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课题: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发酵技术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2015 年 4 月 27 日,星期 一 ,第 3 节课一、教材分析:微生物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某些特定的代谢产物。几千年来,人们在生活中逐步认识了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方式,利用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面包、酸奶、奶酪、酒、酱、醋等多种多样的发酵食品,并创造发明了丰富的发酵技术。教材先后介绍了两种发酵方式: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并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乳酸发酵部分加入了“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加深了对发酵技术理论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一年级时学过细菌、真菌的有关知识,
2、因此对发酵技术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生活中经常食用或接触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如:做泡菜、蒸馒头、家庭酿制葡萄酒等,因此对“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既不陌生又充满了亲自做一做实践欲望。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食品发酵技术的定义(2)描述食品发酵过程,明确食品发酵原理(重点)(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难点)(4)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搜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激发研究兴趣
3、(2)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四、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首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找发酵食品,了解发酵食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蒸馒头的事例,知道发酵技术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引出发酵技术的定义。酸奶制作需要的时间较长,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并完成学案的“课前延伸”部分,获取一定的乳酸发酵的知识,小组同学相互配合,课下制作酸奶,课上小组代表讲述探究实验用牛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教师引导关于酸奶制作过程问题的讨论,在以上过程中教师用课件图片体现酸奶制作的具体过程并总结乳酸发酵及其应用。酒精发酵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结合白酒的制作过程图片概括酒精发酵的过程,并总结酒精发酵及其应用。接下来通过对比
4、找出两种发酵的异同。整节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制作酸奶、酿造葡萄酒学生准备:找发酵食品、制作酸奶、做好实验。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 分钟课前让同学们去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下面由不同的小组同学来展示调查结果。小组 有关的食品小组 1 馒头、面包、酸奶、小组 2 面酱、酱油、食醋、小组 3 啤酒、白酒、红酒、什么是发酵食品?如何制作的?发酵又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探究发酵技术。小组展示收集到的发酵食品。小组 1:馒头、小组 2:面酱、小组 3:啤酒、课前让学生通过询问,上网搜查等多种方式去找
5、发酵食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亲身感受发酵技术并不陌生。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 分钟发酵技术设疑:你会蒸馒头吗?你看过自己的父母蒸馒头吗?说说他们是怎样蒸的?(图片:蒸馒头)生 1:会生 2:不会不同小组的代表发言。生 1:生 2:生 3:生 4:利用学生身 边最常见的生活实例,对发酵技术的概念有一个粗浅的认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 分钟组在蒸馒头时用到“引子”,你知道“引子”中,谁起到关键的作用吗?(图示:酵母菌)这就是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的真菌。蒸馒头的过程就是一种发酵过程,什么是发酵技术呢? 强调:发酵技术用到了微生物,而且用到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发酵技术也不尽相同。 2、乳酸发酵
6、-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过渡:课下同学们都动手进行了酸奶的制作,这是不同小组的劳动成果,想不想喝?这些成果能不能喝呢?请同学们按生物探究的步骤总结你们小组的酸奶制作过程:(1)提出问题: 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哪些必要的条件?(2)作出假设: 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无氧、适宜的温度等。(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鲜牛奶、蔗糖、酸奶、保温瓶、电壶等 生 5:生 6:认识“引子”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就是酵母菌发酵技术:运用微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小组代表发言:(1)提出问题: 用鲜奶制作酸奶是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2)假设:用鲜奶制作酸奶需要无氧、适宜的温度等。(3)材料用具:鲜
7、牛奶、蔗糖、酸奶、保温瓶、电壶等。(4)操作方案:消毒:壶胆、壶盖: 将保温瓶、壶塞洗净并用沸识,对发酵技术不再感觉陌生。此实验的完成需要较长时间,可以让学生分不同的小组在课前完成,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各组的实验计划、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织交流来源:学优高考网点拨建构18 分钟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操作方案:(教师适时的做一定的提示,并在学生叙述后概括出操作要领)(消毒壶胆、壶盖)(测量壶内温度、读数 40)(加入预存热牛奶、加酸奶摇匀塞紧瓶塞)(4)实施计划(注意安全)(5)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注重点拨。为什么要清洗壶盖、壶胆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杀死其中的细
8、菌等微生物为什么要将牛奶煮沸牛奶煮沸杀死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避免酸奶腐败。为什么要将加热后的鲜奶自然冷却到40才可加入酸奶?水杀菌 5 分钟。将新鲜牛奶倒入干净的电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 10%)。加热煮沸 4-5 分钟。当牛奶自然冷却到 40左右时,按照 1:5 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测定pH。(4)实施计划 :探究合作小组,根据所作假设和制定的计划,选取相应的材料用具,协作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牛奶中营养物质分解或转化为乳酸。(6)、讨论回答: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牛奶煮沸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的微生物,避免酸
9、奶腐败。煮沸牛奶冷却后才能加入酸奶的原因是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请同学们和其他小组的成员品尝制作的酸奶。对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特别注意引导实验没有成功的小组,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强调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这个实验有了更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 分钟高温能杀死乳酸菌或减弱乳酸菌的生活力。本实验是制作酸奶,为什么还要加酸奶呢?酸奶的作用就是接种乳酸菌用瓶塞封口的目的是什么?隔绝空气,保持温度 你能举出一种利用乳酸菌制用的食品或饲料吗?(图片展示)(展示:乳酸菌)我们知道酸牛奶中有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杆状的细菌,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
10、加入酸奶的作用是引入乳酸菌。隔绝空气泡菜、酸菜、青贮饲料、奶酪理解由于牛奶和酸奶成分的不同,造成两种食物的物理状态、口味的不同。实验失败小组总结原因,其他小组也可以帮助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全面的认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培养了相互协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图文资料获取酒精发酵的知识结合图片用问题牵引学生思维,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过程和条件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 分钟和无氧条件下会大量繁殖。把牛奶里的乳糖转化或分解成了乳酸,从而使牛奶产生酸味。还能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从而使牛奶产生芬芳的滋味。像这样利用乳酸菌对某些食品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
11、品的一种技术就是乳酸发酵。(7)、实验总结这么多的酸奶,哪组的酸奶能喝呢?(确保酸奶安全食用)说出你们小组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强调:对做成功的小组进行表扬,做实验失败的小组要总结教训,课下再去做。争取成功,也希望同学们课下也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杯酸奶。3、酒精发酵过渡:品尝完了自己制作的牛奶,同学们想不想来品尝一下老师自酿的葡萄酒呢?(可不能多喝呦)葡萄酒的酿制过程与酸奶的制作过程是否一样呢?(图片展示:白酒的酿制过程)(1)、白酒的酿因:灭菌不彻底牛奶没有充分冷却密封不严操作过程引入新的杂菌不同小组发言:(1)、制曲糖化发酵蒸馏(2)、霉菌、酵母菌霉菌把谷物中
12、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3)、无氧、适宜的温度通过对比。学生更清楚知道两种发酵技术所用的微生物不同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 分钟来源:gkstk.Com造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制曲糖化发酵蒸馏(2)、酿造过程有哪两种微生物参与?它们分别起到什么作用?霉菌、酵母菌霉菌把谷物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3)、酿造过程需要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无氧、适宜的温度归纳总结:不同的酒酿造的过程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将糖转化成酒精,因此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又称为酒精发酵。(展示图片:酒精发酵食品)对比提升:我们学习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你能完成
13、下面的表格吗?过程 应用乳酸发酵 来源:gkstk.Com酒精发酵条件4、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同学们看看自己找到的食品是不是都是发酵食品呢?你能说出该食品有关的发酵微生物吗?现代发酵技术还有那些?可以说:发酵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知识整合迁移应用8 分钟知识拓展:做馒头时,我们用到酵母菌,等面“发”时,面团上有小气泡,小气泡是什么?为什么没有产生酒精呢?强调:下面由同学们来谈谈自己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不同小组同学发言,分别总结本节知识点利用迁移应用,使学生知道糖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在同一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不同。知识整合让学生更加明白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要求。课
14、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5 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A 类1.(知识目标)食品发酵技术是运用_ 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食品的方法。2.(知识目标)以下哪些制作工艺需要应用到乳酸菌?请在括号内标上对号。酸泡菜( ) 酸黄瓜( )奶酪 ( ) 葡萄酒( )B 类1、(知识目标)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里面有许多小孔,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A.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B.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C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氧气 D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葡萄糖(知识目标)2、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防止其他细菌的进入 C.防止空气进入 D.防止水分散失C
15、 类1、(知识目标)酵母菌和乳酸菌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微生物。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酵母菌 酿造啤酒 B 乳酸菌 酿造醋C 酵母菌 做馒头D 乳酸菌 制酸奶2、(知识目标)下列食物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生物技术的是( )面包馒头米饭酸菜甜酒A. B. C. D.D 类(知识目标)运用发酵技术为家人制造一杯酸奶,分享学习成果。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提升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利用 D类题将学习延伸到课下。题目知识目标明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板书设计第一节发酵技术一、乳酸发酵 二、酒精发酵:1、原理、条件 1、原理、条件(乳酸菌) (霉
16、菌) (酵母菌)乳糖乳酸 淀粉葡萄糖 酒精 (适宜温度、无氧) (有氧) (适宜温度、无氧)2、应用 2、应用乳制品发酵 面食、酒类、酱类酸菜 抗生素发酵氨基酸发酵教学反思:“发酵” 的定义对于同学们来说很陌生,从生活中发酵技术的应用入手,课前收集多种发酵食品、亲自动手制作酸奶,学生清楚、真实地知道发酵技术无处不在。在酸奶制作条件的探究实验环节,利用问题驱动知识的深入和理解,这样顺其自然地从理论层次去识别两种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都很高。制作酸奶的这个实验,有的小组做的不是很好,原因主要是对制作酸奶的条件控制的不够准确,因此本节课结束时建议同学们为家人制作一次爱心酸奶,提升学生对酸奶制作条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信学生再次动手实验时,一定能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