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妙解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孤独之旅》.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1782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解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孤独之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妙解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孤独之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妙解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孤独之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妙解教材】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孤独之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 孤独之旅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词语。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重点着重分析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成功的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文章结构。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并由此理解课文内容。2体验法:在研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芦苇荡的图片。1 课时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

2、在一天天地长大,不仅在身形上,也在心理上。但是,你们是否长大到能够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呢?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去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在经历磨难和痛苦中长大了。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你有过这样“长大”的体验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孤独之旅 。曹文轩,1954 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 年入北京大学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 草房子 红瓦 。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 年)。近作细米获第六届(20012

3、003 年)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草房子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芒,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晰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既讨

4、孩子喜爱又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整体认知,概括故事内容。2学生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语段,体味有关的细节描写。3明确文章的三要素。人物(主人公) :杜小康。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1结合课文,畅谈“成长” 。(1)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 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感到恐慌那天雨后天晴时变得坚强。(2)请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5、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从未见过的面孔” 、“没有其他声音 ,天地又如此空旷”、“寂寞” 、“已无一户人家” 、“唯一的炊烟” 、“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 、“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 、“这 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 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 、“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等离乡背井的孤独、 别离母亲 与伙伴的孤独、空 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 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巨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放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

6、、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3)组织学生畅谈自己“成长”的感受。联系杜小康的成长,和教师、同学交流成 长的感受。(4)文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请找出几处 ,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有关 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 ,时时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 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 长的借助。有关芦 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无 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 、“胆

7、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 “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 ,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有关 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 “雷声” “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 “暴风雨” “歇斯底里” 、“天昏地暗” , “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暴 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 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2小说主人公是杜小康,但作者以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父亲和鸭子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小组研讨后回答,教师点拨: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如:写父亲拼命赶鸭子, “

8、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 ,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 “父亲显然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 ,必须显得镇静” 。写 鸭群“ 十分乖巧” , “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作 为成年人,经历 了生活沧桑的父亲对前途和未来都深感茫然和恐惧,何况小小少年杜小康?作为低等动物的鸭子,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且感觉孤独害怕,何况是作为人的杜小康?因此对这二者的描写,使得杜小康的孤独感受显得更为真切,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3文题叫“孤独之旅” ,对杜小康这样的孩子来说, “孤

9、独”的含义是什么?可以概括为两点:(1)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 ,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 ,等于失去了人文 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 ,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 “省略” ,其实 是一种空虚、 贫乏生活的表现。(2)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

10、境的恐惧。 “芦荡如万重大山 围住了小船” 、“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 ;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在去放鸭的路上 ,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 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成长为小小男子汉。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欢乐,也会遇到痛苦;会成功,也会遇到失败只有经历风雨和挫折,我们才能成长,才能迎来人生的新阶段。小说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为“挽救家道” ,他

11、无奈地随父亲离开油麻地,开始了在芦苇荡里生活的日子。第二部分写他从此陷入孤独,在到芦苇荡的路上他开始感到了茫然、恐惧和无助,以及不堪忍受的孤独。第三部分具体描写芦荡生活。在芦荡的生活是艰辛、单调的,尤其是孤独的心理折磨着杜小康,他不得不一点一点承受着;就在这承受的过程中,他得到了锤炼,所以当那一场暴风雨到来时,他已能坦然面对,勇敢地挑战生活、享受生活。这篇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不刻意追求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写景状物准确细致,对环境、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并具有深层意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得很出色,为人物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孤 独 之 旅 一 、陷 入

12、孤 独 之 境 杜 小 康 失 学 :无 助二 、不 堪 孤 独 之 旅 初 离 油 麻 地 :依 恋远 离 油 麻 地 :茫 然走 进 芦 苇 荡 :害 怕 )三 、承 受 孤 独 之 艰 梦 中 哭 母 亲 :孤 独激 战 暴 风 雨 :坚 强鸭 子 长 大 了 :喜 悦 )生 命 中 的 一 种 追 求 人 生 中 的 一 笔 财 富孤独之旅以第三人称进行写作,且小说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在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用“代入式”进行阅读,假设自己就是杜小康,设身处地地理解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对学生掌握小说主旨、理解题目含义都有很大的帮助。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在探究环境描写作用时,我出示相关的图片,阅读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调动联想与想象,充分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