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奇妙的克隆【导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科学知识。2掌握有关说明文的知识,理清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方法。3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课时计划】1课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课堂上重点完成步骤二、三、四。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
2、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完成 “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来源:学优高考网学法指导:【说明文中谈理解、感受、启示类答题方法】1结合文章相关内容。2精练清晰地表达。来源:学优高考网3采用总分结构回答。答题格式:我认为,理由是注意事项: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西游记大家
3、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锦囊(nng) 克隆(l ng) 繁衍(yn) 胚胎(pi)鳞片(ln) 脊椎 (j) 两栖(q) 蟾蜍(ch n ch)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相安无事:和平相处,没有冲突。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永无止境: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止境,尽头。濒临:接近、将要
4、。3作者简介谈家桢,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概括文本内容,分析结构层次。1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交流点拨】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交流点拨】“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为我们介绍了中外科学家所进行的克隆实验及实验进展情况,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克隆绵羊多利”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义和巨大
5、反响。“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人类。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交流点拨】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理清顺序 把握条理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
6、列的?【交流点拨】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试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交流点拨】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做出解释。引用:引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地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7、?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交流点拨】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显示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这样便于勾勒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交流点拨】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之后然后到去年7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步骤四 赏读语言 感悟特点1同学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8、及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交流点拨】生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生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生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生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2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
9、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学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交流点拨】(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能源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的心灵。如克隆人问题。(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
10、题。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把科学的发展与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联系起来看待、思考,从而使读者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请你用你熟悉的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点拨】(1)李时珍遍尝百草,勇于实践,将生命置之度外,才著成了古今中外医学上的一朵奇葩 本草纲目。(2)居里夫人清贫为人、淡泊名利,用毕生精力献身实验室,为人类提取了新的化学元素,堪称典范。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3)本文的作者谈家桢院士100年的生命里,有70年是全身心致力于遗传学,可以说,科学就是他的生命。【附:板书设计】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奇妙的克隆 克 隆 的 含 义克 隆 实 验克 隆 技 术 对 人 类 的 好 处人 类 对 克 隆 技 术 的 思 考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