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教师寄语: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了解两种平均数的不同的方法计算。3、通过调查、统计、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统计观念。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1、知道两个数 2、4,则其平均数是 。2、若两个数分别为 m、n,则其平均数是 。(二)自主学习1、看课本 P217 实例2、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哪支球队的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3、了解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三)合作交流1、看课本 P218“想一想”2、某广告公司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 A、B、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成绩预
2、测项目A B C创新 72 85 67综合知识 50 74 70语言 88 45 67(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采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2)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人按 4:3:1 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3、上题中两种选取结果说明了什么?(交流)4、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四)归纳总结解读完例题,你在具体做题中会注意什么?(五)典例精析1、某班 10 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的零花钱捐给失学儿童,每人捐款如下(单位:元)10、12、13、21、40、19、20、25、16、30这 10 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
3、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 30%,体育技能测试占 50%,小亮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是 92 分、80 分、84 分,则小亮本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六)当堂训练1、课本 P220,习题第 1 题2、课本 P221,习题第 2 题学习笔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课下训练:1、八年级一、二班学生分别有 50 分、45 人。某测试中,一班平均分为 81.5 分,二班的平均分为 83.4 分,则两个班的平均分是多少?2、某数学测验中,100 分 7 人,99 分 5 人,98 分 6 人,95 分 4 分,88 分 5 人,80分 8 人,79
4、 分 2 人,78 分 4 人,65 分 2 人,50 分 2 人,试计算全班平均成绩。中考真题:(2005 天津)已知一组数据-2、-2、3、-2、x、-1,若其平均数是 0.5,则其中的x 是 。平均数教师寄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目标:1、进一步加强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2、体会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3、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前置准备1、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2、有 8 个数的平均数是 11,还有 12 个数的平均数是 12,则这 20 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二)自主学习解读课本 P221 例题
5、(三)合作交流1、与同学交流刚才自主探究的结果2、认识、了解“权”的重要性3、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课本 P222 的“议一议” ,后交流每个小组的讨论所得。(四)归纳总结在你的认真思考中,初步体验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不同点。(五)例题解析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15km/h,步行的速度是 5km/h,若先骑车 1 小时,又步行 1小时,则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先骑车 2 小时,又步行 3 小时, 则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六)当堂训练1、课本 P223,随堂练习。2、课本 P223“议一议”与“试一试”3、课本 P223,习题 8.2 第 1、2 题学习笔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课下训练:1、某人开车到 A 地,共行了 100km,在前 60km 时时速为 100km/h,后 40km 时,时速为 120km/h,求此人在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2、某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有 80 人,平均每人的日产值为 80 元,第二车间有100 人,平均每人的日产值为 60 元,第三车间有 20 人,已知该厂平均每人的日产值为71 元。求第三车间平均每人的日产值是多少?中考真题:(2006 眉山)某班一次数学测试后,成绩统计如下表:分数 100 90 80 70 60 50人数 7 14 17 8 2 2该班这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是( )A、82 B、75 C、65 D、62学优中考,网