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学案:第二课《雨说》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0963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学案:第二课《雨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学案:第二课《雨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学案:第二课《雨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学案:第二课《雨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目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班级 93 时间课题 雨说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体会这首诗的拟人化表现手法及雨的象征意味。、学习诗的语言特色。3、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重点 朗读、感悟,领会诗歌的感情。难点 体会这首诗的拟人化表现手法及雨的象征意味。教学用具 学习用具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8E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Sc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uE6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p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P/-U6夜阑卧听

2、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gB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y|Z/15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 ,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年随家人去台湾。年开始发表作品,年赴 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

3、授。 雨说是他于年写成的,此 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 些什么。教学反思二、品读诗歌、配乐朗读,理清思路: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推荐乐曲: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请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理清诗歌的脉络: 节:在漫长的等待中,雨来探访四月的大地。节:雨轻轻地来了。 ww w.xk b1.c

4、om节: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节: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节:请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节:告诉孩子们它来自何方,又是怎样长大的。、节:教孩子们勇敢地笑。节:交代最终的归宿。学生回答总结,教师板书:、感受诗情,品味雨韵: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地方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这些话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

5、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提示:雨的形象: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爱笑的雨。 )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3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

6、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含着另一层深意,即这首诗写于 70 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 ”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第 1 节:雨前大地萧条。第 2、3、4、5 节:雨中大地更新,充满欢乐。第 6、7、8 节:雨教勇敢地笑。第 9 节:雨息美好的祝福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细细吟咏,重点突破:a、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

7、爱。b、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c、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 “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d、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

8、到来。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 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 ,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e、 “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这句话中的“笑”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笑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态度,是诗人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f、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g、按朗读要求读一读诗,想一想这首诗诗人用了

9、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明确:这首诗诗人运用了拟人化修辞手法,整首诗拟人。把春雨当作人来描写,赋予春雨人的动作与思维。把诗人抽象地希望儿童们幸福成长的愿望,用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如诗的开头写大地萧条,用拟人化写景物,虽没有明白地说,没有雨,造成了荒凉。但“小溪渐渐暗哑歌不成调了 ”让人明白没有雨,没有水的后果是严重的。抽象的思想通过了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拟人的方法得到实现。又如第 5 节的诗完全是照应了第 1 节“ 田圃”、 “牧场”“鱼塘”“小溪” 雨前、雨后不同的景象,让我们形象地感到了雨前的愁、雨后的喜。可见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联想想像,丰富诗句:让学生用

10、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起个名字。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像,抛开原有诗句和意象,重新创作新诗。这两种方式可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让学生感觉不单调,不重复,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技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提示: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创作新诗句:第一节写久盼大地的春雨,诗人选择了一些意象:田圃、牧场、鱼塘和小

11、溪;第七节写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快乐和生机。请同学们仿照原有诗句,丰富意象,写出新诗句。提示:学生的诗也许稚嫩,但只要用心,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放手让他们去写,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芒。三、开阔视野,创作实践“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请赶快行动吧。五、布置作业、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小散文。、读写生字词。附板书:雨说 郑愁予第 1节 : 雨 前 大 地 萧 条 。 第 2、 3、 4、 5节 : 雨 中 大 地 更 新 , 充 满 欢 乐 。 第 6、 7、 8节 : 雨 教 勇 敢 地 笑 。 第 9节 : 雨 息 美 好 的 祝 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