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形式,比如读图分析、学生讨论、发挥想象等,充分训练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学习目标1、事例和地图,说明海陆的变迁及过程。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掌握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并能解释其原因。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的发展过程,使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习重点、难点:陆漂移和板块运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2、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是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2、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新课,激发兴趣。学习新课:一、沧海桑田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完成活动一:读图 2.102.12 海陆变迁的实例,解释原因。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或强调要点。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1、读图 2.13 和 2.14,你同意哪种观点?2、读图 2.15,思考: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变化?师生合作完成活动二。阅读“偶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 ,思考:我们从中
3、得到了什么启示?三、板块运动读图 2.19,思考、讨论:学生讲“沧海桑田”的故事。学生读图 1.102.12,讨论分析三幅图的成因。学生读图,自由发言,可以辩论。学生读图,小组讨论回答。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思考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地球上划分为哪几个板块?这些板块有什么特征?世界上有哪两的地震带?为什么这样分布?4、活动三: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读图 2.202.24 完成。提示:如果学生读图困难较大,教师可以适当作出提示,引导学生动脑、分析、讨论。学生回答后,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1、学生读图回答六大板块及名称。2、学生读书归纳。3、同桌读图、讨论回答。4、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板书设计:实例-沧海桑田 海陆的变迁 启示-大陆漂移六大板块原因-板块运动 板块交界地带活跃火山、地震带分布学优-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