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课神圣的宪法教案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 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学科 政治 总课时数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全册单元章节名称 第七课第一框 页 码 第 80 82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介绍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较强,相对枯燥,学生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有一定困难。而学生只有准确认识和充分理解宪法的神圣性,才能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才能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教学目标 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能够从宪法的效力方面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
2、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教学重点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难点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补充材料教学流程第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通过拟人化的法律家族聚会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活跃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宪二、讲授新课活动,引出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讨论,引起学生对宪法神圣性的关注。1、列举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中违反宪法的有关规定,指出该办法必须进行修改。2、向学生显示宪法的部分内容,学生回答相关的法律有哪些。采用各小组竞赛的
3、形式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在“法律文库”中呈现一些法律知识气氛。学生对书后的思考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课前分小组查阅资料。学生根据法律知识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首要地位,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主要意图是检查学生对“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能力。 检验学生本框内容的学习效三、小 结四、课堂练习4、绘图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普通法律必须依据宪法来制定,并只能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是宪法内
4、容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将被修改或宣布无效。1、做教材P82 页填表,说明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副图学生绘图说明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关系。学生看书归纳学生讨论,每组抽一代表说出本组的观点果。加深学生对宪法权威性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板书设计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学科 思想品德 总课时数 2/4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全册单元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法治时代 页 码 第 83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
5、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二个内容。此单元,在全册教材中属重点篇目,因为,我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重视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教育,特别是对其进行宪法教育,使其树立宪法意识,而本课是宪法的本质部分,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中都处在重要部分。因此,本课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诸多法律知识理解与把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规定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一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懂得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普通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内容规定上体会宪法的地位及权威,深刻理解
6、宪法具有总章程的意义。教学重点 懂得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教学难点 体会宪法的地位和权威。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材、点拨王练习册、小黑板。教学流程第 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探求新知:二、交流新知:1出示预习课文的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有哪些?2指名回答。3教师加以引导。4让学生朗读。5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重点的1学生自学课文一遍。2学生回答。3学生边读边把重点的内容用笔勾画出来。4学生自由的朗读三遍。5学生理解记忆。6学生默读“法律文库” 。让学生知道学整
7、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理解记忆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性质、根本制度等。三、总结知识:四、巩固应用知识:五、拓展知识:内容背诵下来。6让学生默读“法律文库”中的内容。1根据第 83页“法律文库”介绍的一些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但还不全,针对此完成下列问题;2同学们是否查阅了我国宪法和某一普通法律的相关规定?3教师可进一步举例说明。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公民受教育权方面等。4教师加以评点。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请同学们完成第 84 页,宪法与普通法之间关系的举例说1学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由哪些
8、部分组成?(2)我国的国家标志应该包括哪些?2已查阅了的同学举手,并举例说明理由。3同位互相交流。4小组同学举例说明,加以验证。学生各自说出不同的内容。学生分小组举例说明。查阅记载,宣传宪法规定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确我国宪法规定的全面性的最根本的问题。检查自学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懂得宪法与普通法律之间的关系。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习效果。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明。 (5 分钟)回家上网查阅:更多的,我国宪法和某一普通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举例说明板书设计(1)国家性质(2)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3)国家的根本任务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
9、义务(5)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6)国家机构及国家标志等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 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学科 思想品德 总课时数 一课时版本名称 人民版社 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全册单元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法治时代 页 码 第 84-85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思品(全一册)第三单元“法治时代”中第七课“神圣的宪法”中的第三目内容。此课本在本单元中属重点篇目,因为学生已明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且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上好本课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宪法权威和地位理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过程与方法:懂得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3
1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教学重点 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教学难点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教材、点拨王练习册、小黑板。教学流程第 1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一、复习铺垫、导入新知:二、探求新知:1提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板书课题。1学生自读课文内容:2教师根据教材中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作进一步的介绍与列举。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导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公民所具有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任何人无权剥夺。通过此题的思考练习,
11、使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三、巩固新知: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事例:1出示:书本第 84 至 85 页中的“空格练习” 。2出示:宪法还规定了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3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是统一的。任何公民不得只想享有权利而不想履行义务。1分析第 85 页至 86 页两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先了解材料之后,分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材料一问题:(1)齐某想要维护自己的什么权利?(2)在具体的部门法中找不到与此案直接相关的法律条文,但齐某的合法权利却能得到维护,原因是什么?材料二问题:如果你是蒙某,你如何利用宪法为自己的权利辩护?2.自学第 86 页“法律文库”中的
12、宪法规定。3教师讲解:宪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了进一步的了解及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的理解。通过案例分析,目的是告诉学生,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也是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武器,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该熟悉和了解宪法。本环节的两个案例要说明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上课时应灵活掌握。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法律知识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五、课堂小结:六、课外拓展练习:解了宪法规定的公民
13、基本权利,更懂得了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为此,每个公民都应该熟悉它、把它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提高宪法观念、用宪法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请举例说明宪法就在我们身边,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板书设计:1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公民基本权利 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的保障书 3宪法是每个公民维护其基本权利的武器。4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遵守它,维护它。教 学 内 容课题名称 神圣的宪法 学科 思想品德 总课时数 4/4版本名称 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年级 九年级 册 次 全册单元章节名称 第七课第四框 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页
14、码 第 87 页教学分析教材分析 本环节是对前一环节内容的补充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它是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这个角度说明宪法的神圣。并且是通过比较宪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三个不同之处,突出宪法的神圣性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2、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以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原因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观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初步树立宪法观念。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宪法的部分内容材料;关于全国人民代
15、表大会的相关知识材料(补充) 。教学流程第 4 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执教者个性化调整一、新课导入 1、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1、先独自思考,然后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将前3 节的知识回顾起来。1、引导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回顾和巩固。为本节教学做好知识二、讲授新课2、明确告诉学生:“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1、向学生出示“宪法的部分内容材料内容” ,要求学生把 P87 面的表格填写完整。2、在学生填写时进行巡视。3、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主体、通过的人数和公布的机关三方面进行小结。2、学生从思
16、维上将本节内容和前面所学的知识衔接起来。1、认真学习“宪法的部分内容” ,然后填写表格2、学生填写表格。3、学生对照自己填写的情况进行思考和对比。方面的准备。2、使学生从思维上将本节内容提前纳入到前面所学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导入新课。1、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了解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引导。3、一是使学生通过对比知道自己填写时的不足;二是让学生对该知识有完整认识。4、根据上述内容自然过度: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为什么要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2)举例说明,宪法的修改对具体的法律会不会产生影响?5、根据学生讨论后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6、先向学生介绍我国全国
17、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然后向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宪法要由全国人民代表4、学生结合本课前后所学的内容分组展开讨论。5、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并结合老师的评讲,对照自己的认识进行思考。6、学生先听取老师的介绍,然后讨论问题。4、使学生通过讨论,对本课的内容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从而形成本课的知识结构;同时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形成宪法是神圣的观念。5、进一步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的观念有一个整体认识。6、学生对全国人代会的知识知道的较少,需要了解,同时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三、小 结四、巩固提高大会来制定和修改?最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小结。1、以本节课 你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请学生结合上述内容,简要的进行小结,2、创设疑问;为什么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小结。完成单元训练题1、5、8 1、学生进行小结2、请个别学生回答,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思考。1、进一步使学生对宪法是神圣的的观念有一个整体认识。2、即使本课内容前后照应,也使学生对全课有完整的认识。板书设计无上的权威宪法具有至高 问题活中最根本的规定了国家生 定与修改程序有更严格的制主体不同 人数不同 机关不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学 优.中考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