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1594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教案2.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 第七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 维)1、通过控制燃烧的竞赛活动及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认识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概念,从而理解控制变量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2、通过火灾带来危害的相关图片,再次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同时通过多方法熄灭蜡烛活动,了解灭火方法,分析得出灭火原理。3、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4、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来源:学优高考网与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采用启发

2、、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在此后的消防安全教育中,则通过多媒体采用讨论、谈话法等来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太原市课时教学流程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引言:也许在你小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学会如何划燃火柴,并且能将其熄灭。(边说边走到学生中)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燃烧需要的条件和如何控制燃烧。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七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板书: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引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出的光吓跑了猛兽,燃烧放出的热驱走了寒冷。那么什么是燃烧呢?展示: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

3、么共同特征呢?反应物中都有哪种物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氧化反应进行得缓慢还是剧烈?板书:燃烧定义讨论动手:我们先进行一个小竞赛,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用品有纸条、煤块、酒精灯、火柴、小石块、铁丝、坩埚钳,要求 20 秒控制燃烧,老师从 1 数到20,当然我会最后倒数 5 个数,此过程中你要亲自动手制造一种物质的燃烧,并且当老师数到 20 时燃烧要恰好停止。给大家 2 分钟时间同组讨论,每组至少出一种方案。提问:为什么你们不选石块呢?为什么不选煤块呢?细铁丝呢?过渡:通过刚才的竞赛,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要制造一种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某生用嘴吹灭火柴。来源:学优高考网找共同点:都放热

4、发光、都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且反应剧烈燃 烧 通 常 指 可 燃 物 与 氧 气 发 生 的 发光 放 热 的 剧 烈 的 氧 化 反 应 。3Fe+2O点 燃 34C +2 点 燃学生讨论控制燃烧的方案选三个组的学生各一个代表上台来控制燃烧,注意三组所选燃烧物质或控制燃烧的方法不同石块不是可燃物煤块不容易被点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低。学生猜想:(1)可燃物(2)达到一定的温度(3)氧气有经验的学生介绍:先点燃纸,然后引燃玉米棒芯,再引燃煤,这和它们的着火点有关。引入非常简单却又快速直入课题,效果较好。提问环环紧扣,学生不易答偏。讨论热烈且实效。有个学生在

5、 20 秒内选择的是煤块,于是我便问大家他为什么没有点燃的原因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讲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介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提问:有谁知道农村里如何点燃煤块?强调: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引导:燃烧这三个条件,是满足一个就行?必须满足两个?还是缺一不可呢?如果要证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影响因素这么多,你准备怎么做呢?来源:gkstk.Com演示:下面老师就用红磷和白磷这两种物质来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提出要求:除了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外,还要思考:老师的实验中,研究了几组变量,得出了几组结论?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试

6、管中红磷没有燃烧,这是研究的是哪种变量?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这又是研究的哪种变量?如果想让水中的白磷燃烧,怎么办?老师做的实验与书中演示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介绍生成的 P2O5 有毒小结并板书燃烧条件:现在我们来总结燃烧的条件,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我们形象地把这三个关系称之为火三角。过渡: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火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展示发射火箭图片 ),也给大家带来了灾难,甚至是危及生命。如 11 月 15 日上海高层火灾夺去了 58人的生命(展示火灾图片)。我们怎样根据燃烧的条件来控制燃烧从而达到灭火齐答:缺一不

7、可回答:控制变量,进行对比的科学实验方法。观察现象:试管中白磷燃烧,而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更加环保、更加方便回答: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能灭火。来源:学优高考网讨论、回答,并找回答的学生亲自动手剪去烛芯,倒扣烧杯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 来源:gkstk.Com在配有塞子的大试管中演示实验,更环保。用250mL 的集气瓶倒扣在水中白磷上,更快捷。从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蜡烛着手,学生热情高涨。学生亲自动手剪去烛芯、倒扣烧杯,加深灭火原理中去除可燃物和隔绝氧气的印象。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的效果呢?请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大家。

8、讲解并板书:破坏其一就能灭火,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效果将会更佳。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用到蜡烛,开动脑筋思考一下,你有多少种熄灭蜡烛的方法,现在给大家 2 分钟时间,请小组讨论,看哪组讨论的方法多,并说明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引导:能不能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哪种物质能灭火?怎样产生 CO2?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何?灭火时想让产生的 CO2 快好还是慢好?前面学过哪个反应可以?演示并讲解:利用 Na2CO3 和稀盐酸反应产生 CO2,这就是日常生活中泡沫灭火器的原理。生活中常用的灭火器还有干粉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常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着火。引导:为什么不用泡沫

9、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中有水吗?过渡:这些灭火器可用于比较小型的火灾或用于大家自救,如果火灾较大,我们该首先想到做什么?过渡: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方法。引导:相信大家只要掌握了自救的知识,不但能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同时为保护财产争取更多的时间。来源:学优高考网练习:下面我们用所学知识来做一些习(降温至着火点下)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降温至着火点下)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 (隔绝氧气)用湿布覆盖 (隔绝氧气)用沙土覆盖 (隔绝氧气)来源: 学优高考网剪去蜡烛的烛芯 (去除可燃物 )回答:CO 2有学生说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速率适中。灭火时应该快速产生二氧化碳,可用

10、五单元学过的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思考:液态二氧化碳中不含水,汽化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可保存挽救回的图书。回答:报警、自救观看视频,学习逃生和自救的方法来源:学优高考网习题以幸运 52 的风格让学生选题,激发了学生做题的兴趣。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四道题,从不同角度来考查本节所学内容。小结:火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灾难,所以我们要科学地学习它,合理地利用它。太原市课时达标检测设计项目 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堂达标检测幸运课堂:灭火明星:情景 1: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利用了什

11、么原理?情景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利用了什么原理?情景 3: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怎么办?利用了什么原理?情景 4:1987 年 5 月,大兴安岭森林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最有效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利用了什么原理?我爱文学:钻燧取火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煽风点火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因此能燃烧。釜底抽薪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杯水车薪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此火不能熄灭。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12、。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周瑜使用了“火箭” 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火箭” 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隔离可燃物。(3)孔明“借”来的“ 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氧气 ,使火势烧得更旺。 魔术表演:为什么棉布没有燃烧 ?棉布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棉布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作业布置太原市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课题 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二、燃烧条件: 三、灭火原理教 学 后 记教学反思: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 使用活动字板板书,效果较好。特别是练习时学生解释“釜底抽薪” 这个成语利用的本节课所学原理时,将“可燃物” 这个活动字板移开,便很形象地说明了清除可燃物这一方法。2. 从环保角度考虑,将书中的实验改为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效果明显而且避免了污染。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达着火点火同时满足燃烧 同时满足 不满足 灭火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