尽天地。(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前六句极写泰山高远之极,末两句更进一层,发出高唱: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是作者望岳而生登临峰顶之意愿,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8、、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3小结。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登岳的意愿。这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二)春望 。1了解背景。望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二十年后,世事变化。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年)三月,杜甫看到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后的长安就写下了这首 春望 。 “春望”是作者所看到的长安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感情。2课文分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即写春望所见:京都沦落,长安一片残破景象,但大好河山依然存
9、在;长安城内又是春天了,草木遍地苍苍,此间包藏着诗人沉重的慨叹。(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颔联写望见花鸟时的心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由于感慨时政,国都残破,与亲人离别之恨,反而使诗人对花流泪、闻鸟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颈联是对感时恨别的进一步发挥:自“安史之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值万金啊!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写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白发更见稀少。用手去搔,越来越短,短得几乎连发簪都插不住了。 “白发”为愁所致,
10、“搔”为解愁,结果“更短” ,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年老力衰,则更增一层悲哀。3小结。这首五律结构严谨,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语言精练而生动,爱国、思家、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成为一千二百余年来脍炙人口、历久不衰的名篇。4手法分析。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又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叫作“对偶” 。请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军队全力平叛并取得一些胜利。公元 758 年,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
11、攻安庆绪(安禄山之子 )所占的邺郡(现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河南省孟县西) ,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三吏” 、 “三别” , 石壕吏就是其中的一篇。现在,让我们随着杜甫走进那个时代,重睹那一页历史。1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的情节。2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3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
12、诵。(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第 516 句写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第 1720 句写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多媒体显示:开端(第 14 句):“致词”的由来;发展(第 516 句):老妇苦叙不幸;高潮(第 1720 句):老妇自请应役;尾声(第 2124 句):作别老翁。(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3)诗中共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
13、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 “捉人” 、 “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体味诗作的思想感情。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思考,交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 120 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
14、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 。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 。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 、“呼” 。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 ;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 ;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 。总之,差吏的“怒” 、 “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杜甫的诗中, “三吏” 、 “三别”
15、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诗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 ,目睹了人民在战乱中所受的苦难,他的作品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与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望岳是杜甫登临东岳泰山时所作。起首两句是对泰山的远望,写泰山的高峻雄伟。中间两句写泰山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第五、六句为遥望,写泰山给人的感受。最后两句写作者望岳而生登临峰顶的意愿。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中。首联写春望所见:国家残破,山河仍在;春天来临,乱草遍地。颔联写望见花鸟时的心情:对花流泪、闻鸟惊心。颈联进一步发挥感时恨别的情感:春深三月,战火不断,这
16、时的一封家信简直抵得上万金。尾联写诗人经过战乱的煎熬、半年多的陷身长安,白发更见稀少,用簪都插不住了,这是感叹自己年老力衰。石壕吏写作者投宿到石壕村时,有官吏夜晚来捉人,老翁被迫逃走,老妇上前申诉战争给自己一家带来的灾难,但凶残的官吏并不同情老妇,还将她带走去服徭役。天明以后,作者只好与老翁告别。望岳1观察角度适当,描写层次清晰。由远望总写泰山形象“齐鲁青未了” ,到近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突出泰山秀美、高大;再写细望之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描绘泰山幽深、神奇;最后由望到感,抒发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运用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象宏大,神采飞扬。例如“造化钟神秀,阴
17、阳割昏晓”这两句诗,前一句用的是虚词,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感。 “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入云的雄伟气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生命力。诗人通过想象和夸张,表现了泰山的高峻和阔大。春望以景衬情,善于将眼前的景和胸中的情融为一体。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山河依旧,但国都已破,草木丛杂,令人顿生伤感。颔联写人见花而落泪,听鸟叫而惊心,缘于感时、恨别,将满腔情感倾注于外物。尾联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穷愁衰老的状况,写出了极愁和极忧。石壕吏构思精巧。从诗的题目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
18、就让他转入“幕后” 。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 。其实,稍用心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总之,差役的“怒” “呼”贯串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望岳 远 望 整 体 形 象 参 天 耸 立近 望 泰 山 美 景 秀 美 高 大细 望 山 之 景 物 幽 深 神 秘愿 望 凌 云 之 志 高 瞻 远 瞩 )由望到想春望 首 联 写 景 心 生 感 伤颔 联 抒 情 移 情 于 物颈 联 叙 事 思 念 家 人尾 联 描 写 忧 国 忧 时 触 景 生 情寓 情 于 物Error!石壕吏本课教学我主要让学生在情境感悟中体味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先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然后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在自主探究中培养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展示学生的个性与才华,从而营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由春望 、 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